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泛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9章 泛舟

 

姜乐云看了一下手机上的天气39度,看着这度数她的心里都开始埋怨这贼老天了。

一点眼力见都没有,她觉得她现在热都能像条狗了,看着天气也不早了,要不然去泛舟也能凉快凉快,到了晚上还可以夜游古城,看一看夜景。

乘一叶扁舟,顺流而下,两岸风光如画卷般缓缓展开。

这样的画面想一想就觉得很美,说干就干,首接就去泛舟。

江水悠悠,波光粼粼,偶尔有几只水鸟掠过水面,留下一串串涟漪,打破了水面的宁静。

姜乐云租了艘木船,随着微风轻拂,缓缓划入江中。

船夫轻摇木桨,动作娴熟而富有韵律,仿佛在与沱江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

随着小船的缓缓前行,古城的景致也在不断变换,从热闹的码头到静谧的河湾,每一处都让人沉醉。

几人坐在船头,任微风拂面,看云卷云舒,心中所有的烦恼似乎都能随风而去

“游玩就应该这样嘛,它不仅能够让我们紧绷的心情得以彻底放松,更是一种对心灵与身体的深度洗涤。”

嬴政一行人同样是一身轻松惬意,他们悠然自得地坐在船舱之中,看着两岸的青山倒映在水中,与江面交相辉映。

“朕己经很久都没有这么的轻松过了。”嬴政想起自他登基以后,却并未如世人所想象的那样,享受到无尽的荣耀与安逸,反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自从来到了后世之后,是他为数不多的轻松。

陶渊明想起了以前的官场,他并不是不想当官,而是因为朝堂的黑暗,让他对仕途产生了深深的厌倦,他并不想做一个田园诗人,可惜了……

看着江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穿梭,偶尔跃出水面,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又迅速潜入水中,留下一圈圈涟漪。

自从来到这之后,这也算是他好久没有过的清静了。

这里简首就是他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其实,后世也并非你们所想象的那般尽善尽美,它自有其复杂多面之处,只不过人们往往更容易聚焦于那些璀璨夺目的瞬间,而忽略了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姜乐云说道。

很快她就转移了话题“我倒是想起了一个关于五柳先生的事情。”

“哦,说来听听。”陶渊明倒是挺感兴趣的,他倒是想听听是一个关于他什么的事情。

“我们很多人都读过您写的《桃花源记》,只不过有些人觉得《桃花源记》有两个版本。”

“我就是随便说来听听的,可没有别的意思啊。”

“没事,姜姑娘你说,朕倒是挺感兴趣,听听你口中的另一个版本的《桃花源记》。”朱瞻基可是读过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的,可是却没有什么不同的内容啊。

“我以前刷到一个视频,网上说这个《桃花源记》是一个诡故事。”

“诡故事?”李世民也是读过桃花源记的,觉得五柳先生写的这首诗文词有的很优美,他怎么没有看出这是一个鬼故事,真不知道这后世的人是怎么想出来的?

“故事的开头从一个渔人迷路开始“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平日里以海为家,出海捕鱼乃是家常便饭,可是他却迷路了。”

“这能说明什么?应该只能说是巧合吧。”朱瞻基倒是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有的时候可能迷路了呢。

“别急,接下来才是重中之重,“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在桃木可是被视为辟邪驱鬼的神奇之物,就比如桃木剑,这桃花林多半是用来镇邪。”

“是不是你们想太多了?”朱瞻基不信邪的说道。

“渔夫在狭窄的通道中勉强通过,但随后景象却豁然开朗,这种描写有没有觉得很熟悉?没错,就是墓葬的通道,在一开始的时候那般狭窄,后来又忽然开阔了,洞口特征呈现前窄后宽结构,这与秦汉墓葬形制高度吻合。”

听到姜乐云这么一说,其他几人感觉背脊发凉。

难道真的如她所说,这真的是一个诡故事?

那我们看了那么多年的桃花源记算什么?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与你们古人村落的错落交叉景象大相径庭。然而,人们对坟墓的布局却颇为讲究,大多整齐排列。”

“在衣着方面,历经秦汉魏晋的沧桑变迁,衣服款式己经演变,而他们身上所穿的衣服,之所以会和外面的人穿的一样,那就只能说明那是后人在为祖先烧去的纸钱和寿衣。”

“在吃食方面,“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的每一家都享受到了丰盛的大鱼大肉,还有酒喝,这应该就是后人供奉的祭品。”

嘶~。

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读过桃花源记的或者是没有读过的人都觉得脚底发寒。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00hif-9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