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远市与燕州相距 150 公里,这里不仅拥有当时 H 国北方最大的造船厂,更是北方最大的工业城市。
早在倭兵入侵之前,津远市就己经建立起了一座年产 4000 吨的钢铁厂,而且 H 国的第一辆汽车也是在这里制造的。
而在津远造船厂内,倭兵为了充分利用这里的资源来生产海军装备,还特地修建了一座大型船坞,专门用于生产水面舰艇。
由于倭兵的进攻速度非常快,当周大全赶到津远时,津远造船厂的船坞上竟然还停泊着两艘尚未完工的万吨级重型巡洋舰。
在成功攻下津远之后,HD 部队缴获了三艘军舰,其中包括两艘排水量为 7000 吨级的轻型巡洋舰和一艘 9000 吨级的中型巡洋舰。这三艘军舰原本是倭兵送进船坞进行维护保养的,它们就停在码头边,甚至连一炮都没有开过便被我军缴获了。也正因如此,我军得以顺势成立了海军。
周大全风尘仆仆地抵达了津远造船厂,他顾不上休息,立刻启动了交易系统。这个系统是他的秘密武器,能够将整个船厂的外观数据以极快的速度传输到远方的合作伙伴那里。
在等待对方回复的过程中,周大全开始仔细视察船厂。他走遍了每一个角落,观察着船厂的建筑结构、设备布局以及工人的工作状态。他对船厂的现状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当周大全完成对船厂的视察后,他没有丝毫耽搁,立刻驱车前往燕州。燕州对他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这里曾经是倭兵最大的军用机场,也是他曾经轰平的那个机场。
经过长途跋涉,周大全终于抵达了燕州。然而,当他亲眼看到这个机场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尽管时间己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机场的废墟依然历历在目,到处都是被炸毁的建筑物和残垣断壁。
周大全默默地站在机场的废墟前,凝视着这片曾经的战场。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出当时激烈的战斗场景,他当时孤身一人,深入虎穴,在倭兵心脏上狠狠刺了一刀。
也是那一天起,倭兵大本营策划了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的围剿行动。
在反围剿过后,倭兵实力大损,我军的实力则是突飞猛进。
如今,我军己经解救了北方11个省的同胞,南方的几个省也纷纷起义逐步开始加入我军的怀抱。
我军目前两线作战,一线抵抗着白军,一线在清剿残余倭兵。
目前,在H80万倭兵,大约有35万在东北部三省,30万集中在沪市三省附近,剩余的还有部分则是分散在南方沿海地区。
在周大全确定好了津远造船厂、津远钢铁厂、燕州钢铁厂等重点单位的改造后,又得到重大胜利的消息。
原来,在在我军空中优势的掩护下,东北部战区己经把龟缩在该地区的35万人分割包围,己经消灭了其中大部分。
敌人还妄想通过海军支援,结果在我军轰炸机的威胁下,只能匆匆开了几炮就要跑。
结果,水面舰艇的速度再快也快不过飞机,何况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喷气式飞机。
我军空军立即对欲逃窜的军舰进行攻击,敌海军负隅顽抗,企图用舰载防空机枪击落我军飞机。
可是倭海军却怎么也想不到,我军的超音速轰炸机竟然能够在高达西万米的高空进行投弹,而且还能精准地命中目标,这简首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军事技术优势。
相比之下,敌人的防空高射机枪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它们的有效射高不过区区八百米,连轰炸机的一根汗毛都碰不到。
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些倭兵的确实深受武士思想荼毒。我军原本还想着能够俘获这支舰队,但当倭兵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逃脱失败的厄运时,竟然选择了集体炸毁所有的十艘各式舰艇。这种极端的行为无疑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不负责任,也充分暴露了他们内心的恐惧和绝望。
此时此刻,东北部三省的局势己经完全倒向了我军一方。我军这边的士兵们个个都喜气洋洋,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信心。而倭兵那边则完全被失败的阴影所笼罩,士气低落,毫无斗志可言。
当总攻的号角吹响后,头顶上突然飞过来密密麻麻的超音速轰炸机群,如同遮天蔽日的乌云一般。这些轰炸机迅速地朝着倭兵的阵地投掷下一枚枚威力巨大的云爆弹或是凝固汽油弹。瞬间,倭兵的阵地被熊熊大火和爆炸所吞噬,整个战场都被火光和浓烟所笼罩。
在如此猛烈的攻击下,倭兵的防线迅速崩溃。他们根本无法抵挡我军的强大火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战友在火海中惨叫和挣扎。
短短三个小时内,我军就如狂风暴雨般地向倭兵阵地投送了上万吨各式各样的弹药,将敌人的阵地彻底摧毁。这场战斗的结果毫无悬念,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了十余万倭兵,沉重的打击到了倭兵的士气。
在我军如狂风骤雨般凶猛的火力打击下,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仅仅持续了短短半个月便落下帷幕。
在这半个月里,战场上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喊杀声此起彼伏,双方都拼尽了全力。然而,我军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卓越的战术指挥,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战斗过程中,我军共歼灭敌军高达 31 万人,俘虏 4 万余人,且一个倭兵都没有放过。这些数字不仅仅是简单的统计,更是我军英勇无畏的见证。
不仅如此,那些原本跟随倭兵一同来H的倭兵家属及倭兵侨民,由于未能及时撤离,也被我军全部关押进了集中营。这一举动既体现了我军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确保了后方的安全与稳定。
这一战,可谓是酣畅淋漓,我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打出了自己的威风。不仅如此,这场战斗还成功打通了北方东西通道,为后续的战略部署和物资运输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bfbib-6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