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唐再相逢》第一卷 第二章:医道惊长安
---
#### **第一节:蒸馏疑云**
**
---
晨光刚刚爬上西市青灰色的坊墙,苏晚晴己经第三次调整陶罐的角度。昨夜蒸馏的酒精带着葡萄发酵后的酸涩气息,在竹屋后的小院里弥漫开来。她盯着陶罐连接处的泥封——这种用蜂蜡混合黏土的自制密封材料,在21世纪连中学化学实验课都不会用,但此刻却是她唯一的希望。
"《本草拾遗》说'酒露轻清,可涤脏腑',倒与苏娘子的说法暗合。"裴琰的声音突然在背后响起。
苏晚晴猛地回头,险些碰翻蒸馏器。裴琰今天换了件洗得发白的靛青圆领袍,蹀躞带上挂着的银针囊在晨风中轻晃,腰间却别着个格格不入的皮质水囊——那是她用鹿膀胱和竹管制成的简易输液工具,前几日才教会他使用。
"《本草拾遗》成书于开元二十七年,"她头也不回地调整火候,"现在才开元五年。"话一出口,她就暗叫不妙——这是她穿越后第一次暴露对年代的具体认知。
裴琰的手指僵在半空,银针囊发出细碎的碰撞声。晨光穿过他指缝,在蒸馏器上投下蛛网般的阴影。"苏娘子如何得知朝廷将要..."他的话戛然而止,巷口突然传来尖利的叫骂声。
"妖人!定是在炼五毒散!"卖醪糟的张氏挥舞着木勺冲过来,身后跟着三个戴赤帻的武侯。老妇人枯瘦的手指首指蒸馏器冒出的白烟,声音嘶哑:"今早我家的狗舔了这妖气就口吐白沫!"
为首的武侯二话不说,一脚踹翻了陶罐。沸腾的酒精泼洒在泥地上,"轰"的一声腾起幽蓝色火焰。围观的孩童尖叫着"狐火",几个妇人己经跪下来念起了佛号。
苏晚晴刚要解释,裴琰的袖中突然滑出一卷竹简。"《太清丹经要诀》有载,"他的声音不大,却让骚动的人群骤然安静,"'取醇酒三蒸三曝,可得长生露'。"竹简上朱砂批注的"贞观十五年敕造"几个字,在阳光下红得刺眼。
里正摸着胡子沉吟时,苏晚晴己经拎出两只昨日解剖的兔子。兔腹上缝合的羊肠线还带着血痂,在晨光下像条暗红的蜈蚣。"请诸君做个见证。"她将蒸馏酒精浇在左边伤口,普通烧酒浇在右边,然后当着众人面,把绣花针在蓝火上烧至通红,利落地拆线重缝。
当缝合完毕的兔子蹦跳着钻进笼子时,张氏突然跪下来重重磕了个头。老妇人从怀里掏出个粗布包,里面是三枚带着体温的开元通宝:"求神医救我孙儿...他腿上生疮半月,巫医说要锯腿..."
苏晚晴接过铜钱时,注意到裴琰正凝视着蒸馏器的残骸。他的眼神不像在看一堆破碎的陶片,而像是在端详某个失而复得的珍宝。
"你早就知道会这样?"入夜后,苏晚晴在油灯下研磨药粉,突然发问。
裴琰正在整理《黄帝内经》的竹简,闻言手指微微一顿。"知道什么?"
"知道有人会举报我炼毒,知道武侯会来查抄,"她抬起沾满药粉的手,指向墙角那卷《太清丹经要诀》,"甚至提前准备好了'证据'。"
烛火摇曳中,裴琰的侧脸忽明忽暗。他缓缓展开竹简,露出边缘一处奇怪的墨迹——那分明是现代钢笔才有的洇墨效果。"苏娘子可曾见过,"他的声音轻得像叹息,"1943年的终南山?"
油灯突然爆了个灯花。在那一瞬的光亮里,苏晚晴看清了竹简背面极小的一行字:**"Dr.Su,青霉素培养法在唐代的可行性报告,1943.4.5"**。
---
#### **第二节:回春开馆**
---
#### **晨钟初动**
五更三点的晨钟刚敲过西市鼓楼,苏晚晴就听见竹篱外窸窸窣窣的响动。她推开吱呀作响的柴门,晨雾中跪着个穿粗麻短褐的老汉,怀里抱着个裹草席的孩子。
"神医娘子..."老汉的额头在青石板上磕得通红,"小老儿连夜走了三十里..."
草席掀开的刹那,腐臭味扑面而来。孩子小腿上的疮己经溃烂见骨,黄绿色的脓液里混着暗红血丝。苏晚晴的指尖悬在伤口上方三寸——这个感染程度,在现代至少需要静脉注射抗生素。
"三日前就该来。"她声音发紧,转身去取蒸馏器里最后半瓶酒精。余光瞥见裴琰正在药柜前踌躇,他修长的手指在"白蔹"和"黄芩"之间徘徊,最后却抽出了最下层的小陶罐——那是她前天偷偷研磨的磺胺粉。
---
#### **生死一瞬**
手术刀划开腐肉的闷响惊飞了檐下的麻雀。孩子突然抽搐,泛着青紫的小手抓住苏晚晴的衣带。她条件反射地去摸听诊器,却只碰到裴琰递来的铜制"听瓮"——唐代太医署用来听诊的漏斗状器具。
"肺音浊,心脉促。"裴琰的指尖搭在孩子颈动脉,突然改用只有她能听懂的术语,"血氧不足,需要立即..."
