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七夕这日。
圆明园内设下家宴,并未邀请外臣。
只皇上与后宫嫔妃同乐。
宴席照旧设在九州清宴。
皇上身着明黄龙袍端坐主位,后宫嫔妃皆精心妆扮,环佩琳琅,姹紫嫣红簇拥席间。
酒过三巡,甄嬛不胜酒力,轻声对浣碧道:“我出去透透气。”说罢离席。
行至廊下,恰逢果郡王迎面走来,二人目光相触,皆闪过一丝意外的惊喜,随后便相谈甚欢。
甄嬛未曾想到,自己竟与果郡王如此投缘。
以至于离别的时候,二人心中甚至起了一丝不舍之意。
果郡王更是在甄嬛离开后,拿出了甄嬛曾经落在椅梅园的小象把玩。
片刻后甄嬛返回宴上,皇上笑问:“怎的出去这许久?”
甄嬛心下一个微颤,面上却从容道:
“臣妾不胜酒力,去外面吹了吹风,还瞧见一种叫夕颜的花,十分雅致。”
皇上随口问了几句花事,便不再多言。
正此时,一名小太监悄然行至华妃身侧,附耳低语。
华妃脸色骤变,起身请罪道:“启禀皇上,温宜公主近来胃口不佳,经常吐奶。
本来己经有所好转了的。
方才宫人来报,这会儿又吐了,臣妾得赶紧回去瞧瞧。”
一旁曹贵人闻言,顿时心头一紧,指尖攥紧裙裾。
皇上关切道:“竟有此事?走,一同去看看。”
又命苏培盛:“速宣太医!”
众嫔妃面面相觑,纷纷起身随皇上前往长春仙馆,其中尤以曹贵人脚步急切,神情焦灼。
甄嬛皱了皱眉头,心底泛起一丝疑虑,感觉此事有些蹊跷。
但眉姐姐不在身边,安陵容又因浣碧一事与她疏远了。
她满心疑虑却无人诉说,只得将这份怀疑默默压下。
长春仙馆内,江太医为温宜公主诊治后,说是公主吃了难以克化的食物才会如此。
皇上命人彻查,最后竟然查到了甄嬛身上。
甄嬛心底一个咯噔,明白这一局是冲她来的了。
原是温宜公主服用的马蹄羹中被人下入了木薯粉。
这木薯粉给小儿服用,容易引起肠胃虚弱而导致夭折。
而御膳房那边证明最近只有莞贵人身边的浣碧前去领过木薯粉,此外别无她人。
接着又有小宫女指证,方才七夕宫宴时,见到莞贵人带着崔槿汐去了长春仙馆。
宫宴时,甄嬛确实出去透了很长时间的气。
但那是在和果郡王相谈甚欢。
此事无论如何是万万不能够说出来的。
否则一个私会外男的帽子扣下来,她必将万劫不复。
因此,甄嬛无法自证在透气期间到底做了什么。
一旁的夏冬春看戏看得津津有味,恨不能此刻抓把瓜子,边嗑边瞧这场好戏。
这华妃当真是手段频出,一环接着一环,比谁都“精力充沛”。
整日里这般折腾,也不见她喊累。
好在皇上心里透亮,深知甄嬛不会加害温宜,料定此事多半是华妃自导自演,意在栽赃陷害。
皇上有心偏袒甄嬛。
于是看向甄嬛,缓声问道:
“莞贵人,你再想想,那一夜你出去透气,可曾遇见旁人?
若有人能证明你未曾来过长春仙馆,尽管告诉朕。”
甄嬛心中苦涩,只能摇头。
她与果郡王相谈甚欢,若将此事道出,定会被误会私会外男。
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出口。
眼见甄嬛无法自证,华妃却在一旁不依不饶,场面陷入僵局。
皇上眉头紧锁,正感为难之际,忽闻小太监回道:“端妃娘娘求见”!
端妃这些日子虽身体稍有好转,却因协理六宫事务操劳不己,身子疲乏。
先前宫宴,她便称病未至,此刻却突然现身。
一进门,端妃便向皇上福身请罪:
“臣妾本因身体不适,不愿在宴会上扫了各位的兴致。
但听闻温宜公主生病,又涉及御膳房之事,臣妾身为协理六宫之人,理当担责,故而前来。”
言罢,她转头对华妃说道:“实则,方才晚宴上莞贵人出去透气时,正是与臣妾相遇交谈。”
又对皇上解释道:“都怪臣妾先前称病缺席。可在屋中待得实在烦闷,便想出来走走。
正巧碰上莞贵人出来透气,便闲聊了几句。
只是臣妾先前称病缺席,却又出来散步,恐有招惹非议之嫌。
便恳请莞贵人莫要透露此事,生怕惹皇上怪罪。”
端妃说罢,看向甄嬛。
甄嬛虽不解端妃为何相助,但聪慧如她,立刻接话:
“正是如此。臣妾深信皇上圣明,定会查明真相还给臣妾清白,且不愿失信于端妃娘娘,才未道出实情。”
端妃赞许点头:“莞贵人是个重信守诺的。”
皇上悬着的心终于放下,笑道:“朕就知道,莞贵人绝不会做此等事!”
华妃面色铁青,冷嘲道:“端妃娘娘给莞贵人解围,可真是如同及时雨一般呢!”
端妃淡淡瞥她一眼,从容回应:“华妃娘娘谬赞了。”
气得华妃猛地攥紧手帕,胸口剧烈起伏。
皇上不愿再纠缠此事,当即决断:“好了,此事就此作罢!”
又转头叮嘱太医江诚:“务必用心医治温宜公主,若有差池,唯你是问!”
随后对华妃道:“朕也乏了,今日便到这儿吧。”
说罢,便遣散众人,返回九州清宴。
而华妃望着皇上离去的背影,恨得咬紧牙关,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皇上返回九州清宴,刚在案前坐定,便有小太监禀报:
“端妃娘娘与曹贵人求见。”
皇上指尖轻叩桌面,沉声道:“宣。”
端妃与曹贵人入殿行礼毕,端妃上前一步,呈上一沓文书:
“皇上容禀,这是臣妾刚刚查到的证据。思量再三,还是得叫皇上知道。”
皇上翻开了证据,一目十行的看下去。
上面尽数都是华妃借着温宜公主争宠的事情。
华妃为让温宜公主夜间不哭闹,强行喂其安神汤,导致公主食欲不振、身体虚弱;
又故意命人夜不闭窗,使公主受风寒发热,好叫皇上时常过去;
甚至在马蹄羹中掺入木薯粉,自导自演下毒闹剧,只为借温宜之名构陷莞贵人……
随着上面的陈述,皇上脸色愈发阴沉,青筋在额角暴起。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acfii-6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