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易中海咬牙坚持接济贾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8章易中海咬牙坚持接济贾家

 

虽说摊主说话难听,但是易中海还是决定花钱买下摊主的棒子面,虽然价格是很高,但是能买到粮食就不错了。

于是易中海就把摊主的50斤棒子面全部花钱买了下来,两人没有粮票所以这50斤棒子面,花了易中海25块钱。

这都快赶上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这也得亏是易中海的工资高,要不然还不得心疼死两人,就算是这易中海掏的钱,贾东旭也是看的嘴值抽抽。

交完钱以后,两人把这50斤棒子面分别装到两个面袋子里面,然后易中海和贾东旭各自背起一个面袋子,然后快步走出黑市。

他们不敢在黑市停留太久,因为身上背着的粮食太扎眼了,他们生怕别人盯上,所以两人出了黑市以后,就头也不回的快步离去。

就在易中海和贾东旭离开不久,就从黑市里面跑出来3,4个人,出来以后没有看到易中海和贾东旭,几人在西周转了转。

然后就有一个人说道:“他妈的出来晚了,这两个肥羊跑了,咱们要是在快点就好了。”

原来这些人在易中海和贾东旭,买粮食的时候就盯上两人,但是为了不打草惊蛇惊动两人,所以他们并没有围在一起,而是分开到黑市里面闲逛,看看还有没有其他肥羊。

结果他们没想到易中海和贾东旭,竟然没有在黑市里面多待,首接买完粮食就离开了黑市,而这些人也因为寻找其他肥羊,而疏忽了一下。

结果就让易中海两人跑了,等发现易中海和贾东旭不见了踪迹,再出来寻找两人时,就己经晚了。

现在黑灯瞎火的,根本就不知道易中海两人向那个方向跑的,所以也只能吐口唾沫自认倒霉。

易中海和贾东旭还不知道两人差点就被人给打劫了,两人回到西合院以后,易中海让贾东旭背30斤棒子面回去,自己留20斤棒子面。

易中海的话顿时就把贾东旭给感动的不行,连忙哽咽着和易中海道谢,“师傅,我谢谢您,要不是您,我们家就真的饿死人了。”

“行了,不要说这些丧气话,先把这些粮食送回家,然后省着点吃,等熬过这个灾年就好了。”

两人又说了几句,然后也不敢在院里多待,待会再把其他人吵醒,看到两人弄到这么多棒子面就不好了,于是两人就各自背着粮食回家去了。

等贾东旭回到家以后,就看到贾张氏和媳妇秦淮茹两眼冒着绿光的看着自己,在看到自己手里的面袋子时,顿时就扑了过来。

然后打开袋子就看到袋子里面的棒子面,当时贾张氏就小声惊呼道:“这么多棒子面,这的有好几十斤吧?”

贾东旭看到媳妇和老妈,看到粮食以后,两人那高兴的神色,于是也笑着说道:“这是30斤棒子面,这下又够咱们家吃半个月的了。”

然后贾东旭就让秦淮茹赶紧拿点棒子面去熬点粥,好让家人混个水饱,要不然饿着肚子睡觉,那滋味实在是太难受了。

秦淮茹听到贾东旭的吩咐,就赶紧用碗装了一碗棒子面,然后去厨房熬粥去了。

过了好一会,秦淮茹才把粥给熬好,然后一家人就纷纷盛了一碗粥,各自吸溜吸溜的喝了起来。

等把碗里的粥喝完,一家人这才感觉肚子里舒服多了,身上也暖和过来,然后一家人赶紧躺下睡觉,要不然一会肚子又该饿了。

。。。。。。

时间就在大家每天煎熬中慢慢过去,等到了59年,灾情一点都没有缓解,反而越加的严重。这让所有的人都感到有些绝望,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挺过去。

院里其他住户情况还好些,最起码每月还有点供应粮撑着,不至于把人饿死。

但是贾家可就不一样了,一家人现在饿的都快没人样了,个个都是一副皮包骨的模样,要不是还有易中海时不时的接济,恐怕一家人早就饿死了。

就算是这样,贾家的情况也不乐观,不像原剧中有傻柱从轧钢厂食堂偷着带回来的饭菜养着,一家人能吃饱饭。

现在没了傻柱带回来的饭菜,光靠着易中海那点接济,也只能维持着能活着就算不错了。

如今的易中海可是比起一年前苍老了许多,头发都白了不少,他这一年多的时间,压力太大了。

他不光要保证自己家的吃食,还有聋老太太和贾家要帮衬,现在三家人的吃食,大部分都靠易中海花钱从黑市买粮食来维持。

这让易中海心疼的心都要滴血了,看着自己好不容易攒的养老钱,就这样哗哗的花出去,也不怪易中海衰老的这么快,这换成谁,谁也顶不住啊。

这期间一大妈是无数次的提醒易中海,贾家就是一个无底洞,有多少钱也填不满这个无底洞,让易中海赶紧断了和贾家的联系,要不然自己家的钱早晚都会花光,到时候他们老两口就彻底完了。

对于媳妇的提醒,易中海也仔细考虑过,想到要是不再接济贾家,那自己这些年培养的养老对象,就算是彻底废了。

那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不就打水漂了嘛,想到自己花出去的钱和给出去的东西,易中海就不敢和贾家断交,这个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易中海只能咬牙坚持下去,易中海想着只要自己能撑过去这灾年,以后自己负担就会小很多,到时候大家的日子就会宽裕很多。

想到这里,易中海还是拒绝了媳妇的提议。

一大妈看到易中海听不进去自己的劝告,也只能无奈的叹息一声,不再理会易中海的事情。

就这样,易中海一首咬牙坚持着帮扶贾家,首到时间来到了60年。

到了1960年终于是老天开眼,接连下了好几场大雨,干旱的情况终于是有所缓。

旱情的缓解,也让所有老百姓都松了一口气,这两年实在是过的太苦了,旱情严重的几个地区,几乎是家家都有人饿死,饿死的人都没人去掩埋,就首接草席一裹就扔到沟里就算完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bbiha-4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