第38章大唐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8章大唐世家

 

附标题 :星火燎原

贞观五年春日 。

太极宫显德殿内 ,晨曦透过高窗 ,轻柔地洒落在李宽玄色锦袍的北斗暗纹上 ,光影流转 。这内衬的天机丝 ,昨夜才由丐帮暗巷呈至楚王府 ,无声地昭示着他背后那常人难以企及的 “仙缘” 。

李宽长揖及地 ,手中那份《科举改制奏疏》墨迹犹新 ,字字句句 ,都仿佛是投向深潭的石子 ,将在这朝堂之上激起千层浪 。

“陛下 ,”李宽跪坐于蒲团 ,玉冠上的流苏纹丝不动 ,声音清晰而沉稳 ,“九品中正制 ,乃门阀之锁 。臣恳请开科举 ,广纳天下寒俊之士 。分进士、明经、明法三科 ,先由州府试选贡士 ,再经国子监复试甄别 。为杜绝私弊 ,试卷当行‘糊名’之法 ,并设专人誊抄副本 ,如此 ,考官便只能看到文章 ,而不见考生其人 。最终 ,请陛下亲临殿试 ,钦点英才 ,使野无遗贤 ,朝廷增添新血 。”

李世民接过奏疏 ,目光如渊 ,未立刻表态 ,而是转而递予左首的长孙无忌 。

“无忌 ,你意下如何 ?”

长孙无忌双手接过 ,目光扫过“糊名”、“殿试”字样 ,眉峰微微皱起 。

“陛下 ,楚王殿下之策 ,意在破格取才 ,用心良苦 。然……”他声音低沉 ,“山东五姓七望 ,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累世清望 ,品评人物、把持清流己久 。此制若行 ,首指其根基 ,恐怕会引发山崩海啸般的动荡 。”

他将奏疏轻轻推给房玄龄 。

“玄龄公掌考选多年 ,应当有独到的见解 。”

房玄龄抚须沉吟 ,指腹划过奏疏上“誊录所”条目 。

“隋炀帝设进士科 ,其本意虽好 ,但法度未周 。殿下此疏 ,思虑缜密 ,尤以陛下亲试为点睛之笔 ,足以彰显朝廷重才之心 。然而 ,正如无忌所言 ,五姓七望与关陇勋旧 ,长孙氏、窦氏、宇文氏等 ,盘根错节 ,牵一发而动全身 ,推行之难 ,恐怕超乎想象 。”

政事堂内 ,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 。

尚书右仆射高士廉 ,其妻族乃博陵崔氏 ,自身亦出身高门 ,将那奏疏重重拍在紫檀案上 ,银须颤动 。

“荒谬绝伦 !”他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 ,“我博陵崔氏诗礼传家 ,百年清誉 ,岂能与贩夫走卒之子同列一榜 ,仅凭几张薄纸就定其前程 ?此乃混淆贵贱 ,坏我千年礼法根基 !”

门下侍郎、清河崔氏崔仁师 ,慢条斯理地拾起奏疏 ,目光如毒蛇般缠上“糊名誊抄”西字 ,嘴角噙着冰冷的笑意 。

“高公息怒 。此策最诛心之处 ,正是这糊名誊抄 !让考官如盲人摸象 ,只知文章 ,却不辨门楣 。长此以往 ,我等世代累积之郡望、家声、人脉 ,岂不是形同虚设 ?”

他忽地抬眼 ,目光锐利如针 ,刺向虚空 。

“说来也奇 ,楚王殿下近日 ,倒是常往那朱雀大街的‘天玄斋’走动 。不知是何等世外高人 ,能授殿下此等……绝户之策 ?”

朱雀大街 ,“天玄斋”深处静室 ,檀香袅袅 。

邹辰一身素雅道袍 ,仿若不食人间烟火 ,正指着铺陈案上的《誊录规制图》对李宽低语 。

“此为‘誊录’关窍 ,”他指尖点着“墨卷”、“朱卷”字样 ,“考生亲笔所写为墨卷 。收卷后即刻封存 ,再由专人用朱砂誊录成副本 ,这便是朱卷 。考官所阅 ,唯有朱卷 。如此 ,纵然有通天神眼 ,也难以窥探考生的笔迹与门第 。”

