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宗深藏山峦之间,昼夜温差显而易见,带着草木清气的山风拂过,将赵举身上的疲惫与些许的得意吹散。
赵举沿着山间小路往洞府走去,每遇到一个同门,总能感觉到那些落在身上的复杂视线——惊疑、好奇、审视,甚至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敌意。关于他在丹房和百艺堂的古怪传闻,叠加今日丙字库房的“优异表现”,己然让他在外门这个小小的圈子里,变得不再透明,甚至显得有些扎眼。
那些平日里可能只会擦肩而过的弟子,如今看向他时,神情各异,无声地议论和猜测在他周身无形的气场中发酵。有畏惧他那些难以理解的“歪理”是否隐藏杀机的,有嫉妒他莫名其妙得来的关注和资源,也有纯粹等着看这个“异类”什么时候栽跟头的。
他清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这青云宗外门,看似宁静,实则暗潮汹涌,比之杂役峰,不过是换了个层面更精致的“生存斗争”。今天的这些额外收获,非但没有让他获得完全的自由,反而让他成为了棋盘上一个可能被率先盯防、清理的“异常变量”。
“想在这棋盘上活下去,就得……变得足够重要,让别人投鼠忌器;或者……变得足够强,不惧任何清理。”
回到熟悉的“乙十七”洞府,合拢石门,将所有窥探的视线和外界喧嚣隔绝。回到这个属于自己的狭窄但安全的小小天地,赵举才算彻底放松下来。
他没有立刻去执事堂兑换贡献点,虽然他有太多急需的东西。
但他深知,与其立刻用不熟悉的“货币”去陌生的“市场”抢夺未必合适的“商品”,不如先夯实自身的基础。何况,在看到资源流通的“暗流”后,他更倾向于利用自己的“黑科技”去“创造”或“改良”,而不是完全依赖那些被把控的渠道。
而要发挥黑科技的作用,首先需要的,是他自身修为和……神魂的强大与稳定。
盘膝坐上蒲团,赵举收敛心神,将一枚提纯后的灵丹送入口中。
丹药入口即化,化作一股极其精纯温和的灵流,首接冲向他的丹田和識海。并非狂暴的灵力,而是一种如春雨般细腻的滋养,如潺潺溪流流淌过干涸的识海,带来久违的清凉与宁静。
识海深处,那片曾因融合怪石和修炼《松涛诀》而扩大的空间,此刻如同贪婪的海绵,迅速吸收着丹药的滋养。那枚眼状奇石和与峭壁纹路对应的金岩,在得到这股滋养后,也仿佛苏醒了般,散发出更柔和、更持续的光芒。
近期的炼丹和百艺堂的实践,对他的心神消耗巨大。精微入纳米级别的操控,复杂的“回路设计”与“频率校正”,每一步都需要全神贯注、精神力高度紧绷。每一次成功固然带来成就感,每一次失败也伴随着反噬和损耗。长此以往,即便他基础再扎实,识海也难免疲惫,偶有刺痛或恍惚。
然而,这种极限的消耗,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神魂的淬炼。正如凡铁需千锤百炼方成精钢,神魂亦在不断的压榨和恢复中变得更加凝实、强大。而炉心在提纯材料、尤其是高阶药材如冰心莲子时,不仅净化物质,似乎也能从那些纯粹的灵能中萃取出一种更本体、更近乎法则层面的“反馈能量”。这些能量被丹田吸纳后,并非简单地补充灵力,而是在运转间悄无声息地回馈滋养着与丹田本源紧密相连的识海。
静室之内,除了微弱的聚灵阵嗡鸣和炉心偶尔传来的如同低沉引擎运转的轰鸣声,再无其他声响。赵举的身影如同化石,盘膝而坐,周身却散发出一股日益强大的、属于筑基中期巅峰修士才有的雄厚气息。他体内的灵力并非线性增长,而是在灵丹和炉心的双重作用下,变得愈发精纯,沿着被《松涛诀》极限拓宽和加固的经脉回路高速流转,冲刷着那些距离金丹大道咫尺之遥的无形壁垒。
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充足的灵药辅以炉心的逆天提纯,以及他对自身功法和“理论”体系的不断验证与融合,让他的修炼速度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效模式”。曾经被视作瓶颈的筑基中期圆满,在旁人或许还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之功,在他身上,仅仅凭借着这段时间里那些“非常规”的磨砺与所得,便轻易地……触手可及了。
但最让他在意的,还是神魂的异变。
当神魂得到青灵丹完全的滋养,达到一种巅峰的状态时,识海中的金色岩石和眼状奇石再次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一次,那感覺不再模糊。
不是“看见”。依旧不是用“眼睛”去“看”。
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感知”强化。仿佛整个神魂都化作了一个巨型雷达阵列,覆盖范围不是简单的增大,而是变得……对某种特定信息高度敏感。
周围环境中灵气的流动,不再是“浓淡”,而是有清晰的“脉络”,有“快慢”,有带着“不同颜色”的“流动方向”,甚至能“感知”到那种肉眼看不见的空间中的细微褶皱或异常区域——那是一种能量波动,如同有杂质或者扭曲的信号。
其他修士的情绪气场,在他“感知”中,也变得更加清晰。不再是简单的喜怒哀乐。恶意如同带着腥臭味的不协调频率,善意则是温暖而协调的光晕。他甚至能“感知”到那种言不由衷的“卡顿”或者内心的“犹豫”。那并非通过对方的微表情或语气判断,而是源自其精神领域波动的不统一。
更玄妙的是,这种感知甚至能触及物质本身。一块普通的石头,在他“感知”中不再是均匀一团,而是由无数微小的“点”组成,这些点之间似乎有种奇异的“关联”,维持着它的形态,而这种“关联”的强度和“波动频率”,竟然与它的坚固程度、甚至隐藏其中的微弱灵性有关!那冰心莲子外膜的坚韧,冰髓的脆弱,在事后回想起来,似乎也能用这种方式“感知”到它们内部结构的“震动特性”。
而最宝贵的,是那种来自未来的……“预兆”。
这不是预测具体事件,而是纯粹的,来自意识最深层的“警示”。一种无端的“不对劲”、“要避开”、“那里有危险”的感觉,如同动物的第六感被无限放大,首指潜在的危机,甚至可能是对某个物品散发出的危险气息的“提醒”。
这种能力……并非传统的功法体系所能解释。它更像是识海金岩与奇石纹路融合后,结合【玄元炼真炉】的本源力量,对更底层法则波动的一种极其被动、极其原始、也极其扭曲的“接收器”功能。接收到的信号无法理解,但最起码……有了微弱的“反馈”和“预警”。
赵举停下修炼,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筑基巅峰的瓶颈,如同一道无形但坚固的墙壁,矗立在他前方。他知道,筑基和金丹之间,是天地壁垒,是修士本质的升华,不是单靠灵力累积和根基扎实就能突破的。需要契机,需要感悟,更需要勇气和准备去面对金丹雷劫的洗礼。
但他不急。他现在的实力,己经近了一大步。体内的灵力充盈无比,神魂的强大更是前所未有。
尤其是这种隐隐约约的感知能力,如同在迷雾中获得了一点方向指引。它也许不能告诉他具体是什么,来自何处,但至少能让他对那些致命的、隐藏的危险保持更高的警惕。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bhgfi-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