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鹰后传之长城内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猎鹰后传之长城内外。

 

第二十一章

1933年早春,山海关的寒风卷着沙砾,在断壁残垣间呼啸。白野裹紧羊皮袄,混在逃难的人群里,怀中的怀表持续发出低沉震动。表盘内侧浮现出蜿蜒的长城烽燧图,标记首指喜峰口与古北口之间的隘口,下方一行灰字透着彻骨寒意:"黑莲引日军绕袭防线,三月,突破长城"。远处,日军的飞机正低空掠过,机翼下的太阳旗在铅灰色天幕上划出刺目的伤痕。

深夜,白野潜入长城脚下的一处破败村落。村口的老槐树上,几个黑衣人正用望远镜观察守军布防,腰间露出的紫色腰带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李团长的指挥部设在龙王庙,"为首的刀疤脸低声说,"等皇军主力正面进攻,我们就炸毁后山栈道,断他们的退路。"白野屏住呼吸,怀表的录音功能清晰捕捉到对话,同时显示这些人携带的羊皮袋里装着特制的延期雷管——与黑莲组织在九一八事变中使用的型号如出一辙。

突然,怀表发出尖锐蜂鸣,村西头传来马蹄声。白野翻身躲进碾盘下,只见一队日军骑兵押着两个村民走来,其中一人正是负责传递防线情报的游击队员。刀疤脸掏出铜制哨子,吹出三短一长的暗号,哨子上的黑莲徽记在火把下格外清晰:"说!守军的弹药库藏在哪里?"村民啐了一口血水,被骑兵用马靴狠狠踹倒在地。

白野握紧背后的大刀,趁着日军换岗的间隙冲出。刀锋劈开寒风,最先反应的骑兵惨叫着坠马。混战中,他发现这些黑莲杀手的战术与关东军侦察兵如出一辙——交替掩护、精准投掷手榴弹,显然经过长期协同训练。怀表的定位功能指引他绕到敌后,火铳子弹击碎火把,黑暗中,他借着怀表微光看清刀疤脸胸前的刺青:半朵黑莲缠绕着日军军徽。

"燕双鹰,你以为能挡得住大日本帝国的铁蹄?"刀疤脸挥刀劈来,刀刃上淬着蓝汪汪的毒药。白野侧身避开,大刀顺势斩断对方手腕。在村民的指引下,他在村东头的枯井里找到被藏匿的雷管,怀表显示距离起爆仅剩两小时。拆除引线的瞬间,他发现雷管外壳刻着细密的编号,与长城沿线十余个烽燧的位置一一对应。

黎明时分,白野带着缴获的情报赶到守军指挥部。昏暗的油灯下,李团长正对着地图发愁,桌上的电报堆积如山:"日军主力猛攻喜峰口,侧翼还在增兵。"白野铺开怀表投影的布防图:"黑莲组织勾结日军,计划分三路绕袭防线,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是他们的突破口。"他指着古北口西侧的断崖,"后山栈道必须立刻布防。"李团长的拳头重重砸在桌上,震得油灯摇曳:"给我一个连,我亲自去守!"

接下来的三天,长城沿线炮火连天。白野加入敢死队,在喜峰口的绝壁上与日军展开拉锯。怀表的测距功能帮他精准投掷手榴弹,炸掉日军的机枪阵地。在一次夜袭中,他们摸到日军炮兵阵地,却发现黑莲杀手早己在弹药箱里埋下陷阱——只要搬动炮弹就会触发引信。白野用怀表改装的探测器逐个排查,在最底层的木箱里找到一张标注着"秘密通道"的地图,通道尽头首指守军的临时医院。

"必须毁掉通道!"白野对队长说。他们带着炸药潜入山体裂缝,通道内弥漫着硫磺味,两侧的岩壁上布满黑莲组织的标记。在距出口百米处,突然遭遇伏击,黑莲杀手从暗洞里射出毒箭,几名队员应声倒地。白野挥舞大刀劈开箭雨,发现对方使用的弩机装有微型测距仪,显然是日军军工坊的特制武器。

激斗中,他夺过杀手的指挥旗,旗面夹层里藏着日军的总攻时间表:三月十二日拂晓,用重炮轰开古北口,同时由黑莲组织引导坦克部队穿越无人区。怀表剧烈震动,历史修正进度条卡在68%,红色警示灯如心跳般急促闪烁。当他们炸毁通道时,白野的左臂被弹片划伤,鲜血染红了胸前的怀表,表盘内侧的字迹变得模糊:"民众是最后的长城"。

三月十二日清晨,日军的总攻如期而至。白野混在支前的民夫队伍里,推着装满滚木的独轮车冲向防线。在古北口的烽燧上,他看见李团长正挥舞大刀砍向日军军官,背后突然冲出一个黑莲杀手举枪瞄准。白野嘶吼着将滚木推下山坡,原木撞断杀手的腿骨,也将自己掀翻在乱石堆里。

硝烟散尽时,夕阳将长城染成血色。白野挣扎着爬起来,怀表的进度条缓慢升至82%。远处传来民众的呐喊声,男女老少正背着石块堵塞缺口,有人举着锄头冲向日军的散兵。他握紧怀表望向东方,那里的云层间透出一丝微光。

表盘内侧的文字逐渐清晰:"长城不倒,中华不亡"。风掠过残破的城砖,带着远方战场的枪炮声。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ccfha-2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