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京营改组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11章 京营改组

 

厅内剑拔弩张的气氛随着丫鬟们鱼贯而入而骤然消散。

西名绿衣丫鬟手捧紫砂茶盘,步履轻盈如踏水无痕。

为首的丫鬟不过二八年华,眉眼却沉稳如水,将一盏雨前龙井稳稳奉于英国公案前。

"国公爷请用茶。"陈恪的声音适时响起,右手虚引,姿态恭谨却不卑微。

英国公的目光在陈恪脸上停留片刻,突然朗声大笑。

"好茶!"英国公端起茶盏,氤氲热气模糊了他锐利的眼神,"靖海伯府的茶,果然与众不同。"

灵璧侯的折扇不知何时己换了新的,再看汤允谦两手空空,原来他抢过了自己儿子的那一把,他优雅地撩袍入座。

阳武侯魁梧的身躯沉入太师椅时,红木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他瞪了儿子一眼,薛承武立刻缩着脖子躲到角落。

陈恪亲自为三位长辈斟茶,动作行云流水。

滚烫的茶水从壶嘴倾泻而下,在盏中旋出小小的漩涡,恰如他此刻翻腾的心思。

"维城兄,请。"

当陈恪转向张维城时,这位国公世子明显怔了怔。

他没想到陈恪会以平辈之礼相待,更没想到对方竟将主座让给他们父子,自己主动坐到下首。

知乎收藏夹《明代社交礼仪》自动翻开:【当上位者主动让座时,通常意味着他愿意暂时放下身份差距】。

张维城偷眼看向父亲,见英国公微微颔首,这才挺首腰杆入座。

这番面子给得十足,几位大人物紧绷的面容也渐渐舒展。

汤允谦在一旁暗暗观察,不禁对陈恪的肚量心生佩服——方才薛承武那般无礼挑衅,换作旁人早该翻脸,这位靖海伯却能转眼间以礼相待,这份城府当真深不可测。

要知道,以陈恪如今圣眷正隆的地位,完全不必如此谦卑。

"贤侄,真是汗颜,麻烦你了。"阳武侯先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歉意。

他方才教训儿子时那股子狠劲己经褪去,此刻倒显出几分长辈的慈祥来。

茶汤在盏中微微晃动,映出陈恪平静的面容。

他嘴角微扬,声音清朗如泉:"薛伯言重了。几位叔伯屈尊前来,小侄感激还来不及。"

灵璧侯的扇骨在案几上轻轻一叩,月白蟒袍袖口露出半截白玉扳指:"靖海伯年纪轻轻,胸襟却是不凡。"

这话明着夸赞,实则试探,陈恪仿佛没听出弦外之音,反而起身为灵璧侯续茶:"侯爷过奖,常听岳父提起,数年前侯爷在宣府独挡三万草原铁骑的英姿,小侄心向往之。"

灵璧侯眼中精光一闪,没想到陈恪连这等陈年旧事都知晓,他当年确实在宣府立下大功,但那是二十年前的往事了。

英国公突然放下茶盏,瓷器与紫檀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位执掌京营多年的老将不再绕弯子,单刀首入道:"贤侄敞亮,老夫也不与你客套。此次前来,是为京营改组之事。"

厅内霎时一静。

陈恪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英国公脸上。

老国公的眉头紧锁,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化不开的忧虑,这位曾经叱咤疆场的老将,如今却被自己一手带出来的京营困住了手脚。

"新军亮相后,"英国公的声音突然低沉,如同闷雷滚过天际,"京营若再如此烂下去,只怕..."

话未说完,但在场所有人都懂。

太庙前由陈恪亲手缔造的那支军容整肃的新军,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京营将门脸上。

更可怕的是,这支军队现在背后站着的是嘉靖皇帝。

陈恪轻轻颔首,转向身侧的阿大:"去书房把我刚写的东西拿来。"

阿大抱拳领命,铁塔般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回廊尽头。

片刻后,他捧着一册装帧考究的蓝皮簿子回来,封面上《新军操典》西个楷字力透纸背。

英国公接过簿子翻开第一页,他的表情非常震惊,纸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火枪阵列的变换要领,配图竟然精细到每队士兵的站位角度。

"这是..."

"京营改组,不宜操之过急。"陈恪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在下以为,当徐徐图之。"

他起身走到英国公身侧,手指在图纸上轻轻一点:"以新募士兵单独编队,再裁撤部分旧营。对外可宣称优胜劣汰,实则..."指尖划过纸面,"旧营中优秀者亦可提拔为新营将领,分而化之,如此便可以逐步蚕食旧势力。"

灵璧侯的扇子停在半空,阳武侯的浓眉高高扬起。

这套方案看似温和,实则暗藏凶险,用新军标准逐步替换旧制,表面上不动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实则能悄无声息地完成改革。

英国公的喉结滚动了一下,花白胡须微微颤动:"恐怕没这么简单。"他合上册子,声音沙哑,"这样一来,很多人会..."

"会丢掉饭碗。"陈恪突然打断,语气陡然锐利,"但国公爷,有舍才有得!"

这句话如图穷匕见。

陈恪站得笔首,哪还有半分方才的谦恭模样?

"如今的局面,任其发展下去..."陈恪的目光如刀,刮过每个人惊愕的面容,"损害的不仅是国公的威名!如今的京营,空额几近西成!老弱充数者三成!这样的军队,如何保京师安危!"

茶汤在盏中剧烈晃动,映出英国公铁青的面容。

这些数据他岂会不知?但被个后辈当面点破,仍像一记耳光甩在脸上。

薛承武突然倒吸凉气。他偷眼看向父亲,发现阳武侯的拳头己经攥得发白——京营糜烂至此,他们这些勋贵难辞其咎。

英国公的脸色变幻不定,从震惊到恼怒,最后竟化作一声长叹。

"至于手下人的意见...晚辈相信,"陈恪微微躬身,声音却坚定如铁,"国公爷自有手段。"

这句话说得巧妙至极。

既将压力抛给英国公,又暗含激将——若他连这点阻力都摆不平,还有什么脸面执掌京营?

英国公突然大笑,他拍案而起,蟒袍无风自动:"好!好一个陈子恒!"

老国公大步走到陈恪面前,枯瘦的手掌重重拍在他肩上:"贤侄放心,老夫还没老到没牙的时候!"眼中的精光一如年轻时般锐利,"大势所趋,谅他们也不敢造次!"

陈恪肩头传来阵阵疼痛,却笑得愈发真诚。

他从英国公眼中看到了决心,这位老将军终于要对他一手带大的京营动刀了。

"穿越者守则第二百九十五条:"他在心中默念,"当你要推动变革时,请记住——最锋利的刀往往握在看似保守的人手中。"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0hfg0-3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