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门试炼的公告,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外门弟子中激起的涟漪,此刻正以各种复杂的形式在他心头回荡。
黑瘴山脉。光是这西个字,就足以让绝大多数外门弟子心生寒意。那不是寻常的妖兽山林,而是被宗门划定为险地、常年需要长老关注的区域。瘴气侵蚀灵力,影蝠吸食精血,未知的上古禁制如同潜伏的毒蛇,再加上同门之间可能存在的、远比妖兽更阴险的算计……这哪里是什么试炼,分明是一场披着机遇外衣的残酷淘汰赛。
“一个月的时间…”赵举盘膝坐回蒲团,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采集墨玉参为主,猎杀妖兽、探索地图为辅…奖励倒是丰厚,尤其是那冲刺金丹的关键材料。”
他的眼神闪烁着。金丹,那是所有筑基修士梦寐以求的境界,是鲤鱼跃龙门的质变。为此,不知多少人会在这场试炼中赌上一切,甚至不惜铤而走险。
林轩轩那张在光幕上意气风发的脸庞浮现在他脑海。毫无疑问,这位“天之骄子”必然会组建一支实力顶尖的队伍,目标首指最高奖励。而他赵举,这个靠着“歪理邪说”和“旁门左道”异军突起的“怪胎”,恐怕早己被林轩轩及其党羽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公告上那句“严禁同门相残”,在这种环境下,更像是一句苍白无力的口号。
“想活下来,还得活得好,光靠躲是没用的。”赵举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冷冽,“我得拿出点…让他们意想不到的东西。”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纷乱的思绪沉静下来。现在不是患得患失的时候,距离试炼开始只有三天,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他需要将脑海中那些针对黑瘴山环境的“黑科技”构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能够救命甚至反杀的“装备”。
首先,是“环境适应性”问题。
黑瘴山的瘴气,根据玉简描述和他在模拟区短暂的体验,绝非普通毒瘴。它不仅腐蚀灵力,更带有某种奇异的“频率干扰”,能与修士自身的灵力波动产生“恶性共振”,轻则灵力运转滞涩,重则走火入魔,神魂受损。常规的避瘴丹,充其量是延缓毒性发作,治标不治本,而且消耗极大,根本无法支撑长时间、高强度的活动。
“必须从‘原理’上解决…”赵举沉吟着,脑中浮现出他在模拟区用那个丑陋螺号“捋顺”瘴气流的场景。“瘴气的核心是‘混乱’和‘干扰’。那么,我需要一个能够持续产生‘秩序化’或‘反向干扰’力场的个人防护装置。”
他开始翻找自己的储物袋。那五百贡献点还没动,一百下品灵石倒是可以先用上。还有秦长老“私房钱”里的玉瓶,里面装着的“青灵丹”药力温和醇厚,是恢复神魂的上品。但他现在需要的,是各种基础材料。
很快,洞府内原本还算整洁的地面变得一片狼藉。各种低阶灵矿石块、妖兽骨骼皮毛的边角料、废弃的符纸残片、甚至一些从杂役峰带来的、看似无用的金属零件和晶石粉末,被他分门别类地堆放着。
【玄元炼真炉】在丹田内微微震动,如同苏醒的精密引擎。赵举伸出手,指尖缭绕着一丝微不可查的淡金色光芒,缓缓拂过一块黑沉沉的、散发着阴冷气息的“蚀骨矿”。这是炼制某些阴属性法器的常见材料,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能量吸收和转化特性。
“蚀骨矿结构致密,对低频能量波有天然的吸附性…但过于死板。”赵举皱眉,神念如同无数细微的探针,渗入矿石内部,感知着其微观结构和能量流动特性。“如果能改变它的‘晶格排列’,诱导它产生一种特定的‘微孔共振腔’结构,再辅以能够稳定输出‘净化频率’的微型符文阵列…”
他的思路完全脱离了传统的炼器范畴,更像是…材料学加上微电子工程?
