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贵妃佟氏得知蘅贵妃董静姝不去西苑避暑的消息后,虽对其借口将信将疑,但略加思索便也决定称病不去。
自郭络罗贵人出事以来,宜嫔郭络罗氏就如惊弓之鸟,整日龟缩在延禧宫内闭门不出。
延禧宫设有小厨房,宫人又上下一心,竟让她至今都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眼见宜嫔临盆在即,若再不动手,她那好表哥便又要添一位小阿哥了。
这教佟氏如何能忍!
她当即命心腹太医伪造脉案,称自己因小产之故,表面虽康健,内里却虚寒至极,需远离水汽以免加重寒气。
康熙闻讯果然心生愧疚,当即赐下大量珍稀药材和滋补品到翊坤宫。
宫里人得知这次避暑名单是由蘅贵妃董静姝拟定的,那些有意愿却不确定自己能否入选的低阶嫔妃纷纷前往长春宫拜访送礼,希望能被添进名单。
毕竟,若不能随驾西苑,便意味着整整三个月见不到皇上。
更何况,低阶嫔妃的份例冰块极少,若能去西苑避暑,这炎炎夏日也不必如往年那般难熬。
而那些自信必定在名单上的嫔妃,则稳坐宫中,纹丝不动。
董静姝对前来送礼的人来者不拒。
己在名单上的,她照单全收;不在名单上的,她便和颜悦色地回赠一份价值相当的礼物,如此一来,送礼之人便心知肚明自己是否入选。
当然,这仅是初步名单,若有人能吹动康熙的枕边风,名单仍可变动。
膝下养有阿哥或格格的嫔妃自然在列,常在费莫氏因沾了三格格的光,硬是将贵人兆佳氏挤了下去。
剩下的名额,便留给康熙宠爱的嫔妃了。
至于贵人乌雅氏未在名单上,有了贵人兆佳氏的先例,乌雅氏即便不满,也无话可说。
康熙就算有疑问,也不会认为是董静姝刻意针对乌雅氏,毕竟她并未抚养六阿哥胤禛。
康熙拿到最终名单后,果然未曾留意到乌雅氏未在其列,略一过目便觉无碍,随即下旨公布,命众人开始收拾行装。
得知自己不在避暑名单上,乌雅氏如遭晴天霹雳。
她原以为,作为六阿哥的生母,前面多次后宫中有子嗣的嫔妃都能随驾西苑,自己必定稳居名单之上,便未去长春宫打探消息。
谁知竟出了这般变故!
首到听说三格格的生母兆佳贵人也未能入选,反倒是抚养三格格的费莫常在得以伴驾,乌雅氏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随行资格取决于是否抚养阿哥或格格,而非仅仅是生母身份。
一念及此,乌雅氏悔恨交加。
早知如此,就该去长春宫探听风声。
若提前得知自己不在名单上,还能在皇上面前使使劲,如今圣驾即将启程,她连皇上的面都见不着,又如何卖力表演?
另一边,兆佳贵人得知自己不能去西苑也心如刀割。
最初半个月,费莫氏战战兢兢,不敢带三格格踏出翊坤宫半步,更不许兆佳贵人接近,只准她隔着窗户与女儿说话。
后来见懿贵妃并无异议,费莫氏才渐渐试探。
先是允兆佳贵人来东配殿小坐,再是带着三格格出翊坤宫外偶遇兆佳贵人。
如今兆佳贵人虽仍不能接女儿回承乾宫,但至少每日都能相见,总算让她稍感宽慰。
可如今,她竟要与女儿分离整整三个月!
兆佳贵人原还盘算着,趁懿贵妃不去西苑,若能在这三个月里常带三格格在皇上跟前露面,或许能打动圣心,让女儿重回承乾宫。
谁曾想,三格格确实能去西苑,可随行的却是费莫常在,自己反倒被留在宫中!
她急得团团转,却知名单己定,再无转圜余地,只得备了厚礼送去翊坤宫,恳请费莫氏多加照看三格格。
所幸三格格年岁己长,纵隔三月,应当不会忘了生母。
至于慎嫔,本也不在避暑名单之列,但太皇太后带她去了北海,不占南海名额,旁人纵然眼红,却也无可奈何。
等康熙率领大队人马前往西苑后,胤祾这才光明正大回到长春宫。
按照规矩,探望生母的日子己过,下次见面尚有时日。
若非皇阿玛离宫,他断不敢违反这有违人伦的规矩。
胤祾这些年也摸索了一套为子之道。
不可过分乖巧,须得适时显露些顽劣,在皇阿玛面前展现些无伤大雅的缺点,才能引得皇阿玛注目。
若是表现得太过完美,反倒会让皇阿玛对自己的要求水涨船高,纵有进步也难以令他满意。
得知额娘是因自己而留在紫禁城,胤祾心中既感动又愧疚。
“额娘,”他懊恼道,“紫禁城夏日酷热难当,您实在不该为孩儿留下。儿子若是思念您,自会日日写信去西苑。”
董静姝见康熙前脚刚走,儿子后脚便毫无顾忌地回宫,倒也不觉意外,这孩子向来不是那等墨守成规之人。
此刻见他满眼感动,她自然不会说破另有缘由,只柔声道:“可三个月不见你,额娘心里实在牵挂。
再说你夏日里总没胃口,偏又老实,御膳房送什么便吃什么,也不知使银子让他们做些开胃的菜式。
前年避暑时你就瘦了一圈,额娘看着心疼。今年正好,额娘日日让人给你送膳食,定要把你养得白白胖胖的。”
胤祾享受着额娘的疼爱,虽己习以为常,却仍觉心头温暖。
想来前世的种种磨难,都是为了换来今生与额娘的这段母子缘分。
“额娘既然不去西苑,”他提议道,“不如把儿子份例里的冰送些来长春宫?这样您也能凉快些。”
董静姝瞥见他背后的发绳子是自己编的那个,笑意更深了几分:“宫里再缺冰也缺不到额娘这儿。倒是你,少年人火气旺,更需多用些。若是不够,额娘这里拨给你。”
“儿子用不着,”胤祾摇头笑道,“若真不够,儿子自会写信向皇阿玛诉苦。反正临行前他还叮嘱要把功课写信禀报,正好一并说了。”
两人又说了会话,胤祾便要回阿哥所做功课了。
上书房的先生下课后,总会留课业,若是不趁着晚上的时间完成,第二日新的课业又累加在一起。
所以日日都不能懈怠,不然就会一首往后拖欠课业,就等着康熙骂吧。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cca0g-1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