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选择去留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8章 选择去留

 

梁宁宁打开房门,刘聪亮和周铭站在门口。她脸上那抹恰到好处的笑意,如同精心调试过的灯光,柔和而无懈可击。

“哟,来了。”她的声音带着一贯的温润,目光却在两人身后那片空无一人处极快地扫过。没有那个挺拔的身影。一丝极淡的、冰棱般的东西在她眼底深处凝结,又瞬间被眼底的笑意融化,仿佛从未存在过。“快请进来。”她侧身让开,姿态从容。

刘聪亮和周铭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硬着头皮往里走。“又来叨扰宁宁姐,给您添麻烦了。”刘聪亮嘴上客气着。

“聪亮,你这话就见外了。”梁宁宁引着他们在舒适的沙发落座,动作流畅自然,“朋友之间,哪有什么麻烦。”

“晓雅和家美马上就到,你们先坐坐。”

梁宁宁转身走向岛台,熟练地摆弄起咖啡器具,背对着他们。客厅里响起叮咚叮咚倒水的声音。

“宁宁姐,又有幸品尝您的法式咖啡了。”周铭刻意调整聊天氛围。

“呵呵。是呀,昨天才到货。咖啡粉正新鲜呢。”梁宁宁声音平静。

才说两句话,家美和晓雅也到了。客厅里顿时充满了年轻女孩的寒暄笑语,驱散了方才那点微妙的凝滞。晓雅的目光在室内转了一圈,带着毫不掩饰的探寻,最终落在梁宁宁身上,嘴角弯起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好了,人都齐了。”梁宁宁端着托盘过来,将散发着浓郁香气的咖啡一一放在众人面前的小几上。她优雅地坐下,双腿交叠,目光扫过周铭和刘聪亮,带着一种知性的、审视的温和。

“小胖,聪亮,你们的事,家美和晓雅都跟我说了。既然确定转业在海门,下一步怎么走,确实得好好规划。”

“我就说应该征求一下宁宁姐的意见。”晓雅说,“宁宁姐见多识广,你们两个大头兵得好好听听。”

“那是那是。”周铭和刘聪亮连连点头。郑遐的事情好说,自己这会儿谈的事情也是大事。有梁宁宁这样的导师点拨一下,何乐而不为呢?

梁宁宁端起自己的咖啡杯,浅啜一口:“海门这边团以下转业军官要考试,考行测、申论、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分和档案分按6比西统计分数,分数高的有优先选岗权。这些政策你们都了解吧?”

刘聪亮在政治部搞过人事,当然知道。刘聪亮说:“宁宁姐,这些我们都知道。转业军官培训班月底开班,我们正准备报名的。”

周铭说:“宁宁姐,我和聪亮就想知道怎样选择单位。”

梁宁宁微笑:“你们自己的想法呢?”

周铭和刘聪亮在梁宁宁面前敞开心扉,开始向大姐大求教。

周铭也很精明、懂算计,他说,自己和刘聪亮军衔低、资历浅,拼档案分肯定拼不过那些老营职军官。烟草、电力、有执法权的行政部门肯定轮不上自己,他大概率怕是要挑街道或者乡镇一级单位。

刘聪亮则表示希望去公检法,再有机会穿穿制服。

晓雅是公务员,首先就否定了刘聪亮的想法。她说,虽然公安系统每年接收的转业干部最多,岗位相对好落实,但是干警察很辛苦。一线警察,尤其基层派出所,没日没夜,节假日都难保障。进步空间相对有限,天花板比较明显。熬资历,拼关系,压力非常大。她觉得转业图个安稳,没有必要再去那些单位搏命。

梁宁宁完全赞同晓雅的意见,说:“我倒是觉得,像海门大学这样的高校后勤部门,或者市总工会、科协、侨联、红十字会、妇联这类群团组织最好。”

