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阁主突破白府封锁来到墙外,影子己经在墙外接应
“阁主,阁内己经准备好了药浴,给您疗伤,阁主的昨夜之身入府实在危险,昨夜属下己经吩咐暗卫在墙外等候就等阁主一声令下”
“现在不是时机让它知道全部的千机阁”
“影子你派人出去查一下白家主母柳氏的过往,我己经拿白璃想要的东西了,但是我定要查出柳氏的来路,让白璃拿到的时候才可以真的为她所用。”
“是,芸娘来报信,柳氏身边的翡翠此人不简单,她曾师从药王谷,此人是在柳氏出阁前就做贴身婢女,看来柳氏此人必不简单。”
"让影一、影七去暗查柳州柳氏的待嫁年岁。"他忽然开口,声音混着檐角滴落的露水般冷冽,"芸娘,你带朱砂去翻十年前黔中道的马匪卷宗,尤其注意正德十一年秋日那桩猎户报官的山中毒瘴案。"
三日后的卯初,芸娘带着半幅残破的婚书叩开了阁主书房。"正德十年冬至,柳氏原与黔中副将之子有婚约,却在开春后突然称病不出。"她指尖划过泛黄的婚书边缘,那里有被人刻意撕去的族徽印记,"首到正德十一年秋,白家商队在鬼哭峡遇马匪,柳氏被救时身着青衫,怀中却抱着半幅南宫家的星象图。"
夜阁主指尖划过案头铺开的白府旧档,在"白主母每月十五召见柳氏"的记载上顿住。那些被墨迹晕染的诗会记录里,柳氏总爱用"星河"作喻,可白家主母最厌恶的便是南宫家祖传的星象学说。更蹊跷的是,正德十二年惊蛰后,长安城突然流传出白主母与南宫家二公子也就是现在的南宫家主南宫翼私会的谣言,而所有证词都指向柳氏某次诗会后的"无意泄露"。
"去查正德十二年春,柳氏身边的贴身侍女。"夜阁主忽然按住芸娘欲收卷宗的手,目光落在婚书残缺处的火漆印上,那残留的纹路竟与白家主母陪嫁的妆匣暗纹分毫不差,"当年马匪劫的是白家给皇宫的贡品,却单单留下柳氏的马车——他们劫的不是财,是要灭口。"
案头烛火突然爆起灯花,夜阁主望着墙上悬挂的白家宗族图,白行简与发妻的朱砂婚线旁,柳氏的墨线竟在正德十二年突兀地接上。他忽然冷笑一声,指尖划过白主母忌日的朱砂圈——那日子,正是柳氏带着"私通证据"闯入白府的次日。
"原来不是见色起意,是早有筹谋。"夜阁主忽然将婚书按在宗谱之上,残缺的族徽印记恰好补上白家旁支的空缺,"柳氏根本不是被救者,她是马匪劫案的饵,是让白行简不得不娶的局。而所谓的私通谣言...不过是为了让白主母不得不死的刀。"
芸娘看着阁主眼中翻涌的冷意,忽然明白为何白璃总说自己母亲"死得蹊跷"。那些藏在诗会里的星象图,那些被刻意泄露的"秘闻",还有那支本该致命却留她一命的"百日红"——柳氏用了十年,从白行简的救命恩人,一步步变成了白家主母的掘墓人。
更漏声在远处响起,夜阁主忽然提笔在宗谱空白处画下三道墨痕:正德十一年秋,马匪劫案;正德十二年春,谣言初起;正德十二年夏,主母薨逝。三笔如刀,将柳氏的温柔面具剜出裂痕。
"告诉影卫,重点查正德十一年前柳氏与南宫家的往来。"他忽然吹灭烛火,任月光漫过满桌卷宗,"白主母死前三个月,曾托人给娘家送过一封血书,可惜被柳氏截下了——但血书里画的星象,正是南宫家失传的'荧惑守心',那是只有族中圣女才能看懂的求救信号。"
窗外,影七的暗号在梨树枝头闪过。芸娘知道,下一个天亮,千机阁的暗线就会沿着柳氏的嫁妆路线,扯开那段被血色浸透的诗酒年华。而藏在"百日红"毒雾后的真相,终将随着春末的最后一场雨,淋透白家那座看似风光的贞节牌坊。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0deih-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