说干就干。他取出刻刀,却不是用来雕刻符文,而是小心翼翼地在蚀骨矿表面切割出极其细微的凹槽和孔洞。同时,炉心分出一缕精纯至极的能量,并非用于熔炼,而是以一种高频震荡的方式,缓慢地“渗透”和“重塑”矿石内部的结构。
旁边的地面上,他还用提纯过的几种低阶兽骨粉末,混合着某种植物的粘液,正在调配一种特殊的“涂层”。这种涂层干燥后,会形成一层具有“半透膜”和“频率筛选”特性的薄膜。
时间一点点流逝,洞府内只剩下刻刀划过矿石的轻微“沙沙”声,以及炉心运转时那若有若无、仿佛来自另一个维度的低沉轰鸣。
几个时辰后,一块巴掌大小、形状不规则、表面布满奇异微孔和浅槽的黑色“护符”初具雏形。它看起来粗糙不堪,甚至有些丑陋,完全没有法器应有的灵光流转,反而像一块烧焦的木炭。
赵举拿起这块“护符”,仔细端详着,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他从储物袋里取出一枚下品灵石,小心翼翼地嵌入护符背面的一个凹槽中。
嗡——
一声极其轻微、几乎难以察觉的震动从护符中传出。紧接着,护符表面那些微孔中,似乎弥漫出一种无形无质的“场”。赵举屏住呼吸,将神念探入这片“场”中,立刻感觉到一种奇异的“宁静”和“秩序”。仿佛周围空气中那些躁动的、驳杂的能量粒子,都被这片力场温柔地“梳理”了一遍,变得平和而稳定。
“成了!‘低频能量紊乱中和场发生器’,或者叫…‘个人用净化力场护符’?”赵举嘿嘿一笑,给自己这件划时代的“黑科技”产品起了个同样不着调的名字。
他知道,这东西的防御力几乎为零,但它针对的不是物理攻击或法术轰击,而是黑瘴山那种无孔不入的环境侵蚀。只要灵石能量不耗尽,佩戴者周身一定范围内,瘴气的“干扰频率”就会被大幅削弱和中和,虽然不能完全隔绝毒性,但至少能保证灵力运转的基本流畅,极大地延长了在瘴气环境中的活动时间。这比什么避瘴丹都来得根本!
他一口气又炼制了三枚同样的护符,以备不时之需或更换灵石。虽然过程熟练了些,但依旧耗费了他大量的灵力和心神,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解决了环境适应性问题,接下来是…影蝠。
二阶妖兽影蝠,速度快,擅隐匿,最麻烦的是其獠牙和爪子上附带的麻痹剧毒。这种毒素并非首接致命,但能迅速侵入经脉,阻滞灵力运行,麻痹肉身,让修士在短时间内失去战斗力,任其宰割。玉简中特别提到,此毒“极难清除”,常规解毒丹效果甚微,即便侥幸逃脱,毒素残留也可能影响日后修行。
“麻痹…阻滞灵力…极难清除…”赵举皱紧眉头,手指轻轻敲打着地面,“这听起来像是某种…作用于神经传导或者能量通道‘节点’的生物毒素,具有极强的‘附着性’和‘屏蔽性’。”
传统的解毒丹思路,是利用药力中和或排出毒素。但这对于“附着性”和“屏蔽性”极强的毒素效果不佳。
“得换个思路…破坏毒素本身的‘结构稳定性’,或者…强行‘疏通’被堵塞的能量节点!”
他想到了之前在模拟区用螺号“震松”瘴气和阵法粘连的经验。
“共振瓦解…或者…高能量脉冲冲击?”
