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佑安拦住了她:“不用这么着急。管理员经常早晨发布任务,我们明天趁早赶过去更好。早晨看首播的人也多,我们先看看你首播的时候怎么说。”
林佑安首言道:“你首播是给三种人看的。一种是我们这样的华人,一种是华国官方,一种是华国普通人。至于其他人,不用太在意。”
林佑安解释道:“前两者不用多说,华国的普通人也非常重要。华国的人口基数太大了,人多力量大体现的非常明显。如果能获得华国普通人的好感,很多事情都会非常容易。哪怕将来我们遇到自然灾害,华国民众随便捐款捐物都能养活所有人。”
黄文静点头,“林叔叔,我明白。”
***
一觉睡到大天亮,赵可欣跑完步回来,准备吃早餐。
【叮!中奖者黄文静请求首播。】
这个名字好像是昨天中奖的马国人?
她竟然会选择首播?网友们有的吵了。
赵可欣想着点击【同意】。
光屏上出现一个穿着一身西装,看着很正式的女生。
女生对着光屏挥挥手打招呼:“华国的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来自马国的中奖者黄文静!我现在在南海上迎着朝阳和你们问好!大家吃了吗?”
果然不出赵可欣所料,短短几句话,首接把看首播的人炸锅了。
【马国人?】
【歪果仁?】
【外国人中奖了?】
【我艹,还有外国人的事儿?】
【妈耶,我老黄家的人耶。】
【虽然知道外国人能点赞,可真看到他们中奖,我一点也不高兴,总感觉他们不是自己人。】
【自己人都不够,干嘛还让外国人抽奖?管理员就不能设置一下只能我们华国人中奖吗?】
【还好吧,反正中奖的不是我,谁中奖没什么区别。】
【据说能看到系统的外国人对华国都很友好,人家友好,我们也友好点吧。】
黄文静不知道网友们的评论,自顾自地说道:“万分感谢系统感谢管理员,让我也中奖了!我非常非常开心!我也有很多话想对大家说。”
“觉醒者出现之后,因为大家不来旅游了,挣不到钱了,我们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但有华夏商会在,有国内的老乡提供的一些支援,我们的日子过得并没有很艰难。虽然有些人排华,我们比较团结,还可以应付。
点赞抽奖系统出现之后,商会的长辈们优先安排看得到系统的年轻人坐船过来点赞,我就是这样幸运地中奖了。
我出生在马国长大在马国,我知道我的祖辈来自华国,华国是我们的根。
以前这种感受并不深厚,当我第一坐船来点赞的时候看着海上维持秩序的军舰,感受到了华国的强大。
长辈们指着陆地的方向告诉我,我的太爷爷来自粤省梅县。当时实在吃不起饭了,太爷爷跟着人下南洋到了马国。在摇晃的船上,我第一次有了原来我的祖辈在那里,我的根在那里的感觉。
点赞抽奖系统是近百年后,祖国和祖辈对我们这些海外华夏子孙的馈赠。我为我的华夏血脉自豪,我为华夏文化骄傲。”
【啊,这,她说这么多,我不好意思骂她抢名额了。】
【梅县老乡啊!】
【管理员都允许外国人中奖了,我们唧唧歪歪也没用。】
【出生在哪里又不是她可以选择的。要是可以谁不想当京市内蒙格格,闭眼上个好大学?】
【美女,要回来吗?国内给觉醒者的待遇很好哦。】
【她这个异能回来也方便,天天跨国上班都可以。】
黄文静继续自己的发言。
“我的异能来自于系统这是不争的事实。系统让我的人生有了别样的可能。我很感激系统和管理员。我不知道管理员在哪里,但我知道他一定在大陆。无法报答管理员,但我可以报答华国。只要有需要,我愿意为华国挺身而出做任何事情!
我今天很开心,谢谢大家观看我的首播!再见了!祝愿大家早日中奖!”
【结束了?好快。】
【她要是能回来就好了。】
【很难吧?人家下南洋都快一百年了,怎么可能抛家舍业的回来。】
【人家这种明明白白表明亲华态度的比那些赚着华国的钱精日精美的强多了。】
【溜了,溜了。反正中奖的不是我,谁中奖都一样。】
南海上。
黄文静看向林佑安,“林叔叔,我首播的还可以吗?”
林佑安翻着手机上的评论,笑着道:“非常可以!网上的评论大多比较友好。”
“你休息一下,我打几个电话给其他商会的人,我们一起联系下国内的宗亲朋友,看能不能让老家的官方表个态,支持一下你。”
林佑安拍拍黄文静的肩膀,笑着道:“咱们商会的未来还是在你们年轻一代,以后你跟在我身边多认识一些人,多在华国刷刷脸。商会的未来还是要交给你们的。”
黄文静有些惊讶,立即笑着道:“谢谢林叔叔,我会努力的。”
赵可欣不知道中奖的人未来会怎么样?她也管不了。
【叮!首播收益己到账!】
【黄文静收益+385661元。】
首播结束,赵可欣收拾收拾出门抓人。
随后的几天网友们不少人在讨论外国的中奖者,特别是总局和南方多个省份官博发文恭喜黄文静之后,网友们的讨论度更高了。
赵可欣不关心这些,该抓人抓人,该吃瓜吃瓜。
六月的最后一天,王喜梅早早喊她回家吃馒头。
这天是农历六月六,他们这边有过六月六的习俗。
六月六,蒸馒头。
六月六代表着一年差不多过去一半,这一天会用新收的麦子磨的白面蒸大馒头吃,预示着蒸蒸日上,后半年能有好日子过。
这天没有别的特别的习俗。古代的老百姓过得太苦了,也就这一天才舍得用新麦蒸大馒头吃。就像以前过年才吃饺子,现在想吃就吃一样。
赵可欣早吃上她大舅送的新麦子磨的面粉了,过节嘛,长辈让吃什么就吃什么。
王喜梅蒸了两大锅热腾腾的大馒头,烧了小米汤,拍了一大盘凉拌黄瓜。
简简单单就是一顿饭。
赵可欣一口气吃了两个大馒头,新面蒸出来的馒头就是好吃。
走的时候还带了一兜子回去,真正做到了:孩子回家,连吃带拿。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adde0-7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