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一位嘉宾——李清照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6章 第一位嘉宾——李清照

 

秦朝。

秦始皇嬴政坐在轮椅上,听着下属们汇报。

“由于陛下带来的良种,百姓们己经将其种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有很多的粮食了。”

祖龙听到之后心情大悦“不错。”

看着正在欣欣向荣的秦朝,祖龙感觉有一点点的欣慰。

多亏了云云才让秦朝的发展越来越好。

突然间有下人走到了祖龙的身旁“陛下,天幕开启了。”

“哦,是吗,众爱卿也陪寡人去看看今天都有哪些人能够去到后世。”

随即众官员都陪着嬴政走到了宫外看天幕。

一时间整个朝代的人都走了,出来看着天幕。

赵匡胤:这次应该轮到朕了吧?朕还一次都没有去过后世。希望天幕能够听到他的心愿,让他能够去到后世一次。

朱元璋:儿子都去过了,他这个作为老子的应该能去了吧。

小朱棣:父皇,我也没有去过。

朱元璋:你闭嘴。

【今天又到了选择三位幸运嘉宾的时候了,不知道今天的幸运观众都有谁?让我们看看接下来的第一位观众。】

随即姜乐云看一眼系统,系统版面立马跳了出来。

【好啦,现在看看我们的第一位嘉宾来自宋朝,她就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看着天幕的名字,认识的和不认识的都惊了,看这个名字应该是个女的,这还是第一次看到系统选择了一个女性。

赵匡胤盯着天幕,竟然没有他的名字,不过一想到这个李清照是宋朝的,也不是不可以了,虽然不知道这个李清照是哪个时期的,只要是他大宋的人就行了。

不过怎么没有他们大宋的皇帝?

怎么都是其他人?

他大宋的皇帝究竟都是干什么吃的?

但是现在还不是生气的时候,还是先听听天幕吧。

李格非:?

这是我女儿?干的不错,实在是给他长脸。

李格非实在是想不到啊,想不到这是天幕这次竟然选择的人是他的女儿,虽然选择的不是他。但是他还是依然为他的女儿感到非常的开心。

李格非摸了摸胡子,不错,不知天幕怎么夸他的女儿,但是可以多夸点,正好他也可以长长脸。

【想不到啊,系统这次选择的是美女姐姐李清照。】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说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吧。】

【李清照,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她生于书香时下,父亲李格非是晋世出身,母亲王氏是宋朝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家庭文化底蕴的耳濡目染为李清照奠定了良好的文学基础。】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所以才华过人,“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的大力称赞。】

【李清照还曾批评苏轼的词“句读不葺、不协音律”,认为苏轼的作品缺乏韵律之美,难以入耳。她还对欧阳修的词同样持批评态度,认为其作品“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指出欧阳修的作品在音律上不和谐,缺乏美感。?像刘咏、晏殊她都批判过。】

苏轼:???

欧阳修:???

刘咏、晏殊:???

我们就这样一笔盖过了,都不说一下吗?至少告诉一下我们她是怎么评判他们的呀?

【16岁时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大家听一听她写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听起来就朗朗上口,而且还特别的好记,这就是李清照的个人特色。】

【宋代胡仔点评《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十: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小词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此语甚新。

明代沈际飞点评《草堂诗馀正集》卷一:“知否”二字,叠得可味。“绿肥红瘦”创获自妇人,大奇。

清代王士禛点评《花草蒙拾》:前辈谓史梅溪之句法,吴梦窗之字面,固是确论,尤须雕组而不失天然。如“绿肥红瘦”、“宠柳娇花”,人工天巧,可称绝唱。若“柳腴花瘦”,“蝶凄蜂惨”,即工,亦“巧匠斫山骨”矣。】

【16岁她就能做出如此佳句,再看看16岁的我,当然了,我反正我是做不出来的,然而16岁对于她来说,这只不过只是开始,李清照的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

李格非:不错,不错,真不愧是他的女儿。

陶渊明:后辈还真是能人辈出啊,不错不错。

【李清照17岁,得识张耒,作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这组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诗中斥责明皇误国,招致离乱,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关注和忧虑,令世人刮目。

明·陈宏绪点评:李易安诗余,除炙千秋,当在《金奎》、《兰畹》之上。古文如《金石录后序自是大家举止,绝不作闺阁妮妮语。《打马图序》亦复磊落不凡。独其诗歌无传。仅见《和张文潜语溪中兴碑》二篇……二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己知为驼峰、麟脯矣。(《寒夜录》卷下)

清·王士禛点评:宋闺秀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吾郡人,词家大宗。其集名《漱玉》,而诗不概见。兄西樵昔撰《然脂集》,采最博,止得其诗二句云“少陵世是可怜人,更待明年试春草。”此外了不可得。陈士业《寒夜录》乃载其《和张文潜浯溪碑》歌诗二篇,未言出于何书。予撰《浯溪考》》,因录入之。……二诗未为佳作,然出妇人手亦不易,知易安之逸篇乎?故著之。(《香祖笔记》卷五))】

安史之乱?

李世民警惕了起来。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00hif-5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