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索尼病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6章 索尼病逝

 

赫舍里·芳华听闻马佳氏有孕,脸色骤变。

她觉得自己底下的人阳奉阴违,怒不可遏道,“奶娘,不是让人在她们的膳食里用相克的法子避孕了吗?怎么马佳氏这么快就怀上了?”

李嬷嬷见主子失态,先吩咐宫人备下贺礼送往钟粹宫,再蹲下收拾殿内的碎片,以防主子不小心踩到。

皇家第一胎,皇后应亲临道贺,以示看重,但李嬷嬷深知主子的脾性,并未多劝,只温言宽慰:“娘娘不必动气,那膳食里的避孕法子终究不是万全之策。

何况马佳氏一族向来有易孕之态,她母亲当年连育六子,保不齐马佳庶妃也承袭了母家体质。

娘娘莫急,不过是有孕罢了,腹中胎儿是男是女尚未可知。况且怀胎十月,才过两月便言之过早,往后若有个闪失......”

“算了。”赫舍里·芳华按住额角,黛眉紧蹙,“坤宁宫此刻动不得,皇家第一胎是重中之重,慈宁宫、乾清宫的眼睛都会盯着本宫这个嫡母。

何况玛法病势沉重,要是玛法有个万一,而本宫在这节骨眼上出了差池,那坤宁宫真的要举步维艰了。”

李嬷嬷轻叹一声,压低嗓音:“娘娘宽心。一个庶妃身怀龙嗣,本就惹人眼红。

这宫里能顺顺当当诞下皇子的,哪个不是历经九死一生?小儿娇弱,一场痘疹、半剂药不对,便能......”

她话音未落,赫舍里·芳华己想起先帝早夭的皇长子,紧绷的脊背微微放松。

良久,她闭着眼吐出一句,“马佳氏这一胎,奶娘护着点,保证其平安落地。”

“先让她得意着。”皇后骤然睁开双眼,寒光一闪而过,“待本宫诞下嫡子,再作计较。”

至于抚养皇长子一事,她嗤之以鼻,若将庶长子养在坤宁宫,也算半个嫡子,反倒抬举了马佳氏所出的庶子,平白分了嫡子的荣光。

想明白其中利害后,赫舍里?芳华便将心思更多投向宫外的索尼。

不仅每日过问玛法的病情,还命人将进贡的上等参茸、千年灵芝送往赫舍里府。

她比谁都清楚,自己稳坐后位的根基全系于玛法一身。

阿玛与叔父在朝堂根基薄弱,非但无法成为她的臂膀,反倒需借她的皇后之位谋取倚仗。

然而天命难违,即便康熙亲至府中探视,索尼仍在康熙六年六月溘然长逝。

索尼仍是在临终前才上折请康熙亲政,家里几个儿孙刚好借着守孝的由头低调下来,避开鳌拜和皇上的争端。

噩耗传入坤宁宫时,赫舍里?芳华手中的翡翠佛珠 “啪嗒” 散落满地,整个人晃了晃,竟首首栽倒在地上。

康熙闻此噩耗,面上虽作痛心之态,心底却暗暗松了口气。

索尼一薨,亲政之门己开。

念及老臣临终前 “未见嫡孙” 的憾言,他连日除了料理政务,便刻意留宿坤宁宫以示恩宠。

此举既为宽慰皇后的丧亲之痛,也向朝野彰显皇家念旧恤臣、非卸磨杀驴之辈。

至于皇后守孝一节,本就无此礼法。

既入紫禁城,便为皇家妇,君臣之礼自高于人伦之亲,哪有国母为外臣守孝的规矩。

康熙每日于乾清宫与坤宁宫间往返,政务己占去十之八九,余下精力亦多用于宽慰皇后,自是无闲暇顾及其他嫔妃。

康熙不来,董静姝倒也自在,身为宫中位份仅次于皇后的妃嫔,即便暂无圣宠,份例却也不会短少。

加之董家不时从宫外进贡财帛珍玩,她自然不必忧虑因帝王冷落而困于用度之艰。

董静姝只需偶尔对月轻叹,做出“念君不至”的含蓄姿态,便可心安理得地继续享受生活。

只是想到赫舍里·芳华在祖父丧期间不曾拒绝康熙的亲近,她不由得感到一阵恶心,两个没心肝的东西。

皇家虽然无需为外家守孝,但若在此期间有孕,即便是嫡子也难免落人口实,这般迫不及待,当真是有失分寸。

至于她如何得知皇后与康熙同房,自然是帝王召幸妃嫔都有敬事房记载,这种事本来就不是绝密。

各宫只需向敬事房宫的人略施银钱,便能探知一二。

钟粹宫的气氛却有些不大好,主子不高兴,奴才亦不复往日的轻松。

马佳氏虽因有孕得内务府照拂,份例充足,却因年纪尚轻、心思敏感,加之孕期本就体弱不适,又有人暗中挑拨,终日郁郁寡欢。

她时常抚着尚未显怀的小腹出神,听着廊外宫女们交头接耳的细碎声响,只觉得皇上的态度变得太快了,对她日渐疏离。

纳喇氏几乎每日都去钟粹宫探望马佳氏。

她知道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钟粹宫,纵然心中嫉妒,也不敢在胎孕之事上轻举妄动。

药物不便下手,言语间的暗箭却可随心而为 。

毕竟,若说马佳氏多心导致胎儿发育不足,又与她何干?

这般想着,她面上做出艳羡之色,叹道:“皇上近来除了坤宁宫,竟连长春宫都不去了。

妹妹真替姐姐委屈,皇后娘娘身为六宫之主,怎的也不劝皇上来钟粹宫坐坐?毕竟姐姐可是怀着皇长子的人。”

她摸了摸马佳氏隆起的肚子,声音里添了几分惋惜,“只可惜妹妹位份低微,久不曾面圣,不然定要拉着皇上到姐姐这来。”

马佳氏心中本就抑郁,这下更加伤心:“皇上自有考量,咱们做妃嫔的,岂能置喙?”

纳喇氏见状,忙转了语气:“姐姐放宽心,等皇长子落地,你必定能晋位份,母子也能常相伴。到时候,妹妹还指望姐姐提携呢。”

待纳喇氏庶妃离去,马佳氏的贴身宫女才松了口气。

之前她曾委婉劝过主子不必听纳喇氏庶妃的言语挑拨,却反被主子斥为乱嚼舌根,还被罚了月例。

如今见主子每日因这些话心情不愉,她虽心急如焚,却也不敢再胡言乱语,只能将担忧咽回肚里 。

可惜小主尚未封嫔,皇上也未曾有恩典,导致小主身边连个稳当的嬷嬷都没有,只她们几个未生育过的宫女伺候着,难免有照料不周之处。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cca0g-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