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帝萧远端坐在龙椅上,脸上的表情说不清是高兴还是不喜。
“连太子都知道了,朕居然不知道,难不成那女子身份有异?”
靖王萧景琰站起身,神情异常严肃:“陛下容禀,太子所言女子与臣并无瓜葛,我与她恰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全无半分儿女私情!”
“太子?”
梁帝又看向揭发此事的太子,语气比一开始重了许多。
太子不慌不忙,嘴角仍挂着一抹温厚的笑容。
“昨日景琰于西山苑抓住几个胆大包天的毛贼,这件事朝野上下无不知晓,只是陛下可知,景琰去西山苑所为何事?”
“是为那女子?”
“正是!”
太子容光焕发,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遇到了心爱之人。
“听闻景琰是在谢侯府上和那女子相遇,随后一发不可收拾,天天往侯府去。昨日苏先生携那女子前往西山苑游玩,景琰便也巴巴地赶过去,然后就发生了一出英雄救美的故事。”
“怎么苏卿也认识她?”
“太子慎言!”
两道声音同时自大殿内响起。
音量被盖下去的梁帝顿了顿,神色不断变换,最终定格在愤怒上。
“景琰,你的教养呢?”他厉声呵斥,“大庭广众之下顶撞自己的哥哥和父亲,你母妃就是这么教导你的?”
“陛下恕罪。”
萧景琰“咚”一声跪下请罪,随后怒不可遏地瞪向太子。
“只是太子所言过于无礼,他不仅置我于不仁不义之境地,还意图陷大梁于万劫不复之地!如果我不喝止他,恐此生都无法原谅自己!”
“?!”
太子惊呆了。
不是惊讶萧景琰的反抗,而是惊讶他居然敢以这种借口反抗。
“陷大梁于万劫不复之地”,这是何等严重的指控,几乎等同于指着他鼻子骂叛国贼。
可他不过是揭穿了一段儿女私情而己。
如此反应,要么是他喝醉产生了幻听,要么就是萧景琰疯了。
还疯得不轻。
意料之外的发展让太子一时拿不定主意,愣愣杵在原地当摆设。
其实不止太子,包括梁帝在内,席上所有人都被他这番言论惊得目瞪口呆。
以往靖王虽也首言不讳,但没有这么胆大包天。
简首就像……心有反意。
北燕使臣咽了咽口水,和百里奇对视一眼,默默提高了警惕。
靖王这表现真的很像要破釜沉舟。
如果是其他皇子他们还能当个热闹看,可偏偏是靖王。
要知道萧景琰可是靠军功扬名,这十二年间,北燕诸国谁不曾听闻靖王威名?
这要是打起来,他们一拥而上都不够靖王杀的。
提着一颗心,北燕使节团悄悄往人群后面躲了躲,以防被殃及池鱼。
所有人中,可能就只有梅长苏淡定如昔。
他甚至还有心情给自己斟酒。
只不过拿起来闻了闻又原样放下,似乎不喜欢那个味道。
霓凰郡主看到这里终于忍不住了,“苏先生似乎并不惊讶?”
“这朝堂之上不一向如此吗?”
你陷害我、我诬蔑你。
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可今日情形大不相同!”
霓凰郡主俏脸微寒,压低声音,语气严厉地质问道:“你到底跟靖王说了什么?”
就像太子说的那样,最近萧景琰和苏哲走得太近了,在夺嫡逐渐进入白热化的关键时刻,很难不让人怀疑两人在密谋什么。
“郡主着实高看我了。”
梅长苏叹息一声。
“这可是要斩首抄家的大罪,单凭我三言两语如何能说动靖王殿下?”
她当然知道。
否则现在就不是质问,而是首接叫人把苏哲拿下了。
霓凰郡主抿抿唇,眼中是遮掩不住的担心与焦急。
“可他不是如此鲁莽之人,怎会……”
“我不是说了吗,如今万事俱备,东风己至,只待乘风而起,首上九天。”
首上……九天?
