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思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8章 思路

 

翌日,也就是寒假第二天下午,王晓楠在日常午休的过程中,被手机铃声惊醒。

王晓楠自小是有些起床气的,只不过当她看到来电归属地后,却是忽的来了精神,坐首了身子。

“喂,王女士,您好,您的捐款我们这边己经收到了,十万华夏币,对我们帮助真的很大,我代表华坪女高向您表示诚挚谢意,另外,张校长还说要给您寄感谢信和锦旗,让我问问您的通讯地址和单位名称。”工作人员很是诚挚的说道。

要知道,华坪女高初建,虽然政府也拨了一千来万,但对于一个平地新建的学校来说这些钱很快就用的差不多了。

哪哪都需要用钱,张校长只能放下身段,不顾人冷眼,厚着脸皮到处求赞助。

那些企业家,往往是刁难人的多,捐款的人少,毕竟在他们看来,华坪女高长久不了,捐款得不到回报等于花钱打水漂。

普通老百姓,倒是有不少不求回报的善良人士,会捐献钱,可都是五块十块的,多的也就是一百两百的。

虽然吧,张校长说,善款不在于多少,都是人家的一片心意。

可是张校长毕竟是个理想主义者。

而现实层面是,这些普通老百姓捐的钱,对于华坪女高的日常开销来说,这些善款完全是杯水车薪。

原本昨天单听王晓楠的声音,以为她也和那些普通老百姓一样,是一个听说过华坪女高和张校长的普通小女孩,捐点钱以尽心意。

但现在,收到十万元的“巨额捐款”,对面的工作人员己经把王晓楠当作一位只是声音略显稚嫩企业家了。

王晓楠闻言,倒是有些心动,她名下的Ds码字如果有个华坪女高的锦旗,等以后华坪女高闻名全国,Ds码字也能博一个雪中送炭的好名声。

然而,片刻之后,王晓楠就打消了自己的这个念头。

捐款还有功利心的话,自己和那些企业家又有何区别。

于是,王晓楠笑道:“我哪有啥工作单位,我自己还是个高中生呢。我是偶然听说了张校长的大义,就想尽自己一些心意。女人不易,大山里的女孩更不易,女孩,总要帮助女孩,对吗?”

王晓楠也不觉得自己说了什么了不得的话,却是把听筒那边的工作人员感动的不要不要的,再说话的时候,声音都有些哽咽了。

“你捐那么多,你家里人知道吗?”显然,对方原先以为王晓楠是企业家,现在又以为王晓楠是个富二代。

“放心吧姐姐,这些钱都是我自己的钱,我自己写网络小说的稿费。”王晓楠说道。

是个少年作家?

对面的工作人员瞬间肃然起敬。

毕竟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这个时代的人对于作家这个职业总普遍有一种莫名的敬佩。

而这又同样是一个推崇“少年天才”的时代。

加上能一口气捐出十万稿费,这就是少年天才+作家+稿费很高+有善心的多重BUFF。

所以王晓楠这个自曝的身份,仿佛给自己镀了一层金身。

“那您连锦旗都不要,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感谢您了。”工作人员道。

王晓楠勾了勾唇,于是说道:“我其实呢,特别敬佩张校长,想以她和华坪女高为原型写一部作品,让更多人知道她,知道华坪女高。”

“这……你等等,我问问。”工作人员一时拿不准,对王晓楠道。

十多分钟后,工作人员重新拿起了听筒:“抱歉啊,女士,张校长的意思,她做的是所有党员都该做的事情,没什么好宣传的。但她还是很感谢您捐出的十万善款。”

王晓楠闻言,唇角微微上扬。

对于张校长会如此说,她早有所料。

“只是以张校长为原型呢?也不行吗?我觉得张校长这样想不对,她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做多么伟大的事情。你想啊,这样的事情让更多人看到,更多人学习张校长这种精神,是不是整个社会就更美好了?”王晓楠讲完大道理,又开始讲实际的:“而且你想啊,如果有人通过这个故事了解到华坪女高,会不会引来更多的善款。如果我从这个故事里获得的稿酬全部捐给华坪女高,是不是华坪女高的孩子们又有更好的条件去读书了?”

“这……那您不要稿酬不就白忙活了吗?”工作人员问。

王晓楠觉得,对于华坪女高的人,其实没啥好隐瞒的:“其实写这个故事可以看作是我的一个写作任务,写了,我高考有加分。稿酬什么的,我真的没那么在乎。”

“那好,我再问问。”工作人员了然,毕竟都是搞中学教育的,自然知道一些加分政策。

又过了十分钟,从对方那里,王晓楠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王晓楠笑了笑,该“得寸进尺”了:“既然是以张校长和华坪女高为原型,那我得写的真实才合格对吧,我能不能约张校长一个采访,让她讲讲她的事迹,创办女高的经历什么的?我就用电话采访就可以。”

“不行。”工作人员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然后怕是王晓楠误会,道:“不是说不给你采访,是张校长这个人吧,你让她讲自己的事情,她就害羞,就谦虚,到时候你听到的绝对比真实情况要简单许多。你如果真想知道这些,我给你讲就行。”

王晓楠心中一动,问道:“请问您是?”

“我姓王,说起来和你还是本家呢,我是张桂梅校长的多年好友,也是县电视台的记者,你放心,她的事情,我门清。”工作人员笑道。

王晓楠恍然,因为她上一世看过的电视剧版里,那个一首支持张校长的好友方记者,好像就是以这位王记者为原型写的。

“啊,王老师好!劳烦您了。”王晓楠连忙很是认真的道谢。

这一通电话,打了足有两个小时,王晓楠虽说大部分时间都在听,但她的手也没有闲着,而是在本子上画出了一幅幅思维导图,然后通过双眼将其“拍照”进deepseek中。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0hdih-10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