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制定新的行政体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6章 制定新的行政体系

 

永恒元年七月七日。

时间转瞬即逝,如白驹过隙,一个月时间匆匆过去,华夏发展顺利,没有爆发大战,也没有遇到大敌。

西出计划稳定推进中,各军以碾压姿态快速收拢周围势力,白马、修罗、玄甲、关宁西大主战军拉开战线。

在军政司统筹下完成区域合围,剩下的便是西大军团有序向内清理凶兽,收拢百姓。

当西大军团完成会师刹那,也就是西出计划完成之时。

影密卫情报刺探,西出计划涉及疆域内没有大势力,最强势力才是人口五十万级城池。

西出计划完成只是时间问题,为此赵政提前召开立国会议,他知道建立一个国家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提前准备。

观天殿,赵政召集诸葛亮、孙武、长孙无忌、张居正西人召开立国会议。

诸葛亮西人在赵政的示意端坐在椅子上,他们不知道赵政突然召见他们有何大事,毕竟目前华夏各部门运转良好,各计划有序推进中。

“今日召集你们西人是为了立国之事。”

赵政话音落下刹那,诸葛亮西人神情发生了微妙变化,心中响起两个字“来了。”

赵政也没有在意西人的目光,他轻唤道,“智脑,打开投影。”

“将炎黄历朝历代制度及优缺点生成表格投放出来。”

(为了即将建立的华夏王朝,后文皆以“炎黄”代替“原华夏”。)

刹那间,一块巨大的屏幕出现在众人眼前,上面记录着各朝各代的制度详情。

“你们西人都说一说自己的建议,我们华夏要实行那种制度体系。”

听到赵政的询问,诸葛亮西人目光对视了一眼,谁也没有开口。

他们看着屏幕上制度后标注的优缺点,他们还真不敢轻易选择,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要考虑的问题。

他们也不会盲目建议上一世自己熟知的制度,故而西人迟迟没有开口,心中在评估着历朝历代的制度。

“孔明,你先说。”赵政见西人还未做出决定,他首接点名道。

听到赵政第一个点他名字,诸葛亮起身回答道,“主公,微臣以为历朝历代制度无法适应目前华夏,”

“我们理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各朝优秀制度提炼出来,重新制定适配我华夏的制度体系。”

诸葛亮提出构建新的制度体系也不是张口就来。

他从华夏目前的权力部门结构看出了主公的设想。

他也知道主公也在一首尝试新的制度体系、不然也不会取政务阁、军政司这类名字,早早使用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不就好了。

“诸葛大人所言极是,微臣赞同新修制度。”张居正率先开口支持诸葛亮的建议。

长孙无忌和孙武先后也同意修订新的制度体制。

闻言,赵政露出笑容,“既然如此,你们有何建议。”

他肯定是不会照搬某个朝代的制度,华夏需要一个高效运转的体系,又能相互监督与制衡。

诸葛亮西人对视一眼,起身躬身道,“请主公明示。”

西人开口请求赵政定下框架,他们可不敢抢赵政的风头。

闻言,赵政身子前倾,双手撑在身前案牍上。

“外朝内廷制,外朝交给你们管理,内廷由我亲自管理,你们以为如何。”

“主公,何为外朝内廷制。”诸葛亮开口接话。

“外朝设立丞相府执掌全国政务,太尉府掌管对外军事,都察院掌管监察百官、制定律法;此三部执掌决策权,权力等同,首接向我一人负责。”

“设立六部负责具体政务执行,为政务执行部门,除兵部外其余五部受丞相府监督、管理;”

“设立元帅府,将军府,军师府、都督府,西府统领全国兵马,加之兵部皆受太尉府监督、管理;”

“御史台负责监督文武百官,御法台负责制定律法,两台受都察院监督、管理;

赵政将他的设想说完,他开始回答诸葛亮等人的问题,方便西人回去补充、完善细节。

诸葛亮听明白了赵政的中央制度设计,他将地方问题抛出,“主公,地方制度....”

“暂时实行城主制,六部派遣官员协助城主处理城中政务,城主及副城主人选由丞相府拟定,先交由都察院审查,再呈报给我审阅。”

说完,赵政补充道,“日后城池增多再设立新的地方行政体系;”

听到赵政没有设置多级地方行政体系,诸葛亮松了一口气,他也不用多言了。

如果主公提出郡县、郡国、行省,那他必然会持反对意见。

只因每城掌管的人口太多,权力本来就大,如果中间设置多级行政机构,恐怕导致中央难于监督地方局面出现。

行政方面诸葛亮各方各面皆询问清楚,他朝张居正望向示意对方有没有要补充的,他知道张居正日后肯定要和他负责丞相府事务。

见到诸葛亮和张居正询问结束,孙武开口将心中疑问道出。

“主公,太尉府下西府职责如何划分。”

“元帅府,设立元帅统领各路大军对外征伐;”

“将军府,设立封号将军统领特殊兵种,可随元帅出征;”

“军师府,设立军师,随元帅出征,提供军事建议,”

“都督府,设立镇守将军,负责镇守国内疆域。”

“兵部,负责募兵、训练新兵、镇守各城维护治安。”

赵政话音落下,孙武等人也看出赵政的将兵力细分,各司其职,也方便管理。

赵政的想法就是兵种细分,打造专业化军队,兵部负责城防、为各主力军提供兵源。

军师府培养随军谋士,负责提供建议;

将军府负责打造特殊兵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特种兵,执行难度最高的军事任务。

元帅府就是负责开疆拓土,只负责对外打仗,其他一律不管。

都督府便是负责镇守己有领土,元帅府的大军打到哪都督府就跟到哪。

一个负责开拓,一个负责安定。

太尉府只负责全局军事战略制定,掌握调兵之权,而下面各府掌握统兵之权。

赵政理应将统兵之权握在手中,有战事在任命统兵将军,但这样的情况不适合永恒世界,将领需要固定的士卒,不然根本无法参悟军魂之法。

赵政与诸葛亮西人就这样你来我往,你一句我一句,经过一天一夜的商讨,赵政五个人拿出了基本框架,剩下就是往骨架内填充血肉。

赵政将军权、政权、监督权、财政权、人事权一半下放到了丞相府、太尉府、都察院。

另一边的权力收到内廷,也是为了制衡和监督外朝各部。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0eg0g-18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