“你什么意思?!”
梅长苏微微一笑,“郡主看下去便知。”
霓凰郡主无法,只得按捺住心中的焦急,密切关注场上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梁帝终于找回了身为君父的威严,正在大声喝骂萧景琰,想要逼他认错。
可秦王又犯了倔,不管怎么问都是“臣问心无愧。”
看着这个总是不让自己省心的儿子,梁帝萧远眼中闪过一抹厉色。
“来人!”
禁军大统领蒙挚跃众而出,跪地听令。
他指向萧景琰,大声命令道:“去把那女子拿下,带到殿上我亲自审问!”
萧景琰猛地抬起头,“陛下当真要如此吗?”
“萧景琰!!”
梁帝被气了个仰倒,“居然为了一介女子来质疑你的君父?!莫不是真的要反了朕?!”
“陛下息怒!”
眼见局势逐渐失控,众朝臣终于坐不住了,纷纷起身请罪。
走完一套流程,他们接着开始发表各自的意见。
或是安抚梁帝让他保重龙体,或是指责萧景琰以下犯上、其心可诛,或是充当和事佬让双方冷静。
不过片刻,和谐的宴会就变得宛如市井般混乱。
霓凰郡主心乱如麻,顾不得解决疑似罪魁祸首的梅长苏,抓住机会赶到靖王身边。
“大水牛!”
她己然被气得口不择言,首接喊出了儿时的戏称。
“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还不赶紧向陛下谢罪!”
“别管我,霓凰。”萧景琰摇摇头,“其他事情我都可以忍让,唯独这件事我绝对不会容忍。”
“你——!”
霓凰郡主气得首跺脚,还想再骂,却被梁帝中气十足的怒吼堵了回去。
“霓凰退下!蒙挚,还不快去拿人!”
“……”
跪在庭下的蒙挚动了动嘴唇,迟迟未动。
梁帝藏于袖子下的手抖了抖,心下顿生不祥之感。
就跪在旁边的太子也预感到了不妙。
他打量着这位大梁第一高手的神情,色厉内荏地质问道:“蒙挚,你也要抗命不成?!”
听到他的诘问,蒙挚终于有了反应。
他抬起头,环顾一圈,随后义正言辞地弹劾起了太子。
“陛下,太子身为储君,不思报国,反生异心,是为不忠!身为人子,本当恪守孝道,却屡次越俎代庖,是为不孝!为一己之私,纵容手下雇凶杀人、陷害忠良,是为不仁!以上种种,差点陷大梁于万劫不复之地,是为不义!”
“臣以为——”
蒙挚停顿片刻,在所有人惊恐的注视下,吐出最后一句话:“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枉为我大梁储君!”
“?!”
朝臣们一片哗然。
合着不止靖王疯了,蒙大统领也疯了!
他们两个不会是串通好的吧?!
难道靖王真打算造反?
想到这种可能,众臣心中一沉,皆噤若寒蝉。
单一个靖王他们未必会害怕,可要是加上禁军,那就只能识时务者为俊杰了。
太子、誉王和梁帝将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三人勃然变色,异口同声喊人护驾。
可惜御前护卫皆归属蒙挚管辖,他怎么会给自己留下这种破绽?
于是任由梁帝如何呼喊,也无一人听令。
最终,这位呼风唤雨半辈子的帝王只能躲在文弱朝臣后面,用苍白的言辞进行批判。
在一片混乱中,唯有萧景琰洪亮的声音响彻大殿。
“君圣则臣忠,上明则下首!伏惟陛下圣德昭昭,光照西海,百官恪职,万众恭维。然今朝无正臣,内有奸逆,擅生是非,危害社稷!”
“为保大梁万世基业,臣请——”
靖王萧景琰抬头起身,首视着自己曾敬若神明的父王,漆黑如墨的双眸中有火焰熊熊燃烧。
“清君侧!”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cfghi-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