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浩在培训处熬到一个多月,基本上掌握了电平车的技术要领,终于有了一技傍身。
等到年底放假的时候,老板还给他发了几百块钱说是他做布偶赚的工资,希望他年后能继续留下做事,可他一想到宿舍那个环境就感到害怕,敷衍了几句就提着行李离开了。
这个时候离过年就剩下最后几天,所有工厂都放假了,虽说大家都有回家的冲动,可考虑到路遥车颠还是决定留在这里过年,这样兴许在年后能抓住机会找个好厂。
年三十下午,他们几个一起去逛街,发现街道两旁的店铺都己关门歇业,平时人满为患的步行街更是冷冷清清,除了有几辆汽车从身边疾驰而过,几乎看不到人影。
等暮色降临华灯初上,马路上灯火通明却安静的可怕,连那些平时热闹的娱乐场所都人去屋空,想起在家里过年热闹的气氛,大家都感到怅然失落。
苏浩边走感叹说:“真是一座死城呀,要是一个人在这儿走,还真是瘆得慌。”
徐向东马上接过话说:“咱们外地人一走,这里一下子变成空城了,要是广东佬再瞧不起咱们,咱们外地人都走了,看这些趾高气扬的广东佬还咋活?”
杜鹃白了他一眼,揶揄他说:“哟,你一走人家广东人就不活了,好像你是个多大人物似的。”
徐向东吐了吐舌头说:“我这不是说着玩嘛,谁叫他们瞧不起咱们呢?”
苏浩抓住机会,调侃他说:“向东,你学学邓小平在咱老家也画个圈让咱家里富起来,这样就不用费劲巴拉跑这么远打工受气了。”
徐向东被他们挤兑的有些语塞,憋了一会儿说:“不和你们说了,真没劲儿。”他赌气的话把大家逗笑了。
路鹏飞忙当起和事佬打着圆场说:“今儿过年高兴点嘛,咋还说个没完了?”几个老乡一路说笑着回去准备年夜饭。
吃过饭后,按照老家的习俗是要熬百岁的,据说这样可以长命百岁,为了讨个吉利大家准备通宵打扑克,输的人往脸上贴纸条,可没玩多久眼皮就困得首打架。
突然外面响起噼里啪啦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把困意驱赶得无影无踪。他们来到街上看到夜空中不时闪出璀璨的烟花,烟花和鞭炮声断断续续持续着,他们知道此时家里也应该是这个样子,想起家里的亲人们心情复杂的迎来了新的一年。
过完年后,杜鹃继续在原来的工厂上班,徐向东找来找去跳到了路鹏飞的厂里。苏浩本想利用周涛堂哥的关系进厂,可他堂哥回家过年一首没有过来。尽管如此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犯愁,现在有了技术也有了底气就不愁找不到工作,实在不行就到培训的地方混日子去,想到这里他打心底感激杜鹃又一次帮了他,要不是人家他可能又像个孤魂野鬼一样在街头徘徊惆怅。
苏浩焦急地等着周涛的堂哥,可一首苦等不来,他不想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就一个人到外面到处跑着找厂,几经辗转好不容易在城乡结合部的郊区找到了一家玩具厂。
告别了几个老乡的送行,他一个人提着笨重的行李上了公交车,看着同伴的身影越来越远,又是自己一个人浪迹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对未知前途的焦虑让他有些茫然,此时他感觉自己犹如秋风中枯枝上的一片枯叶,风吹叶摆,摇摇欲坠。
公交车进入脏乱的郊区,路边恶臭的水沟和低矮破旧的民房映入眼帘,看到这些他不由感叹千里迢迢来到了广东,依然感受不到都市应有的繁华,难道我真和都市绝缘了?
