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店的奶茶真是越来越难喝了。”陈红。
柳长舒知道。不管什么口味的奶茶。
喝久了,都会无味。
恐怖的是。
如姜维所说:“这家不好喝,下次可以到别家买。”
流岚就是。
在七年前,开始喝别人家的,奶茶了。
一群人中一位男士,突然:“长舒,你们吃过饭了吗?”
对柳长舒而言,是很突然,以至于。
看到对方等人,在继续,热情晃动的手后。
才确定,是真跟自己打招呼:“吃过了,你们呢?”
“我们也刚吃过。”男士。
柳长舒“呃”了一声,便没有再说什么。
姜维:“你和青春部门的部长认识?”
都是在同一个杂志社。
即便不熟悉,也会抬头不见低头见。
但柳长舒的性格,很内向。
所以……
也不负众望:“不认识。”
陈红疑惑:“奇怪,他怎么主动给你打招呼?”
“当然是长舒,比你更招人喜欢。”
“哼,追我的男人,都能排到非洲。”
姜维“哈哈”大笑道:“你过去不是说,追你的男人,都排到银河外面了吗?”
不知不觉,经常喜欢一个人……
若不是心里头喜欢一个人,谁愿意,经常喜欢一个人呢?
柳长舒竟然,开始习惯了这样的环境。
红姐跟姜维,是舞台上表演的主角们。
祝之华:“现在银河外的生物,红姐己经看不上了。”
是互动,且不可缺少的配角。
而柳长舒,则是……
舞台下,难免会有像柳长舒这样,安静发呆的观众。
有时,安静到,连舞台上表演的人……
姜维:“长舒,上学的时候,喜欢你的人很多吧?”
都忍不住的主动互动。
柳长舒回答:“没有。”
甚至在大学之前,没有一个男生,喜欢过。
就像那年。
柳长舒哭着上气不接下气,哽咽着。从小到大,就没有人喜欢过我。
小时候,我家里穷,穿的破,同学们讨厌我,不愿和我一起玩耍……
也有时,会出现。
副社长这样的不速之客,不是给表演添加色彩,就是。
“长舒,你们主编让你去一趟他办公室。”
打断观看表演。
“谢谢,我马上去。”柳长舒起身时,偷偷瞄了一眼……
最讨厌这种,经常笑眯眯的人了。
让人永远无法,察言观色。
陈红好奇问道:“主编叫长舒过去,是什么事情?”
“当然是好事情。”
“什么好事情?”姜维。
副社长:“不仅要给柳长舒转正,还会调职加薪。”
陈红仿佛没有听到转正、加薪,只听到:“要把长舒调到哪里?”
副社长:“青春杂志部门。”
陈红气呼呼低声道:“果然,他们主动给长舒打招呼,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祝之华干笑着:“为什么要把长舒调走。”
副社长摊开双手,无辜:“这是你们主编和云烁,商量过后的结果。”
陈红:“你肯定知道一些缘由。”
办公桌上,放了一摞,《凝眸》青春杂志。
让柳长舒没有想到的是,小长舒最喜欢看的杂志。
竟然就是出自,自己现在工作的杂志社。
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你快帮我找找。柳长舒激动趴在书架前,催促。
流岚微微皱眉。你至少告诉我,要找哪一期?
我不记得了,反正你帮我找嘛。柳长舒目不斜视的认真到。
眼角余光,都没有流岚的身影。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兴高采烈。你看看,这篇是我写的。
其实当年,流岚不需要认认真真,看一遍。
只需要发出惊叹的声音。哇,这是你写的,好厉害。
柳长舒就会,心满意足,而不是。
流岚。嗯,写的不错。
像个检查完作业的老师。
所以导致柳长舒不高兴道。当然不错了,我爸爸都说我写的特别好。
流岚点了点头。还有吗?
刹那间,柳长舒的脸色,就像。
小长舒仰起,垂涎欲滴的,可爱面颊。我还想再吃一串。
父亲笑着说道。小孩子,不能吃太多的羊肉串,否则对身体不好。
更像。
情人节,坐在烟花下,朦胧光芒中,柳长舒。
如慵懒的海棠花,靠着流岚,意犹未尽。还有吗?
流岚的脸色,浮现淡淡的尴尬。现在就这么一首。
所以柳长舒嗔了一眼。有本事,你写一篇上杂志?
流岚说。我过去太平淡,所以写不出来。即便写出来,也是……
柳长舒得意“哼”了声。
为什么现在,不写了呢?流岚。
柳长舒如花儿飘零般的,唯美叹息。因为后来要考高,就没时间写了。
当时却忽略了。
流岚问的是,“现在”。
“现在”,是正好遇到流岚,经常处于快乐中,所以朦胧忧伤的才情,不见了。
就像,柳长舒曾在书中看到的一句话。
每一位相恋的人,都是欢快的浪漫家;每一位失恋的人,都是隐藏的哲学家。
而悲伤,真的可以让人。陈醋当成墨,写尽半生酸。
“对了,你上学的时候,有没有在《凝眸》杂志上发表过作品?”主编突然问道。
柳长舒懵了一下,说:“没有。”
因为,发表过,又怎么样?
己经在父亲面前,炫耀过了;也在流岚面前,炫耀过了。
如今这两个人,都己经消失在柳长舒的世界中。
主编神情中闪过一丝失望后,继续道:“这些杂志,云烁特意让我转交给你。打开杂志的第18页。”
一张影影绰绰,摇摇欲碎,宛在水中央的,朦朦胧胧,如幻如梦般的女子插图。
副社长咂着舌头:“你们想象不到吧,因为有柳长舒拍摄的一张照片,《凝眸》销量竟然比上个月上升了二十个点。”
陈红他们当然记得。
那张是,柳长舒面试时,提交的。
朦朦胧胧中,倒影在水面,透露着楚楚、忧伤的。
让人看不出来,那是柳长舒。却仿佛。
又是柳长舒最真实的,写照。
陈红不高兴道:“可长舒,是我们第西小组的摄影师。”
“青春部门不是有一个摄影师吗?”祝之华。
姜维:“青春部门的摄影师工资,哪里有我们《香榭》小组的高?”
“长舒调到青春部门后,工资照旧,而且还会有提成和奖金。”
“那我们小组,岂不是没有摄影师?”陈红。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ageab-4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