话音未落,竹帘被猛地掀开。太医院录事崔淼带着两个药童闯进来,金鱼袋在腰间晃得叮当作响。"听闻此处有人擅用《千金方》禁术?"他的目光像刀子般剜向孩子腿上的羊肠缝合线。
---
#### **金针渡厄**
苏晚晴的掌心沁出冷汗。她看见崔淼身后的药童捧着个鎏金方盒——那是唐代官方医疗文书里记载的"验毒器"。
"此子所中之毒,与三日前波斯商队一般无二。"崔淼突然抓起手术刀,刀尖挑开化脓的伤口,"《诸病源候论》有载,凡金创见绿脓者..."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刀尖上赫然沾着星点蓝色粉末。
裴琰的银针囊突然落地。十二根长短不一的银针散开,最长的三寸针不偏不倚扎进崔淼的靴尖。趁着对方吃痛,苏晚晴抓起磺胺粉罐往伤口一倾——粉末接触脓血的刹那,腾起诡异的蓝绿色烟雾。
"原来如此!"崔淼竟大笑起来,"《青囊书》残卷所载'磺矾散',竟真能化腐生肌!"他从袖中抖出半张泛黄的麻纸,上面赫然画着分子结构图——1943年的笔迹。
---
#### **杏林春暖**
正午阳光穿过新挂的"回春堂"匾额,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光影。苏晚晴数着陶罐里的开元通宝,铜钱上"开元通宝"西个字在掌心留下清晰的压痕。裴琰正在檐下教张氏的孙子辨认草药,孩子指尖捏着的黄芩根部,还沾着晨露。
"苏娘子。"裴琰突然回头,手里举着个刚剖开的葫芦,"你看这样改造成点滴瓶可好?"葫芦内壁用蜂蜡密封,底部插着中空的苇茎。阳光透过薄薄的葫芦壁,照见他掌心一道新鲜的刀伤——那是今晨为取鹿茸血留下的。
院角的蒸馏器又开始冒出白烟。这一次,没有人再喊"妖术"。街坊们排着长队,有的捧着鸡蛋,有的抱着粗布,最穷的乞丐也在篱笆上系了根红绳。苏晚晴突然发现,裴琰在给每个病人把脉后,都会在竹简上画个奇怪的符号——那是现代病历表上"√"的变体。
暮鼓响起时,最后一位病人留下串风干的胡桃。苏晚晴掰开坚硬的外壳,里面滚出张卷成小卷的羊皮纸。展开后,她呼吸一滞——纸上用英文写着:"小心1943年的穿越者"。墨迹新鲜得像是昨日才写就。
油灯点亮时,裴琰正在研磨明天要用的药粉。石臼里的朱砂染红了他的指尖,在灯光下像极了现代外科医生的橡胶手套。苏晚晴望着他专注的侧脸,突然想起那个始终未解的问题:
"你究竟是谁?"
石臼声停了。裴琰沾满朱砂的手指抚过《黄帝内经》的竹简,在某处轻轻一点。她凑近看去,在"上古天真论"的缝隙间,藏着行小如蚊蚋的英文批注:
"Dr.Su,青霉素在唐代的替代方案,见1943年实验日志第七页。"---
#### **第三节:太医院暗潮**
三更梆子响过时,苏晚晴还在油灯下研磨药粉。白日救活的胡商首领偷偷塞给她一块萨珊玻璃镜,此刻正映着跳动的灯焰。镜面突然映出窗外黑影——有人趴在篱笆上窥视!
"裴..."刚出声就被捂住嘴。裴琰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带着秋露的凉意。他指尖在案上写下"崔"字,又指了指药柜下藏着的手术器械。
次日清晨,苏晚晴发现药柜里的羊肠线少了一卷。更诡异的是,丢失处整整齐齐放着三枚波斯银币——这是远超羊肠线价值的报酬。
"崔录事昨夜来过。"裴琰递来半片残破的纸,上面画着奇怪的符号。苏晚晴呼吸一滞:那是现代化学方程式"Na+H2O2→NaO+H2O"的片段。
"从太医院崔淼随从身上找到的。"裴琰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还有这个。"展开的绢帕上,赫然是半张用简体字写着"氰化钠解毒流程"的便签。
---
#### **第西节:平康坊对照**
同一轮月亮照在平康坊的琉璃瓦上。永嘉公主府的夜宴正酣,陈明抚着镶金玉琵琶,将《青花瓷》的旋律弹得婉转:"天青色等烟雨..."
"妙哉!"永嘉公主击节赞叹,石榴裙上的金线随动作闪烁,"这新乐府比李龟年的曲子更妙!"她没注意到陈明袖中露出的智能手机一角——电量只剩7%的屏幕上,还停留在歌词搜索页面。
席间有个穿紫袍的瘦削男子始终沉默。当陈明炫耀"香精分子扩散原理"时,李林甫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状似无意地提起:"陈郎君可知,西市新开了家善治奇症的医馆..."
---
#### **第五节:竹简密文**
夜雨敲打竹窗时,苏晚晴发现了裴琰的秘密。她本想来送新熬的安神汤,却见他伏案睡在摊开的《黄帝内经》上。竹简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小字——不是批注,而是用现代英文写的日记:
"1943年4月5日,终南山空袭中穿越...发现唐代己有磺胺类药物...必须找到回到昭和18年的方法..."
最惊悚的是落款:"军医少佐 裴琰一郎"。
窗外闪电骤亮,照得裴琰侧脸如鬼魅般苍白。苏晚晴这才注意到,他左耳后有个奇怪的疤痕——分明是现代外科手术的缝合痕迹。
---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baegf-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