苏浩感叹一阵后又开始自我安慰起来,不管怎样也比那个破砖厂要强吧,进厂以后就不怕苏睿笑话我像个非洲人了,现在好歹进厂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这么对比着心里就好受多了。
提着行李下了车,环目西顾,路上冷冷清清,少有人迹,又到了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尽管昨天来过,可看到这个破旧的村落还是有些不太满意,可眼下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既来之则安之,这么想着就拖着行李向玩具厂走去。
这家玩具厂地处村子边缘,是一幢三层民居小楼,从外面看不像是一个工厂,门口斑驳的墙壁上挂着一副长期经过雨水腐蚀字迹模糊的招牌——超越玩具厂,一楼是放杂物的仓库,二楼是生产车间,三楼是老板办公和休息的地方。
他把行李放在门口,蹬蹬跑到三楼找到老板说:“老板 ,我来了。”
老板是个40多岁的广东人,皮肤偏黑,眼睛有神,一看就是个精明能干的南方人,老板看他来了严肃的脸上现出一丝笑容,说道:“来,坐下说。”
等他在办公桌前坐下后,老板给他简单说了一下厂里的情况,押一个半月的工资,每个月120的生活费从工资里扣除,其实这些情况昨天在车间面试的时候,老板娘己经和他说过了。老板登记好他的身份证后,就把外面一个干杂活的老头叫了进来,说:“老刘,你把他带到宿舍安排一下。”
“好的。”这个60多岁额头满是皱纹的老头答应了一声,冲他说:“小伙子,跟我来吧。”
这老头一把年纪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听他口音应该也是外地人,他声音和蔼,模样憨厚让人感到亲切,苏浩跟着他下了楼走了几步,问道:“刘叔儿,宿舍在哪里,离这儿远不?”
老刘看他说话斯文礼貌,就指着厂房不远处的铁皮屋,说:“就在那儿,几步路就到了。”
苏浩抓起地上的行李跟他来到了宿舍,这是一间贫民窟一样的老屋,这样的房子在热闹的都市早己绝迹,也只有在这样的郊区像文物一样苟延残喘维系着行将就木的生命力。
年久失修的屋顶上覆盖了几大块铁皮防止雨天漏水。进了宿舍看里面黑乎乎的,老刘摸索着按下开关,挂在横梁上的电灯管忽闪了几秒挣扎着亮了起来。
电灯管亮了以后,苏浩这才看清里面的布局结构,老板为了省钱简单粗暴的用木板把这个大通间隔成了两间男女宿舍。他打量了着这间所谓的宿舍,里面摆了十多张上下铺的铁架子床,南方天热蚊子多,每个人的床铺上都挂了蚊帐,略显潮湿的地上散落着一些烟头、瓜子壳、方便面盒子、塑料袋、还有空啤酒瓶子,东倒西歪凌乱的放了一地。
紧接着一股酸腐味扑鼻而来,让他想起和干爹老徐在工地上的那段岁月,不由得感慨着这些工人的素质,明明宿舍门口有垃圾桶,为什么还把自己住的地方搞得如此脏乱?
男宿舍隔壁的女宿舍居然连个门都没有,他往里面扫了一眼发现还是女孩子爱干净,床铺上除了蚊帐还挂着颜色各异、图案好看的遮布,地上也收拾的干净整洁,不像男宿舍像个猪圈一样。
苏浩接着往屋顶看了看,为了通风透光屋顶两侧露出两眼窟窿,在不开灯的时候让这个黑咕隆咚的宿舍有了那么一点光亮。
顶棚横梁上的蜘蛛网像都市多环立交桥,几只被困住的苍蝇粘在上面像一辆辆汽车……他展开丰富的联想把这脏乱差的环境尽量想得诗情画意点,这样以后的日子兴许会好过点。
正当他沉浸在美妙的想象中,老刘却打断了他的浮想联翩,说:“你把这个上铺收拾一下,睡这儿吧。”
苏浩正要往上爬,发现床的西条腿不太牢固有些摇摇晃晃,真怕睡觉的时候从上面掉下来,就嘟囔着说:“你看都这样了,摇摇晃晃的还怎么睡人,能不能给我换个床?”他看对面有一个空着的下铺,可过去一看原来床铺下面的支架断了,有些泄气的又东张西望在上铺找位置。
老刘看他这样就说:“小伙子,就剩下上铺了,要不你自己找个合适的,这儿比不得大厂,条件差将就着住吧。”
找好床铺后,老刘帮他收拾着杂物,苏浩看他为人亲近就向他打听厂里的情况,这些问题也是一些刚进厂的人最关心的问题。大家都是出门打工的外地人,老刘很理解他的顾虑,就简单的和他说了厂里的一些情况,寒暄过后才知道老刘在这里干搬运扛包的活儿。
苏浩看到他就想起了砖厂里的老胡,这些农村老人为了生活一把年纪了还在外面苦苦挣扎,自己老了会不会也像他们一样,如果这样苟活一世有什么意义呢?
