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生财有道:心安理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章 生财有道:心安理得

 

壕县下雪了。

大街上白的雪、青的瓦、红的门,构成一幅清新淡雅的写意画卷,对于围炉煮茶谈天说地之人而言,自然有一番情趣。

但这样的闲情雅致不属于崔一渡。

崔一渡撑着油纸伞走在大街上,凛冽的寒风吹得他头痛,鼻子也不争气地堵了起来。他不时用手指捏捏鼻梁,好让鼻孔畅通点。

一品书店老板的话还在耳边打转:“你这传记故事尚可,但是郎情妾意逊色,闺房秘趣欠缺,你难道不知大家都好这一口?”

“我的传记突出的是英雄气概,宣扬的是人间正道,重点看意境。”崔一渡很紧张地给老板介绍这本传记的特点,索性厚起了脸皮,“韩老板,格高千古岂可以常调而论之,您就进购一批吧。”

“崔先生,我卖书二十年了最了解大众的口味,这次实在不敢冒险订购,做生意要稳打稳赚才行啊。”

“您看,这里面的人物可是玉面郎君啊,玉面郎君,知道吗?”

“早些年听说过有这么个人,我不是武林中人,对玉面郎君不感兴趣,玉面狐狸还好卖一些,你还是另找买家吧。”韩老板做出一个送人的手势。

崔一渡无可奈何收起册子走出书店,看来老老实实赚钱真难,还是当骗子搞钱容易,小江这孩子也不教我做古董生意,真是的。

小江,你去哪里了?

他一边走一边感叹。这本传记是自己熬更守夜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不卖到好价钱绝不罢休。多跑几个州郡,总能找到赏识自己的书商!

……

灵州,如意客栈。

“崔先生回来了?”店小二弯着腰招呼着崔一渡。

“是啊。”

“先生要吃点什么?”

“两个馒头,一碟花生米,来盘青菜,烫一壶老烧子。”

“好嘞,一会儿就送到您房里 。”

崔一渡这十天跑了西个州郡,最后连毛驴都累趴了,早上那懒驴怎么都不肯走,拉都拉不动,崔一渡只好步行出门。前三个州郡的书商都没看上他的传记,就今天这个灵州的书商同情他大冷天里态度诚恳做推销,勉强订了二十本。

二十本,利润犹如西北风。

崔一渡在房中看着书,不多时店小二就端着饭食进了房。小二把酒饭摆好,崔一渡发现多了一盘红烧肉。

“小哥,我并未点肉食。”崔一渡节约惯了,就算有了江斯南给的银票也不会乱花钱。生活不易,就业更难,保不准哪天又要忍饥挨饿留宿街头。

“崔先生,这盘红烧肉是我的心意,请您千万不要客气。”小二给崔一渡斟着酒。

崔一渡看着这个笑意盈盈的年轻人,问道:“无功不受禄,小哥为何如此?”

店小二说道:“我娘子上个月给我生了一个大胖儿子,我没文化,不知道给儿子取什么名字好,只取了‘虎儿’的小名。崔先生谈吐不凡,我知道您是道长,懂阴阳,必定也会算命取名,所以请您给他取一个大名。”

崔一渡这几天一首是常人装扮,他看了看墙角放着的阴阳招幌,原来这个小哥知道了他的身份。

“令郎八字几何?”崔一渡看着店小二真诚的眼神,愿意给他儿子取个名字。

店小二回道:“我家‘虎儿’是冬月初十出生的。”

“甲辰年……”崔一渡掐着指肚思忖着,脑子里努力回忆命相书上的文字,“小哥,这个‘虎儿’的小名不妥。”

“为何?”

“甲辰为龙,龙虎必有一斗,‘虎儿’犯冲会有大灾大劫。”

“啊?都怪我婆娘,她说儿子虎头虎脑就取了这个名。”店小二有些着急了。

“呵呵,无妨。”崔一渡笑道,“可取‘雉儿’,‘雉’为‘酉’,‘辰’与‘酉’乃六合,龙凤呈祥之意。”

“这个好!”店小二眼睛一亮。

“龙行于天空,与日月星辰为伴,冬月里寒意侵人最需暖阳,令郎可取名‘晖’。”

“哪个‘晖’?”

“这个‘晖’,”崔一渡用手指蘸着酒在桌子上写字,“寓意热情开朗,光彩闪耀,功绩显著。”

“功绩显著?”店小二大喜,“您的意思是说,我儿子今后会给朝廷立下战功?”

“有志者,事竟成。”崔一渡笑道。

“程晖,程晖……”店小二念叨着,“这个名字好听又吉祥,多谢先生!您真是一个高人!”他朝崔一渡躬身作揖。

崔一渡微笑着,但他心里是没底的。无论堪舆风水还是卜卦拆字,亦或相面取名,他都是照着师父留下的几本书籍依样画葫芦,再附上自己的随机应变。

他不知道这世界是否有鬼神,也不知道改天换命有没有效用。毕竟师父当了一辈子的道士也没能力给他自己改命,最后又穷又病离世的。

师父说,信则灵,命中注定的就改不了。

崔一渡在实践中发现阴阳之学虽然高深莫测,但也能勘破不少奥秘,譬如风水就有很多合理的地方,面相亦可透露此人的心性。

这个行业里的乾坤琢磨不透就不想再继续琢磨,若动动嘴皮就能安抚众生的焦虑,给他人带来希望和光明,也算是一件功德。

这些年来他一首心安理得假扮道长,除了自己,谁骂他是骗子都不乐意。

“先生来灵州多日,为何不见您在外面摆摊做生意?”

“天气太冷了,年底生意也冷清,我暂时住下来,等年后立春了再开张。”

店小二看着眼前衣着朴素的崔一渡想起了一件事,“先生,城北汉阳大街有一个大老板叫禹胜铭,他是大舜国最大的纸商,这段时日他家正在招募道士,也不知到底发生了何事,据说开出的银子多得吓死人,若能被他选中那可就飞黄腾达了。”

“招募道士?”崔一渡心里一亮,“现在他家还招人吗?”

“消息一发出来,本县和周边县郡的道士一个接一个上门,最后都灰溜溜出来了。”

“哦,这么说那个禹老爷对道士的要求很高?”崔一渡希望了解更多,“他要找什么样的道士?”

“禹老爷信奉道教,估摸着他要找一个有本事的道长炼仙丹呢。崔先生您也是道长,去碰碰运气吧,您这么个神仙般的人物铁定被他选中。”

炼丹?我可不会炼丹,熬一些蜜汁丸子什么的来下火倒是可以。大舜国最大的纸商……

崔一渡在评估自己的实力,他灵光一现,倘若能拿下这个禹老爷,我的传记就不愁销路了,呵呵呵!

“好,我这些日子无事可做,托小哥吉言,我明日就去禹府碰碰运气。”崔一渡来了兴致,鼻子也没这么堵了。

……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baebb-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