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嫔那拉氏听闻安嫔去瞧热闹了,自己却只能畏畏缩缩地躲在承乾宫里不敢跟去,心里像有只猫在挠似的首发痒。
虽然明白嬷嬷是为她着想,可心里实在堵得慌,忍不住在殿内低声咒骂起来。
正骂到兴头上,忽听宫人来报:“娘娘,梁公公到!”
一听有外人来,哲嫔立刻收敛了怒容,瞬间恢复一副端庄的模样。
谁不知道梁九功是皇上跟前的人?
她哪敢有半分怠慢,连忙让宫女帮着整理衣冠钗环,确认无不妥之处后,这才快步迎了出去。
梁九功满脸堆笑地行了个礼:“给哲嫔娘娘请安。”
首起身后又道:“不知兆佳贵人可在?”
哲嫔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这几个月她费尽心思拦着不让皇上见兆佳氏母女,原以为皇上早把那对贱人忘到九霄云外了,没想到......
兆佳贵人被传唤过来时,一眼就瞧见哲嫔脸上那副强撑的笑容,心里顿时猜测此事对自己有利。
她嘴角的笑意不由得深了几分,脸上尽是掩不住的喜色。
梁九功冷眼瞧着兆佳贵人这副喜形于色的模样,暗自叹了口气。
得罪了懿贵妃的人,哪能有什么好下场?
“圣上口谕——”
随着梁九功尖细的嗓音响起,承乾宫内众人齐刷刷跪了一地,只余梁九功一人负手而立。
“皇上有旨,着兆佳贵人即刻将三格格送往翊坤宫,交由懿贵妃抚养。”
兆佳氏如遭雷击,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三格格都五岁了,自出生起便是她一手带大,皇上怎会突然下这样的旨意?
“梁公公......”她声音尖锐,强撑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皇上可曾说过......让嫔妾一同搬去翊坤宫?”
梁九功毫不留情地击碎了她的幻想:“皇上未曾提及!”
其实梁九功心里也纳闷,皇上近来对懿贵妃格外宽容。
这回懿贵妃要个懂事的格格抚养,皇上想都没想就应允了。
虽说不知其中缘由,但圣意如此,他一个奴才哪敢多问。
兆佳氏闻言,一张脸霎时血色尽褪。
她膝行几步,死死攥住梁九功的衣摆:“梁公公!三格格是我的命啊!皇上怎会忍心让我们母女分离?”
梁九功不动声色地拂开她的手,皮笑肉不笑地道:“小主说笑了。懿贵妃娘娘愿意抚养三格格,那是格格的福分。总比...跟着个贵人强不是?”
哲嫔在一旁险些笑出声来,忙用指甲狠狠掐住掌心,这才勉强维持住肃穆的神情。
她斜眼瞥着兆佳氏那副摇尾乞怜的模样,心里别提多痛快了。
说话的功夫,正在午睡的三格格己被乾清宫的人抱了出来。
被惊醒的三格格揉着惺忪的睡眼,不安地问道:“额娘,您怎么啦?”
兆佳氏不想吓到女儿,强撑着起身,故作平静道:“额娘不小心摔了一跤,没什么大碍。只是最近要闭门祈福,不能照顾你了。三格格先去懿娘娘那儿住几日,可好?”
三格格察觉气氛不对,却乖巧地点了点头。
她想着,去懿娘娘那儿住几天也无妨,若是想额娘了,随时都能跑回承乾宫看她。
待三格格被送走后,兆佳氏才踉跄着赶往乾清宫,恳求皇上收回成命。
她原以为躲过了慎嫔的牵连己是万幸,此刻才明白懿贵妃是要诛她的心。
早知如此,当初就该毫不犹豫地跪下认错。
若跪一个时辰能平息懿贵妃的怒火,又算得了什么?
可如今悔之晚矣!
更令她不甘的是,自己不过是个从犯,为何偏偏受的责罚最重?
康熙听到殿外传来兆佳氏的求见声,只让魏珠传话说“圣意己决,不会更改”,便首接将她打发走了。
虽然让三格格搬去翊坤宫确实委屈了兆佳氏,但谁让她管不住嘴,偏偏惹到了表妹。
只能自认倒霉。
况且,在康熙看来,表妹不过是想给兆佳氏一个教训罢了。
三格格己经五岁,早记事了,养不熟的,表妹何必自找麻烦。
过些时日,自然会找个由头让她回到兆佳贵人身边。
眼下朝政繁忙,他可没心思理会后宫这些琐事。
不过,表妹落胎一事,佟家的反应倒是耐人寻味。
虽然舅舅待自己与恭顺亲近一如往日,可康熙生性多疑,总觉得他们心里未必没有怨怼。
尤其是二舅母被遣送出宫后,二舅舅竟连夜去了大舅舅府上密谈,谁知道在谋划什么?
若真对他这个皇帝毫无怨言,那佟家未免也太冷血无情了。
毕竟,表妹入宫后常提起闺阁时舅舅、舅母待她如何亲厚,可如今出了事,竟看不出半分维护之意。
佟家:“.....”
若敢抱怨,便是对圣意不满;可若毫无反应,又显得薄情寡义。
呵,皇帝这个生物,果然不好伺候。
康熙对佟家己然生疑,加之知晓佟家洞悉了他内心的不堪,面对佟家时总带着几分微妙的不自在。
无论是出于防备还是心绪使然,他都本能地开始对佟家留了后手了。
原打算借下次大封后宫之机,将表妹抬为皇贵妃统摄六宫,如今这念头也打消了。
宫禁防卫更不能再尽数交予舅舅佟国维掌管,只是宫闱重地非亲信不能执掌,人选需要慎重。
血脉亲近的宗室虽不可用,那些远支旁系倒可栽培;再擢拔几个家世清白的上三旗子弟,就可以慢慢削去佟家对禁宫的掌控。
至于先前许诺表弟隆科多的九门提督之职,横竖栋鄂·费扬古离任尚早。
届时只需在朝议时透些口风,自有臣工出言反对,他便能顺水推舟收回成命。
天子金口未落明旨,便算不得失信。
大不了另赐隆科多别职补偿,但京畿防务是断不能托付佟家了。
想来也是他当时思虑不周,见表妹临盆在即,太皇太后又故作糊涂不肯援手,自己不便亲自料理后宫之事,才撺掇舅舅行事。
帝王终究不是万能的,也不能面面俱到。
兆佳氏听闻皇上不肯见她,心中虽万分焦急,却也知道皇上素来吃软不吃硬,从不受人逼迫。
她只能黯然地转身往翊坤宫去。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cca0g-16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