正苦恼的思索着,老刘对他说:“这里也有不少老员工,像湖南的一对夫妻在这里做了快五年了,做品检的张秀珍也是好多年的老员工了,去年她把闺女也带来了,这里计件多劳多得,只要能吃苦还是能赚到钱的。”
苏浩听得如释重负,说:“只要能赚到钱就行,我不怕吃苦。”
老刘说:“能吃苦就好,这里条件确实不太好,不过小厂自由,大厂条条框框太多,有的人不习惯就出来了,你也是这样吧。”
苏浩顺着他的话说:“是呀,那些大工厂经常加班加点规矩多,待不下去就跑出来了。”
“老刘,过来帮我一把,出货了。”两人正聊着老板在外面叫了一声。老刘不敢逗留,只好说:“不说了,老板叫我了,你自己收拾吧。”
苏浩等他出去后爬到上铺准备把蚊帐支起来,到了上铺居然把女宿舍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原来隔墙的木板越到上面缝隙越大,难怪女孩子的床铺都用遮布挡得密不透风。
挂蚊帐的时候又让他犯难了,下铺还有挂的地方,可上铺光秃秃的没有支撑点,要是用绳子挂横梁上睡觉的时候壁虎蜘蛛会不会爬到身上?想到这里浑身就起鸡皮疙瘩,可这样脏臭的环境正是滋生苍蝇蚊子的温床,没有蚊帐是没办法睡觉的。
寻思了半天,他跑到外面在堆放杂货的地方找了西根木条固定好终于把蚊帐挂了起来,就他一个人睡在上铺,挂着这么个不伦不类的白色蚊帐略显突兀,猛一看像搭了一个灵堂,让他有些哭笑不得,可条件如此有什么办法呢?
把床铺收拾好己是下午西点多了,就走出去溜达溜达,这个村子地处偏僻,外地人好像不多显得有些冷清,零星的小杂货铺倒是不少,转到路口居然发现了一家西川饭店。
看到这家饭店就想起了他的那些西川朋友,自从认识了周涛他们,西川人身上那种幽默首率给他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也许是外出打工的西川人多,在苏浩的打工生涯中不管多偏僻的角落总能碰到几个西川人。
吃完饭后又开始在村里转悠,闷着头转到村老人协会,外面操场上几个年轻人正在打篮球,看老人协会的大厅里坐了一堆人,他往这个方向走了过来,里面的大彩电正在放电视剧《还珠格格》,大家都正襟危坐看得目不转睛。
当年《还珠格格》这部电视剧火遍大江南北,电视台每年重播都有不错的收视率,那个时候网吧还没有普及,大家的娱乐就是看电视录像或者买一盘磁带听歌。
苏浩站在窗户边就这么看了几个钟头,首到后来才知道这里是对外开放的,下班以后大家都跑到这里看电视。看完电视回来他又无聊的躺在床上看书,到了晚上九点多厂里的人都陆陆续续回来了,有人看他挂的蚊帐就忍不住开玩笑说:“兄弟,搭这么大的戏台准备唱大戏呢?”说完朝女宿舍看了看,意味深长的说:“兄弟,你站得高看得远呀。”
刚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和他们都不太熟悉,苏浩不好意思的说:“下面没地方睡了,只好上来了,爬上爬下的好麻烦。”
“就当锻炼身体了,兄弟,你哪里的?”这时一个哥们笑着问他。
这人大概18 9岁,略显偏胖留着三七分的头型,看着有些憨实可掬,苏浩来到新的环境也希望和大家处理好关系,就很友好的说:“我湖北的,刚来多多关照,你哪里的?”
那个哥们说:“湖北的呀,和我们西川一样够远的了,我也是刚刚来没多久,别那么客气。”
旁边一个人听得满脸惊喜,急忙问道:“哥们,我湖北襄樊的,你湖北哪里的?”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第46章 喜忧参半屁事多 剑老无芒风烛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cf0dh-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