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北朔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0章 北朔

 

魏晔不是个拖沓的人,既打定了主意,第二日下了早朝先去陪皇后吃了个饭,晚间就宿在了韩婕妤那里。

韩婕妤靠在他怀中落泪:“皇上,没教导好二皇子是妾的不是,自从被您贬罚,妾日日忧心悔过,还以为……还以为您彻底厌了妾了……”

“好了,别哭了,身子才好些,以后可要好好调养着,争取给朕再添个皇子。”魏晔摸了摸她的肚子,“只是今年年成不济,先是皇后病重,又是邓御女的孩子没保住,朕心中不安,才和皇后商议了压一压这孩子的福气。你不要多心,等生下皇子,朕晋你为贵妃,只是先别往外说,你心里有数就好,免得冲了孩子的平安。”

韩婕妤一喜,抹着眼泪:“是,妾知道了。只要皇上心中惦记着我们母子便好,晋不晋位的妾不在意。”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大皇子和二皇子,才歇息了。

没两日,韩太傅撑着病体上朝主持赈灾事宜。

魏晔又忙得不进后宫,只隔三岔五去给太后请安。

山不就我,我就去就山。后宫里的人换着花样给魏晔送补品,连崔琇也随大流地叫人送了两回,至于魏晔吃不吃的,反正她的心意到了。

崔琇赶着暑气还没起来,去挑了一篮子荷花,准备送去给皇后赏玩,绕过疏影廊的时候遇到了挺着肚子的韩婕妤,身后跟着菊秋,手里提着一个食盒,后头还有好几个宫女内侍,看样子是要给魏晔送东西的。

见到崔琇,韩婕妤收了笑意,她可没忘记上回魏晔进后宫第一个去的是涵碧馆。

依着规矩,韩婕妤是要给崔琇行礼的,她刚扶着腰,崔琇就伸手虚扶:“婕妤身子重就不必多礼了。”

韩婕妤很满意她的识趣:“那就多谢昭充媛了,你没怀过不知道,如今确实弯不下腰,要是掉了什么东西都只能指挥人拿。”

崔琇瞧了一眼她的肚子:“那底下的人伺候着可要更当心些,若是行宫里的人不得用,只管告诉皇后娘娘将人换了,万事没有韩婕妤的肚子金贵。”

韩婕妤听到这句笑意淡了些:“昭充媛这是去给皇后娘娘送花?那我就不打扰了,皇上那边还等着我送东西呢。”

崔琇点点头,侧身让她先行,瞧着人转过弯看不见了,才接着往前走:“走吧,一会子天该热了。”

红钏呸了一声:“仗着肚子里有货,也太不知礼数了些。”

崔琇一扇子敲在她头上:“急什么?吩咐底下人,遇见这位能躲就躲,躲不开也别错了规矩。”

皇后住在椒风殿,院里的几株木兰枝叶郁郁葱葱,转角蕙兰幽幽,素花含露,廊下还有数十盆茉莉恍若撒玉。

容音笑着迎了过来:“娘娘早起还念叨着喜鹊绕枝,怕是有贵客要来,原来是昭充媛。”

“想着前几日送来的荷花该是不新鲜了,今日又去摘了几枝。”崔琇笑道。

皇后一身宽松的常服,正喝着果茶,瞧见崔琇就招手:“你这果茶的法子倒是妙,只是她们不往里头加冰,终究少了些滋味。”

“夏日里贪凉不好,娘娘要实在想喝凉快些的,放在井水里湃湃会好些。”

崔琇行完礼,拿起桌上的珊瑚柄小剪,从篮子里挑拣着花修整插瓶。

皇后摇摇头道:“人家都是往前头跑,偏你三天两头来我这儿。”

“娘娘只要不嫌妾多事就好。”

皇后望了望门外湛蓝的天:“迟早的事罢了,要不然韩太傅的身子怎么能好的那么快呢?”

说起这个,崔琇听到消息的时候也有些无语,这真的是装都不多装两天的,哪怕先交给心腹去做,自己再躺几天也好啊!还嫌弃打皇上的脸打得不够响亮吗?

崔琇笑了笑:“妾听闻见效太快的药多半药力凶猛,一旦反噬就轻易难转圜了。”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这其中的道理我不是不明白。”皇后叹道,“就如当初的姚家……我不是不能理解世家的危害,只是不能接受他牵连如此多人。”

崔琇看着陷入回忆的皇后,没有接话。

世家屹立己久,其下势力盘根错节,崔琇回老家的时候也常常被崔氏的奢靡震惊,崔氏还只是以书香清流闻名的呢!

魏晔想要大权在握,势必是要清缴的,只能说姚家刚好赶上了,圈地又是很敏感的一件事情,若是用刑不重,不能震慑他人,那到时候世家必将群起效仿,代价只是几个旁支的替死鬼罢了。

两人这么沉默了一会儿,殿内只有崔琇修剪花枝的声音。

杜康从外头匆匆进来,满头的汗也顾不得:“娘娘,北边起了战事。”

殿内的人齐齐一惊,皇后站了起来:“怎么回事?”

原来不止大兴闹了旱灾,北朔的草原上从五月开始就没下雨,如今牧草枯黄,牛羊死了一半,就南下抢东西来了。

这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祖父他们还在北地!不行,本宫这就去找皇上!”皇后都来不及梳妆,抬腿就往外走。

杜康躬身挡在她前头:“方才韩婕妤送东西的时候正赶上皇上发脾气,被好生训斥了一顿送回去了。此刻只怕是皇上正在议事,奴才以为娘娘不如稍等片刻。”

“娘娘此刻的着装不宜去龙渊殿,不如先换身衣裳也好。”崔琇轻声道。

皇后这才稍稍冷静了一下:“我明白了,你先回去吧!改日我再找你说话。”

崔琇福了福身,退下了。

出了椒风殿不远,崔琇扭头吩咐江顺:“你去淑妃、冯宝林和赵宝林那里跑一趟。”

龙渊殿里,魏晔皱着眉坐在上首,大臣们都在商议此事。

北朔虽然是个游牧民族,但个个骁勇善战,几十年前常常南下扰边,和平了这么久,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又打了过来。

大兴国富力强,倒也不惧,只是如今旱灾闹得人心惶惶,再打起仗来,只怕是民心更乱。国库里的银子,又是打仗又是赈灾的,也要算计着来,还得防备着刚安稳的西边又闹腾起来。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0gef0-8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