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捣乱的我们一概不收,而且还乱棍伺候,动手前想一想我们可都是吃饱了的,想一想你们有没有力气。”
韩信利落的取下自己的绑腿,简单的捆在自己的胳膊上,快速的收拾好自己的伤口,顾不上手臂上的伤面带忧色的询问:“这么多人咱们哪里可以安排他们做工呀?”
这个问题还归功于李雨溪自己的嘴馋,上次出去在山上找食物的时候,她就发现了一个地方的石头含金量很高,本来想着找个合适的机会在挖掘,没想到遇到这么个事情,趁着这个机会索性就顺手办了,只是看到韩信手臂的伤,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你的伤怎么样了?”
“没事,我皮糙肉厚,过几天就好了,只当加个纹身不叫事儿!”
李雨溪看到韩信如此给力,更是心生感动,无奈当时的情况紧急,自己的想法没有来得及告诉韩信,韩信自然不知道,“这个你不用管,你先顾好自己的伤,我不会让你白得这道疤的,其他的事你先别管我自有安排。”
李雨溪目不转睛的盯着攒动的人群,慢慢的有几个孩子过去领稀粥喝,虽然有沙子,沉淀一下也都慢慢的喝了下去,对于他们虽然没有尊严,但是他们能活下来了……
一个中年男人,走到韩信跟前,“我要同意给你们干活能给我两碗粥么?我老娘和孩子都快不行了……”男人的妻子也过来了,“你们看看,我也能下地干活,你们把我也收下吧!”
韩信看向自己的东家,李雨溪对他点点头,两个人很快就办好了合同,领了粥。
有了开头的人,坚守尊严的难民也慢慢敌不过饥饿的催促,很多人开始喝粥了,签文书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这招在电视剧里学的掺沙子,当时觉得贪官污吏们说——只有这样才能帮到最需要人的人。
原来真实的是这样——当人在最绝望的时候真的和野兽无异,他们不会在乎尊严和文明,更不会因为让别人说自己几句高尚,就会静静的等着饿死去成全名声,换做是自己可能也不会!
几锅几锅粥发完后,签了文书的人被李雨溪带去一旁,让他们开始准备去“开垦荒地”了。
就这样玉山客栈的几人,连着施粥有几天,李雨溪也借助于自己的炸药,慢慢的采金处也有了些许成效。
刚刚企稳,坏消息就又来了,晚上韩信拖着受伤的手臂跑来汇报,“咱们的粮食快要告罄了!”
“那就锤子出去买!”不等韩信说出口,李雨溪把几小块采炼好的黄金给了韩信,“用他们去买。”
“这是……黄金??”韩信一脸不可置信的目光……
“是的,能买多少买多少,这里还有……”李雨溪又拿出几小块黄金,“这几块是给你养伤的!”
“这些金子都拿去卖粮食吧,我的伤用不着金子,要是真想补偿我,那就等忙完了再给我抱一回你们家乡的馄饨!”
“你先看着安排吧!”李雨溪没有注意到韩信那浓烈的目光,只是着急眼前的流民,“那得等着过了这段时间,不过我们家乡那个不叫馄饨,叫——饺子!”
“对,叫饺子!”韩信说完赶忙去安排采购粮食。
可有时事情真的不会像想象的如此顺利,就在穿越者感叹自己二十一世纪的本领匮乏时,意外如期而至!
锤子慌慌张张的跑了回来:“东家!东家城里的粮商不肯卖粮食了。”
“该死!他们干嘛,想着囤积居奇卖高价吗?他们不知道这样会饿死很多人吗?”连日来的震碎三观和劳碌,让李雨溪的情绪有点绷不住发泄了出来。
“东家,粮食短缺或许可以控制,但是粮食短缺带来的恐慌没有办法控制。现在卖的粮食都是确认自己可以吃到新粮出地,剩余的才会卖……”洞察人心果如韩信,一语道破奥秘。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现在终于知道‘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含金量,想到那些被活活饿死的人,真觉得现代社会的自己,平时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多么可耻。
李雨溪长出一口气,“我们还够几天的粮食?”
“最多两天。”
就在玉山客栈笼罩在缺少粮食的阴霾中时,城外的官道上有一队人马浩荡而来……
韩信高兴的晃动着一只胳膊,高兴的跑了过来,“陈仓官道上又有人来施粥了。”
“我过去看看究竟是谁这么可爱,他简首是就及时雨。”
李雨溪急匆匆的来到施粥人的跟前,为首那人的身材高大魁梧,相貌异常英俊,只是那威武挺拔的外表上,一双重瞳有着旁人没有的柔情和清明,没错来人正是项羽,看来他们的起义可以一呼而簇是有原因的,能够如此心系百姓,就是他们被拥护的真正原因。
“项公子也来此施粥?”
“原来这里就是李姑娘的家乡,恕在下失礼了。”项羽在历史萨汗国只留下凶残彪悍的印象,可是此刻偏偏贵公子的气质足以碾压全场。
“我在此处开了一家【玉山】客栈,虽不合时宜,但……若是得空还望您移步,在下略尽地主之谊。”并没有解释这里不是自己的家乡,因为自己穿越来的家乡是怎么也解释不清楚的。
“此刻我确实没有时间,今日的酉时三刻怎么样?”
“那就酉时三刻【玉山】客栈见,暂时就不打扰公子了,告辞!”
“告辞!!”
李雨溪邀请项羽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对自己有过两次相助之恩,自己怎么也得回个礼,另一方面是因为着对于项家收集兵马,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玉山客栈
因为约了项羽,李雨溪为了较早的就收工没有冶炼,只是把小山出采的金粉首接带回来,说了请客怎么也得意思一下做个菜吧。
上次包饺子自己动手榨的还有一点猪油,又让后厨杀了一只大公鸡,加上一些亲自动手采摘的野蘑菇也首接炖在了石锅里,然后用自制的铁锅炒了几个鸡蛋,煮了一些青葵,去后厨又盛了两碗粥。
别看这样简单的三菜一粥,在秦国己经是拿的出手的豪华盛宴了,尤其是这只大公鸡自己馋了很久还没舍得吃。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bf0fb-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