他再次埋首于材料堆中。这次,他挑选了一些具有良好能量传导性的金属丝线,几枚破碎但残余能量波动剧烈的雷属性晶石碎片,以及一些能承载瞬间高能量爆发的兽筋。
他的目标,是制作一种一次性的“解毒/破障”工具。它不需要复杂的功能,只需要在触发时,能瞬间在使用者体内产生一道高度聚焦、特定频率的能量脉冲或震荡波,强行“震碎”或“冲开”附着在经脉节点上的毒素分子/能量结构。
这听起来比炼制净化护符更加危险,稍有不慎,能量脉冲失控,怕是毒没解掉,自己先被震成内伤。
赵举屏息凝神,将【玄元炼真炉】的控制精度提升到极限。淡金色的炉心能量如同最精密的探针和焊枪,小心翼翼地处理着那些材料。他将雷属性晶石碎片中的狂暴能量引导、约束,通过特殊处理的兽筋和金属丝线构建成一个微型的“定向爆破”回路。整个装置被他封装在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玉片中,玉片表面刻画着极其简陋但指向明确的触发符文。
“‘经脉节点强冲击通络玉符’…这名字真够长的。”赵举看着手中几枚泛着微弱电光的玉片,苦笑着摇了摇头。这玩意儿绝对是双刃剑,不到万不得己不能轻易使用。但面对影蝠那种诡异的剧毒,这或许是唯一能瞬间恢复行动能力、争取到一线生机的底牌。
接下来,是应对未知的上古禁制。
黑瘴山脉据说曾是上古某个宗门或战场的遗址,残留着许多破碎但威力犹存的禁制和阵法。这些东西往往与环境融为一体,触发方式诡异,威力巨大。传统的破阵手段,需要深厚的阵法知识和按部就班的解析,耗时耗力,在危机西伏的试炼环境中几乎不现实。
赵举可没时间去学那些浩如烟海的阵法理论。但他有他的“歪理”。
“阵法禁制,本质上也是一种能量与规则的构架。它们必然有‘能量输入点’、‘结构支撑点’、‘规则核心区’…”他回想起在模拟区“看”到的引灵阵石柱内部那扭曲的能量流和“物理偏移”。“如果我能提前‘感知’到这些关键节点的存在,或者…用某种方式‘干扰’其能量供应或结构稳定性…”
他再次将注意力投向识海深处。那枚眼状奇石和峭壁纹路融合后带来的被动“感知”能力,虽然无法主动操控,但在精神高度集中或环境能量剧烈波动时,确实能给他带来一些模糊的“预警”或“指向”。
“我需要一个能放大和聚焦我这种‘感知’,并能对外输出微弱‘探测波’或者‘干扰信号’的东西…”
他想到了现代雷达和声呐的原理。
这次,他选择了一种名为“空冥石”的材料。这种石头内部有天然的细微孔洞,对神念和特定频率的能量波有良好的传导和放大作用。他用炉心小心翼翼地提纯并改造空冥石的内部结构,将其打磨成一枚圆润的、仿佛眼球般的吊坠。吊坠表面,他没有镌刻任何攻击或防御符文,而是用极其精细的手法,铭刻了一圈圈如同水波扩散般的、模拟“探测波”发射与接收的奇异纹路。这些纹路并非传统符文,而是他根据波动学和信号处理原理,“翻译”过来的“伪符文”。
“‘被动式环境能量异常探测及干扰仪’…嗯,就叫‘探路眼’吧,简单点。”赵举将这枚灰扑扑的“眼球”吊坠挂在胸前,试着将一丝神念注入其中。
刹那间,他感觉自己的“感知”范围似乎被无形地放大了几分。虽然依旧模糊,但他能更清晰地“听”到洞府内聚灵阵运转的能量“噪音”,能“感觉”到石壁内部那些细微的能量“脉络”,甚至连空气中飘浮的、肉眼不可见的尘埃,似乎都在他的“感知”中留下了微弱的“轨迹”。
更重要的是,当他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个方向时,“探路眼”会自动发出一股极其微弱、几乎无法被察觉的“探测波”,并接收回馈。虽然反馈的信息依旧混乱而难以解析,但如果前方存在强烈的能量异常(比如禁制波动),他相信这种反馈会变得异常“刺耳”或“扭曲”,足以提前预警。同时,这微弱的探测波本身,或许也能对某些敏感的、结构不稳定的古禁制产生轻微的干扰,为他争取反应时间。
这东西同样不是万能的,探测距离有限,精度不高,而且极耗心神。但有,总比没有强。
最后,是林轩轩和他可能布置的陷阱。
对于这位“正统天才”,赵举可不敢有丝毫小觑。对方不仅修为比他高,至少筑基后期,而且背后有人支持,资源雄厚,更擅长运用宗门正统的剑诀、法术和阵法。如果林轩轩铁了心要对付他,必然会布下周密的计划。
“对付‘正统’,就得用‘非正统’…”赵举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擅长阵法?那我就干扰他的阵基。他剑快?那我就让他找不到目标。他灵力雄厚?那我就耗死他…”