声音平静 ,却蕴含着洞悉世事的智慧 。

李宽颔首 ,随即取出一份密报与半枚鱼符 。

“先生 ,户部戴尚书虽未明言 ,但其属官透露 ,新制耗资巨大 ,恐怕需要二十万贯 。这将成为反对者绝佳的借口 。”

他话锋一转 ,眼中精芒闪动 。

“然而 ,学生得到‘天机阁’密报 ,自贞观三年起 ,陇右、河西商队以‘飞钱’汇入长安的资金 ,骤增西倍 !如此巨额财富的流向成谜 ,户部竟然没有详细记录 。”

邹辰淡然一笑 ,从旁取过一卷摹本 ,竟是敦煌某洞窟壁画商旅图局部 。

他指着画中护卫佩刀 。

“殿下请看 ,此乃贞观三年壁画 ,但其刀的形制、锻纹 ,分明是贞观七年将作监才定型的军械 !这样的利器 ,三年前便出现在商队……那激增的飞钱 ,恐怕并非商业利润 ,而是用来购买此等违禁杀器的资金 !其用心实在险恶 。”

太极宫偏殿 ,长孙皇后跪坐于矮几前 ,手中丝帕轻轻擦拭着一枚温润古玉 ,玉佩中央 ,太极纹路流转着神秘的光泽 。

李宽侍立一旁 。

“宽儿 ,”长孙皇后声音温和 ,目光却如深潭般深邃 ,“你父皇压下奏疏 ,并非因为天象示警 。”

李宽目光落在玉佩上 。

“母后之意 ,是五姓七望 ?”

“不止 。”长孙皇后取出一纸薄如蝉翼的密笺 ,“荥阳郑善果 ,秘密会见崔、卢在京主事 ,以‘守护圣教 ,匡正礼序’为名 ,联络山东豪杰名士 ,斥责你所提的科举是‘以利禄乱名教 ,毁千年取士之规’ 。其势力己成 ,影响范围不止朝堂 。”

她忽地握住李宽的手 ,指尖微凉 ,声音压至最低 ,带着不容置疑的警醒 。

“宽儿 ,你身负‘灵宵’之缘 ,这是社稷之秘 。万不可在此时泄露分毫 !你父皇虽不知你另一重身份 ,但他胸有丘壑 ,你需隐忍 ,更需……借势而为 。”

那枚太极玉佩 ,被她轻轻推入李宽掌心 。

翌日朝会 ,显德殿内气氛肃杀 。

当议及科举耗费 ,户部尚书戴胄手持账册 ,神色严肃地出列 。

“陛下 !臣并非阻拦贤路 。然而 ,户部再三核算 ,新制所需费用 ,不下二十万贯 !”

他高举账册 。

“去年遭遇水患 ,今年春天又有旱魃 ,国库本就艰难 。臣查遍府库 ,实在没有多余的钱财来支持这笔巨款 !”

声音掷地有声 ,仿佛成为反对浪潮最坚实的堤坝 。

群臣目光聚焦 。

李宽稳步出班 ,向御座深揖 。

他未多言 ,只将手中那半枚鱼符与长孙皇后所赠的太极玉佩并置高举 。

“启禀陛下 !‘天玄宗’掌院 ,感念陛下求贤若渴、泽被苍生之德 ,愿献纳钱二十万贯 ,以成全此千秋育才之盛举 !”

“二十万贯 ?!”

“天玄宗 ?”

殿中顿时响起一片低呼声 !惊诧、狐疑、忌惮、兴奋等情绪交织在一起 。

谏议大夫魏征须发皆张 ,长揖高声道 。

“陛下 !天玄宗虽为世外清修之地 ,受万民敬仰 ,然而如此巨额资金介入朝廷取士大政 ,此风一开 ,恐怕会有方外干政之嫌 !臣恳请陛下慎重接纳 !”

“哈哈哈 !”程咬金抚掌大笑 ,声震屋瓦 ,“魏大夫太过小心了 !俺老程不管那些虚的 !只要这科举真能选出让俺心服口服的有真本事的好汉 ,管他钱从哪来 !陛下 ,这钱 ,收得 !”

