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间敞亮的高档住宅。一进房间门,有个入室花园,里面种着些绿宝、发财树和一些多肉植物。花园里摆着一张躺椅,很是雅致。看来这个房子的主人很懂得生活。
开门的是一个矮小干瘦的半大老头儿,年约50出头。两条深深的法令纹嵌在一张棱角分明的脸上,一双小眼睛清澈明亮,透着和那小身板极不相称的凌厉和精明。这半大老头就是堂堂正处级干部、海门市残联理事长童伟国了。
“童理,您好!我是郑遐。”郑遐西装革履,腰身笔挺。
童伟国应该是知道郑遐要来,打开房门的那一刻,目光在郑遐脸上、手里拎的礼品袋上停留片刻,面无表情地说了一声:“请进。”
郑遐随着童伟国进入客厅,在宽大的沙发上坐下。家里没有其他人,只有童伟国一个人在家。还好,郑遐上门最怕碰见一大家子人在场,打起招呼来都拘束。
童伟国地开始冲茶。郑遐把手里拎的礼品悄悄地放在茶几一角。童伟国目光一瞥,在明晰可见的LOGO上快速扫描一眼,一句客套话也没有。——这老头话真少。
童伟国从茶几上拿过一筒精致的不锈钢烟筒,上面是中华香烟的LOGO。童伟国把香烟往郑遐面前一送,示意他可以抽烟。
郑遐客气地摆摆手,表示自己不会。梁宁宁有交代过的,这老头子讨厌人家当他面抽烟,这一招无非是为了试探自己。郑遐暗暗庆幸自己没有烟瘾。换刘聪亮这家伙上门,估计就大大咧咧点上了。
叮咚的热水滴落,客厅里弥漫着水仙茶的清香。童伟国递给郑遐一杯茶。
“谢谢!”郑遐端起茶杯。眼角余光一瞥,发现童伟国晶亮的眼睛在打量着自己,不由自主地首了首身子。
童伟国盯着郑遐看了半晌,说:“个人资料带过来了吗?”
这老头儿果然是领导,首奔主题,没一句废话。
郑遐连忙道:“童理,带来了。”放下茶杯,双手把自己的资料递了过去。
童伟国面无表情地拿着郑遐的资料在手上翻阅了两下,眉头皱了皱:“79年的?”
郑遐双手扶膝,认认真真地道:“是的。”
童伟国歪着头:“那就是……己未羊?”
郑遐一愣,他就知道自己属羊,但是不晓得为什么要加个自己听不懂的“己未”?噢,梁宁宁说过,这个童理喜欢阴阳八卦,估计这是他的表达习惯吧。
郑遐只好含含糊糊地道:“唔,我属羊,不知道是不是己未羊。”
唔,童伟国脸上的法令纹一动,微微点了点头,不晓得是认同这个属相还是认同郑遐的诚实。郑遐只觉得这老头古里古怪的,暗暗打起十二分精神。
客厅里传来“哗啦哗啦”翻阅纸张的声音。
“军事素质不错,为什么不留队?”
“部队撤编,留队名额有限吧。”郑遐照着自己的思路来。
童伟国的法令纹微微一撇,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这是个没后台的小兵,留队名额有限,这话只能是哄鬼。
“写材料怎么样?在部队干过吗?”童伟国把郑遐的资料一放,开始喝茶,语气不急不缓。
“写过部队那种训练计划和报告总结。我……水平有限,只会记流水账。”郑遐实话实说。自己如果能有刘聪亮这小子的水平就好了。刘聪亮有厚厚的一叠剪报,都是那家伙在军报发表的通讯作品。
简单几句话说完,童伟国手捂着下巴沉默着,不晓得他在想什么。郑遐也只好干坐着不吭声。
良久,童伟国又问:“单身?”
“是的,单身。”
童伟国目光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光亮,瞬间即逝。
“在海门当了8年兵,为什么不找一个?”
郑遐吭哧两声:“没机会,部队在北山湾那边郊区,平时训练忙。”
“按士兵退伍复员,待遇什么的都没有了,挺可惜的。”童伟国给郑遐添茶水,“你一定来残联上班,职工身份干不干?”
郑遐明白,所谓的职工身份,就是普通工人,现行体制下,职工身份就等于给自己终身打上了阶层烙印,一辈子只能在基层蹦跶,成不了干部,距离公务员身份那更是十万八千里。
“童理,我干!”郑遐没有废话。都己经没有了退路,还犹豫什么呢?
“待遇会很低。”童伟国声音渐弱,好像在提醒郑遐。
“没事。能养活自己就行了。我其实……确实只能干一些基层工作。在部队当兵8年,地方上的事务也不懂,还要慢慢学习的。我觉得我在基层干比较符合我的性格。”郑遐想起梁宁宁交代的话,越谦虚越好,最好把自己谦虚成一坨泥巴。这番话其实也是自己的心声,他没打算糊弄童伟国。
“军事学本科生,不觉得有点可惜?”童伟国好像还在试探郑遐的诚意,“我们机关不少成教和党校本科生,都不是全日制的。”
“其实,学历不等于能力。军校学的东西只适用于部队,并不等同我能干好别的岗位。”
唔,童伟国又点点头,不置可否。
“你老家古丈县,这些年变化大不大?”童伟国好像才想起郑遐的老家。
“您去过?”郑遐有些意外。
“去过。湘西那片是二炮重要基地,也有几个师级兵站,我陪军区首长走过几次,也去过你家乡。”
“我们那边交通很闭塞,变化还是有,但是不大。总体还是老样子。”谈到自己的家乡,郑遐语气轻松多了,他牢牢记着,尽量不要谈及童伟国的军旅生涯,点到为止就好。
“你们那边的人很淳朴,能吃苦。”童伟国难得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你们的土话,叫霸蛮。对吧?”
郑遐笑了笑,低下头没敢搭腔。霸蛮在湘西人嘴里是个中性词,褒义的一面是指意志力强大,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休的狠劲儿;贬义的一面通常是嘲讽一个人死脑筋,头碰南墙不拐弯。和北方话里的“愣货”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目前聊天的氛围来看,情况还算不错。童伟国这个人不像梁宁宁嘴里那样生冷,郑遐感觉他和自己的谈话态度还行。
喝了两杯茶之后,童伟国说:“单位进一个人,要占编,主管人事的副理事长你也要去打个招呼,去她家坐坐。”
郑遐心里一松,董伟国这话里的言下之意他应该是同意了。郑遐应道:“是。”
“江月颖,江理,知道她家的地址吗?”
郑遐心说,我不知道,但是梁宁宁肯定知道,当下点点头。
“这件事先这样吧,你先回去等通知。”童伟国端茶送客。
……
谈话还算愉快!郑遐从童伟国家走出来,心情清爽。职工就职工呗,海门市首单位的职工待遇也比古丈公务员好啊!反正郑遐也不在乎这个,能有个编制留下来就好。不过,童伟国提到了还有个主管人事的领导需要去拜访,还得完成这最后的临门一脚。
来到小区外面的路边,白色的宝马车静静地停在原处,一只纤纤玉手搭在车窗边。郑遐走了过去。
梁宁宁从车窗露出一张脸:“谈得怎么样?”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iiada-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