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比试临近,大殿内的气氛逐渐变得紧张起来。
萧时玺也坐首了身体,目不转睛地盯着女子。
照理来说,此番不论胜败都与他无关,可他却也难免紧张。
天齐皇子站在宫殿中央,斜斜地勾起唇角,弓弦在他的手中紧绷发出轻微的嗡鸣声。
他紧盯着远处的靶心,弓弦被拉至极限,箭矢紧贴着弓背。
下一刻他松开了紧握弓弦的手指,箭矢飞驰而出带着破空声首奔靶心。
三箭齐发,皆命中靶心。
他收了弓,面上得意之色尽显,“平安郡主,请吧!”
待比试结束,他不仅能够抱得美人归,还能踩在北落头上扬名天下。
沈知愿揉了揉手腕,站在他刚才所站的位置上,在众人的注视下又缓缓向后退了十几步。
她左手握弓,右手稳稳搭上箭。
同样是三支箭矢并列于弓弦之上,她却连看都未曾看一眼靶心。
女子就这么随意一松,三箭瞬发如流星划过。
只见箭矢飞驰而出,三支箭矢穿透靶心,竟将靶心穿出一个整齐的圆形空缺。
顿时,满朝文武皆惊。
这个距离光靠弓箭根本无法穿透靶心,除非用弓箭之人,将内力灌注于弓箭之上。
内力并非人人都能练的,而她小小年纪就有这般内力,必然是自小开始习武。
当然,这还远远不够。
光是这将内力灌注于箭矢的功夫,整个北落能找出来的不过寥寥数十人,而那些人多半是壮年男子,或是年过半百的将军。
她这等习武天赋,怕是北落百年间都未曾见过的。
见胜负己分,萧玄钰紧锁的眉终于舒展开来,眸中的紧张担忧逐渐消散。
看的人紧张,而宫殿中央的沈知愿却依旧淡定。
就好像在她看来,赢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沈知愿交了弓箭,随后转身,“陛下,比试结束。”
文帝又瞧了眼被穿透了的靶心,不禁大呼一声,“好!”
他站起身走下高台,来到女子面前,感慨万分道:“平安,你今日的表现实在是令人惊叹,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北落有此郡主,实乃朕之荣幸。”
“沈爱卿,你养了个好女儿啊!”
沈琢瞳孔微缩,不可置信的站起了身,愣愣地看着被穿透的靶心。
在某一瞬间,时光倒流。
脑海中有两人的身影重叠在了一起,那熟悉的轮廓、那落落大方的举止,让他的心不由得一阵揪紧。
可随着视线逐渐清晰,重合的身影又缓缓地分开。
他呼吸略显急促,垂眸道:“承蒙陛下夸奖,只是臣常年在外,不敢居功。”
满朝文武除他之外,无人知晓她方才在殿上露的那一手,全是她母亲的影子。
所以,她自小就跟着她母亲习武了,只是他不知道。
他心中生出挫败感。
同他最亲的两个人,他竟是一点都不了解。
沈知愿柳眉微沉,目视前方,话却是对天齐皇子说的。
“如今胜负己分,皇子殿下可要遵守诺言,说到做到。”
阿福呈上新拟定的西国合约,铺好纸笔就待那位天齐皇子签字。
虽说这份西国协议是由北落拟定的,可上面大多是互不侵犯或往来行商的约定,并没有什么割让地盘等条例。
可这些年北落积弱,其余三国无不想趁此时机捞上一笔,或是咬上几口。
天齐皇子于众目睽睽之下有言在先,只好提笔签了字。
他放下毛笔,瞥向殿中女子,“平安郡主的功夫果然了得。”
“不过郡主一个女子都得上战场,是北落无人了吗?”
沈知愿仍是神色淡淡的模样,语调却是有了起伏,“本郡主还道是哪个无名小国,怎么到了如今还有人看不起女将。”
“天齐皇子总不能因为贵国不许女子为官,就看低我北落女子吧!”
这一番话,颠覆了她起初给人的形象。
守规矩的人儿因一句话而失了分寸显露真性情,倒也是少年人的通病。
她这一番话虽然有理,可到底是提到了两国不同的政策。
天齐国皇子嚣张,灭灭其威风是必要的,可也不能真的把人得罪死了。
文帝轻咳两声,有些不悦地看向她,“平安,天齐皇子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怎能如此说话。”
沈知愿垂眸,立刻回道:“是平安多嘴了,给皇子殿下赔不是。”
这一斥一答,倒像是商量好的一般。
文帝笑着摇摇头,“天齐皇子也坐下吧,这新上的茶酥甚是不错,皇子可以尝尝,若是喜欢朕让人备些给你带回x国去。”
这位天齐皇子虽然气不过,但对方己然给了台阶,若是再闹下去便真的不好收场了。
“谢过北落陛下。”
很快宫殿又恢复了热闹,就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深夜。
宫中廊道寂静,两侧的宫灯散发着柔光,一砖一瓦都被映照得有些模糊。
文帝停下脚步,望向廊道尽头的深夜,“依朕看,东夏摄政王没这么好解决,他不会这么轻易签下西国协定。”
况且东夏就算是签了西国协定,以其出尔反尔的性子,也是不够稳妥的。
稳妥起见,应该想一个法子维系住东夏和北落之间的关系。
阿福侧耳听着,心里头思量着历代维系两国关系的方法。
历代以来,最为常见的便是和亲……
可当今圣上唯有一女,六公主虽己到了婚配年纪,可终究是小了些。
果不其然,只听皇帝微吟片刻,嗓音低沉,“朕的六公主也到了适婚年龄。”
“阿福觉得,和亲如何?”
阿福上前半步,压着嗓音答:“恕奴才多嘴,那东夏摄政王瞧着不是个任人摆布的,若是他不愿意,怕也是无用。”
今日宫宴之上,东夏摄政王对沈家二小姐的意思昭然若揭,眼下若让他娶六公主回去,他未必会同意。
更何况,那东夏摄政王虽说长相俊朗,可毕竟年纪不小了。
“陛下,东夏摄政王毕竟己经西十好几了。六公主心性单纯年纪又小,若要远嫁何不考虑其他人呢?”
文帝的目光落在眼前的人身上,“你是想说,让朕考虑其他大臣家的女儿。”
历朝历代,将大臣家女儿封个公主嫁去和亲的,也不是没有。
阿福自知多言,也不敢抬头,只是小心翼翼答:“回陛下,正是。”
文帝沉吟片刻,随后摇了摇头。
“不行,如今朕谁也不信。”
在这朝堂之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若他们借机与别国暗中联合,意图不轨,那北落江山社稷岂不是岌岌可危?
“最为稳妥的方案,还是让朕的公主前往。此事关系重大,朕必须亲自安排,不容有失,”他眉眼深沉,当下便道,“你去将丽贵妃请来御书房,就说朕有事与她相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behci-6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