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念深知,此时不能让矛盾激化,必须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她耐心地倾听着双方的观点,仔细分析利弊。经过深思熟虑,她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对原址进行全面的地质评估,如果评估结果显示安全,就在原址重建,但要加强建筑的抗震防灾能力;若不安全,则在附近选择合适的新址,并在新校址的设计中融入对旧址的回忆元素,让孩子们能够延续对过去的情感。
这个方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紧张的气氛终于缓和下来。在夏念和众人的努力下,重建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建筑团队开始有条不紊地拆除危房,清理场地,为新的建设做准备。志愿者们则协助村民整理被掩埋的物品,帮助他们在废墟中寻找珍贵的回忆。
随着救援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受到夏念的感染,纷纷伸出援手。一些建筑公司主动提出免费为学校重建受损设施,还有的企业捐赠了新的教学设备和学习用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希望小学的重建工作迅速推进。
在重建的过程中,夏念与当地的村民和师生建立了更加深厚的感情。他们一起搬运物资、一起规划新的校园布局,汗水与笑容交织在一起。孩子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感激之情,他们制作了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作,送给帮助他们的叔叔阿姨们。
几个月后,“岩念希望小学”焕然一新。新建的教学楼更加坚固美观,校园里还增添了一个小花园,成为孩子们课余休息的好去处。在重建后的开学典礼上,夏念和松坂家的代表还有外公受邀参加。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夏念的眼眶了。她知道,这场灾难不仅没有打倒大家,反而让这份跨越国界的爱更加深厚,让希望的火种燃烧得更加旺盛。
夏念将会继续关注希望小学的发展,不仅在物质上给予支持,还计划开展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拓宽孩子们的视野。他们相信,在爱与希望的滋养下,这些孩子们一定能茁壮成长,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将这份爷爷对村民的温暖与善良传递下去。夏念暂别了东乡家的亲人,因为她得知外公生病了,他怕影响她一首在瞒着她。心急如焚的夏念马不停蹄地踏上归程,当她终于到达T城时,天色己渐渐暗了下来。因为哥哥唐瑾瑜在开一个重要会议,脱不开身,是他的发小夏知言接的夏念。
两人见面,简单寒暄后,在相互介绍时,夏念听到他的名字里也有个“言”字,不知为何,心中莫名就感觉亲近了几分。夏知言是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一路上,他察觉到夏念的焦急与疲惫,便努力找些轻松的话题,试图缓解她的情绪。 终于,车子缓缓停在外公家门口。夏念推开车门,一眼就看到舅舅舅妈站在门口,满脸的担忧与期待。走进屋内,外公见到夏念,眼中瞬间闪过惊喜与激动的光芒,他努力撑起虚弱的身体,颤颤巍巍地朝她走去。夏念见状,眼眶一红,赶忙小跑过去,紧紧握住外公的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cbgbe-5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