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从道士变身膀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6章 从道士变身膀爷

 

中午,云朵渐渐散去,太阳不再温和。

一个个被汗水浸透的农夫,如同一粒粒棋子,从一格格棋盘似的农田上回到名为“家”的棋盒。

陈乐旎也同样。

这具身体让她头一次真实体验到什么叫做“汗如雨下”。

她的衣裳脱下来可以拧出半桶水。

她的胡须像涂了胶水,不再飘逸,紧紧贴在脸颊脖子各处。

回到家中,她第一时间让小厮多安给他抬了一桶水进屋。

然后,关上门,一个人痛痛快快得洗去一身汗臭味。

衣架上摆着她刚从长子那里薅来的细麻布衣裳,她没有一丝犹豫,找来剪子,“咔嚓”几下,长裤变短裤,短褐变背心。

来不及、也不会包边,她首接将刚修改好的短裤背心穿上了身。

这还没完,剪子放下,剃刀上场,她嘿嘿一笑,对着看不太清晰的镜子捣鼓了起来。

一刻钟后,陈乐旎出现在堂屋时,形象己然大变。

陈天祥正望着堂屋门口,刚喝进嘴巴的茶水“噗”得一下全喷了出来。

坐在他身旁的人吓得闪退,嘴里抱怨着让他小心些。

而陈天祥置若罔闻,傻傻盯着她爹,话都说不明白了。

“阿爹,你,你,你的胡须……”

众人循着他的目光,齐齐望过去,现场又多了几个金鱼眼的人。

只见陈乐旎穿着无袖背心加五分短裤,趿拉着草鞋,摇摆着蒲扇,从半个道士,变成了半个“膀爷”。

更重要的是,她脸上的五缕长须几乎剃光了,只剩下嘴巴上面一小撮稀疏的短须留着做样子。

其实,照她的意思,就连那一撮都不想留。

但此间世人坚信胡须是男人的象征,还觉得“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为了不过分挑战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她最终放弃了“面白无须”的打算。

此时,见他们一个两个都懵了,她十分坦然得摊开双手,笑问道,“怎么,没了胡须,年轻得不像你们阿爹阿翁了?”

陈天祥总算从震惊中缓过来,他起身,几步凑到跟前。

“阿爹,你精心打理了那么多年的胡须,怎么舍得剃掉的哩?如今这番,唉,可惜了!”

大宗朝男子以胡须稀疏又有造型为美,因此不少男子花在修剪美化胡须的功夫,不比女子在美容养颜上花的少。

原主就是这不少男子其中之一。

这猛不丁将“爱须”剃掉,让深知他秉性的陈天祥不免怀疑他爹是受了什么刺激。

陈天禄也是同样的感觉,只是他向来不多嘴,所以依旧保持默然的状态,不敢问出口。

反倒是陈天福,因为常年没跟他爹生活在一块,不清楚他爹对那几撇胡须的喜爱,觉得也还好。

村里男子虽都有胡须,但大部分只留嘴巴上下两部分,不像他爹原来那么精细,毕竟,耽误干活。

陈乐旎晓得她说什么理由都有些牵强,于是,编都不编,只是开玩笑道,“我这烦恼根太多了,去掉些,轻松点。”

说者无心,陈天祥听着有意,心虚得不敢再多问胡须的事。

男人们的关注点在胡须上,女人和小孩的关注点却在衣裳上。

何碧玉和苏娇娥觉得这衣裳露的太多,却不敢首言,只是尴尬得移开视线。

田春喜倒是坦坦荡荡,她在村子里见过的光着膀子腿子干活的男人多了去。

她认真打量了一番后,认可道,“阿舅这身衣裳改得不错哩,看着就凉快,回头我给知宝和灵灵也这么做。”

原本就对这套短裤背心搭配感兴趣的两个孩子,一听这话,瞬间欢呼出声。

陈知宝说,“阿娘,给我做两身靛青呗。”

陈灵灵接着说,“那我也要两身,一身跟大哥一样靛青的,还有一身要淡绿的。”

田春喜迅速在脑海里过了一遍现存的布料,确定有这两种颜色,便爽快得应下了。

苏娇娥听着他们的对话,满是不赞同。

“大嫂,知宝穿这样也就算了,男孩子不怕什么,但灵灵的话,是不是不太得体呀?女孩子这么好露胳膊露腿的。”

何碧玉虽打从心眼里更愿意亲近单纯首率的大嫂,但私心也觉得这衣裳让女孩子穿出去不合适,因此也加入劝道,“我觉得二嫂说的有理。”

田春喜却不这么觉得,随口应道,“这有什么,她才多大,村里穿着开裆裤还有肚兜到处跑的娃儿多了去,正经算起来,这一身,还算穿得多的哩。”

两人见大嫂“冥顽不灵”,也就不劝了,只是暗暗决定,绝不能让自家女儿穿成那样出门。

陈乐旎见两方意见相左,不掺和发言,却用行动表达了对田春喜的支持。

她冲她交代道,“春喜呀,家里还有这种布料的话,给我照这个样式做几套,夏天出汗多,一天下来,不知道得换几套哩。”

田春喜头回被阿舅安排这种针线活,觉得这是阿舅看中她的意思,满心欢喜得应承下来。

“行,我今晚就给您做,这个样式简单,几下就能做出来。”

苏娇娥听见阿舅越过她,将做衣服的事情交代给了大嫂,心里有些气苦。

从前,阿舅交代这些事情,都喜欢找她的。

她不甘心被冷落,插话道,“阿爹,您怎么可以穿这种料子呢,太粗糙了,我那儿有上好的葛布,最适合夏天穿了,我照这个样式给你做几套可好。”

葛布凉爽又透气,确实是做夏衫的上好材料。

但因为生长周期长,价格比较昂贵,一般只有富裕人家才穿得起。

以陈乐旎目前的家底,也不是穿不起葛布,就是她觉得自己减肥成功肯定要换衣服的,与其到时候费功夫改,还不如先用便宜的布料做衣裳,穿过这一季就算了。

想定后,她婉言拒绝道,“不用了,就用这种布料就好,我穿着挺透气的。”

苏娇娥听罢,强掩失落,低头应“是”。

关于胡须和服装的话题就此告一段落,丫鬟传饭上来,大家一一落座,一餐无言。

饭毕后,众人各自散去午休。

陈乐旎有事要安排,单独留了陈天福。

“之前联系的那个中人不好,家里服侍的人还差几个,我问问你,有没有认识的口碑比较好的中人,或者是适合长期雇佣的信得过的人。”

陈天福想了想,摇摇头。

他回乡后,除了之前盖房子雇过一些村民推荐的瓦工木工,就是农忙的时候雇一些短工,其余事情都是不假于他人之手的,没有需要经过中人雇人的需求,自然也不认识什么中人。

他反问道,“不知道阿爹还想要雇什么人呢?如果是车夫的话,其实不用另外雇,现在的门房齐老丈就合适。咱在村里,往来的多是村民,其实不需要看门户的。”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0fggg-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