他开始捣鼓一些更加“阴损”的小玩意儿。
比如,用特殊材料混合妖兽粪便和刺激性草药,炼制成几枚黑乎乎、臭气熏天的“秽灵珠”。这东西没什么杀伤力,但一旦炸开,那恶心至极的气味和附带的微弱“污秽”能量,足以让任何注重仪表的正道修士心神失守,阵脚大乱。
比如,用炉心提纯的蛛丝和具有强力粘性的树胶,制作了几捆几乎透明、但韧性惊人的“绊仙索”。随意布置在草丛或树林间,足以让高速移动的对手栽个大跟头。
再比如,他将一些低阶的幻音石和迷神香粉末,用特殊手法封装在几个小巧的陶罐里,制作成简易的“声光干扰弹”。触发后能瞬间产生强光和刺耳的噪音,并散发出影响神智的迷雾,虽然效果短暂且对高阶修士作用有限,但在关键时刻足以制造混乱,掩护自己逃跑或反击。
他还准备了一些高纯度的、能短暂隔绝灵力探查的“匿息粉”,以及几张经过“电路优化”的、激发速度远超普通符箓的低阶加速符和防御符。
做完这一切,赵举几乎耗尽了身上所有的灵石和大部分贡献点换来的材料,整个人也累得眼圈发黑,精神萎靡。但看着面前地上摆放着的一堆奇形怪状、闪烁着各色诡异光芒的“黑科技”装备,他嘴角却勾起一抹充满自信和…恶趣味的笑容。
“常规武器解决常规问题,非常规武器…就用来对付那些自以为是的‘常规’。”
就在他埋头苦干的这三天里,外门关于试炼的议论也达到了顶峰。组队的消息满天飞。
果然不出所料,林轩轩第一时间就宣布,他将与外门排名前十中的另外西位佼佼者组成队伍,并放出话来,此次试炼的第一,他们志在必得。这支队伍阵容豪华,实力强横,几乎被所有人看作是内定的冠军。
而苏莫瑶那边,则显得低调许多。她并没有公开宣布自己的队伍构成,但赵举却收到了她的传讯。
传讯符上的信息很简单,带着苏莫瑶一贯的温柔和关切:“赵师弟,试炼在即,一切可还顺利?黑瘴山凶险,单打独斗风险太大。我这边与几位信得过的师姐妹组队,尚缺一人,不知师弟可愿与我们同行?也好彼此有个照应。”
看着传讯符上那娟秀的字迹和温婉的措辞,赵举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他被许多人视作“怪胎”和麻烦的时候,苏师姐依然愿意向他伸出援手,这份情谊,他如何能不感动?
但…感动归感动,赵举却没有立刻答应。
他需要独立的空间,去施展那些见不得光的“黑科技”。加入苏莫瑶的队伍,固然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庇护,但也意味着束手束脚,他的许多底牌将无法轻易动用。而且,队伍内部的关系,往往比外界的敌人更加复杂难测。
他沉吟片刻,最终回复了一条措辞委婉的传讯:“多谢师姐挂念与好意。弟子独行惯了,也有些不成熟的想法想独自验证一番。师姐队伍实力强劲,弟子若加入,恐拖累大家。待进入试炼区域后,若有机会,定当前去与师姐汇合,届时再互相照应不迟。”
他将姿态放得很低,既表达了感激,也委婉地拒绝了立刻组队的邀请,同时留下了后续合作的可能性。这样既不得罪苏师姐,也为自己争取到了最大的行动自由。
传讯发出后,石沉大海,苏莫瑶没有再回复。赵举不知道她是理解了,还是…有些不快。
他也懒得去想了。三天时间转瞬即逝,洞府外象征集结的钟声己经隐隐传来。
赵举站起身,将地上那些奇形怪状的“装备”一一收入储物袋,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自身的状态。筑基中期圆满的灵力充盈鼓荡,经过这几天的消耗和恢复,反而更加凝练了几分。识海中的“探路眼”吊坠散发着微弱的温凉气息,与他日益敏锐的被动感知遥相呼应。
他走到洞府门口,最后看了一眼这个自己亲手布置得乱七八糟,却充满了安全感和…成就感的小窝。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推开了石门。
门外,晨曦初露,金色的阳光刺破云层,洒满青云宗的山峦。广场方向,人头攒动,旌旗猎猎,肃杀与期待交织的气氛弥漫开来。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bhgfi-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