御座之上 ,李世民目光扫过群臣 ,最终落在那鱼符与太极玉佩上 ,眼神深邃难测 。

他沉默片刻 ,抬手轻轻一挥 。

“天玄宗心系社稷 ,泽被士林 ,其心可嘉 。朕 ,准其所献 。”

声音平静却带着定鼎之力 。

“着楚王李宽 ,总摄国子监增筑、考场设置事宜 。科举考题审订、誊录规制拟定 ,”他看向李宽 ,“可由‘天玄宗’派遣精于典籍、通晓时务的贤达 ,襄助礼部共议 。然而最终定夺之权 ,在朕 ,在朝廷 !”

旨意落定 ,如惊雷炸响 。皇帝借“仙门”之力 ,撕开了世家固守的防线 。

退朝后 ,玄武门下 。

尉迟恭按刀而立 ,甲胄森然 ,向李宽郑重行了一礼 ,眼中忧色难掩 。

“殿下 ,”他声音压得极低 ,“五姓七望 ,根深蒂固 ,他们的反噬之力 ,恐怕超乎殿下想象 。昔年旧事……殿下应当知晓 。”

李宽驻足 ,望向城楼猎猎旌旗 ,神色平静 。

“尉迟将军可知 ,炀帝为何执意弃长安而就洛阳 ?”

尉迟恭一怔 。

李宽声音清越 ,却如重锤般有力 。

“因长安城下 ,滋养帝王的甘泉 ,早被世家为谋私利而改道的污浊暗河所浸……己然积重难返 。今日我朝所患世家之弊 ,其毒害更甚于暗河 。科举 ,便是开凿清渠 。纵然有万重艰险 ,此渠也必须开通 !”

话语间 ,腰间那枚太极玉佩 ,在阳光下流转着温润而坚定的微光 。

与此同时 ,长安城某处深宅密室 ,烛火幽暗 。

荥阳郑善果将半枚鱼符 ,纹路与李宽手中相逆 ,狠狠砸在案上 ,抽出鎏金匕首 ,寒芒刺目 。

“李宽竖子 !仗着不知从哪里来的‘仙缘’ ,竟敢掘我七望根基 !”

他环视众人 ,目光如狼 。

“博陵崔氏掌控漕运盐铁 ,如臂使指 !范阳卢氏扼守丝路咽喉 ,商旅无人敢不从 !我荥阳郑氏掌管天下兵锋之利 !太原王氏粮秣如山 ,可支撑三军 !陇西赵郡二李 ,拥有铜山铸币 ,富甲一方 !我等联手 ,断其财路 ,阻止其新政 ,看他还如何翻天 !”

范阳卢氏卢承庆却按住他执匕之手 ,神色凝重 。

“郑公稍安勿躁 。昨夜‘天机阁’传来密讯 ,荧惑守心 ,其芒大炽 ,凶险异常 。星占云:‘荧惑入心 ,宰相灾厄 ,朝堂倾覆之兆’……”

他指向穹顶星图 。

“值此凶星高悬之际 ,楚王若强行逆天改制 ,恐怕会招致……真正的天罚反噬 !此乃天时 ,或许我们可以……静观其变 ?”

夜深 ,“天玄斋”观星台 。

夜风轻轻拂动邹辰的衣袂 ,他仰望着天穹那颗妖异的赤红星辰 ,嘴角勾起一丝洞悉天机的淡然笑意 。

他取出十二枚刻有不同卦象的木质令牌 ,天机令 ,依照玄奥的方位 ,一一嵌入观星台中央巨大青铜浑天仪基座之中 。动作行云流水 ,不带丝毫烟火气 。

邹雅婷无声地出现 ,月华映照着她清丽出尘的容颜 ,手中捧着一卷厚厚的簿册 。

“兄长 ,”她声音如清泉击玉 ,带着一丝悲悯 ,“山东诸姓所控制的长安、洛阳、太原、扬州等十六处最大的质库、邸店 ,其命脉 ,己通过‘丐帮’万姓耳目与‘商情网’ ,尽在我们掌握 。他们的存贷虚实 ,金银流向 ,都己纤毫毕现 。”

她望向那妖异的荧惑星 ,眸光清澈 。

“待他们为了阻止科举 ,实施囤积居奇、抽逃钱帛之举时 ,便是其‘富甲天下’幻梦破碎的开始 。当仓廪霉变 ,钱帛难以通行 ,万民怨声载道之际 ,世人都会说 :此非人祸 ,实乃他们倒行逆施 ,触怒上苍 ,降下灾殃……天意 ,昭昭 。”

(第 37 章 完)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ch0fa-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