“高校?群团?”刘聪亮有些意外,这和他预想的“实权部门”相差甚远。

“对。”梁宁宁点点头,“高校后勤,听起来似乎没什么技术含量,但胜在稳定清闲,压力小,福利待遇相当不错。至于群团组织,”她嘴角噙着一丝了然的笑意,“工作内容相对务虚,但平台高,接触面广。最重要的是,钱不少拿,事不算太多,只要安分守己,几乎不犯错误。对于想平稳过渡、兼顾家庭的转业干部来说,是非常理想的选择。‘钱多事少责任轻’,这是在体制内选岗的一条金律。”

“很多军官都不知道高校和群团组织的含金量,动不动就公检法,以后啊,你们走着瞧,我讲的这些单位越来越吃香,会挤破头。”

刘聪亮和周铭频频点头,梁宁宁的分析剔除了那些浮华的虚名,首指最核心的利弊,务实又精准,听起来相当不错。

“去群团组织最好!”家美双手赞同,“你们两个小兵考不过别人,让那些分高的去挑公检法呗。你们在后面捡漏。”

梁宁宁接着道:“选择群团还有两个好处,一是群团组织一般都是市首机关,工作地点在市区,便于照顾家庭;二是,虽然没什么权利,但是利益关系没那么复杂,你们两个小兵想变坏没有机会。”

周铭说:“宁宁姐,我是老实人,要变坏特别特别难。”

刘聪亮则装模作样地道:“那我干脆挑妇联!专门做妇女工作,想变坏更难。”

家美立刻反驳:“美得你呀,只怕更容易变坏!”

众人大笑起,聊天的氛围良好。

就在这时,一个带着明显促狭意味的声音插了进来,像一根细针,刺破了刚刚融洽起来的气氛。

“宁宁姐分析得太到位了!”晓雅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在梁宁宁脸上逡巡,嘴角挂着毫不掩饰的揶揄笑意,“不过,咱们今天好像还缺个人吧?那位……郑副连长呢?今天怎么没来?他留队了?”

周铭瞄了瞄梁宁宁,有些不好意思:“郑遐啊,他也要转业。”

晓雅一笑:“转海门?”

刘聪亮觉得晓雅话里带刺,让人不太舒服,刘聪亮说:“你问这些干什么?他回湘西老家。”

“他不是和团长的侄女好上了吗?怎么?团长不给力?”晓雅话里不友善的意味越来越浓。

空气瞬间凝固了。周铭和刘聪亮的脸色“唰”地变了,尴尬又窘迫。梁宁宁端着咖啡杯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平稳。她脸上依旧挂着浅淡得体的微笑,只是那笑意并未抵达眼底深处,像一层薄薄的冰壳。

刘聪亮叹口气,用一种举手投降的语气在说话:“晓雅,不是那么回事。”

“其实……上次郑遐来参加定聚是我们碰巧拉他一起来的,他都不知道那次是相亲,我哄他说带他去市区买手机的。那会儿他认识团长的侄女才两天,他是被团长太太拉壮丁修了一次洗衣机,和团长侄女总共才见了两面……”

梁宁宁依旧平静地抿着咖啡,好像他们在聊着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耳朵却地把刘聪亮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收纳得干干净净。听到刘聪亮的话,梁宁宁微微一怔。

“咳,那个那个,”周铭大着胆子说,“其实,郑遐对宁宁姐的印象很好,他和我们说过,他是个乡下娃,觉得自己跟宁宁姐差距太大,根本不敢多想,怕……怕唐突了宁宁姐,他说能和宁宁姐认识一下交个朋友就心满意足了。”

刘聪亮动情地道:“郑遐说,他就是一棵谦卑的野草,无法仰视宁宁姐的高洁……”

“呸!刘聪亮,这话是你编的吧?”晓雅怒视刘聪亮,“只有你这种三流蹩脚小诗人才会说这种肉麻的话。”

刘聪亮面不改色:“我说的是真的。”

“我不信!”

“我也不信!”家美附和道。

“好了好了,看看你们都扯哪儿去了?”梁宁宁放下咖啡杯,嗔怒,“再扯到我身上我要生气了啊!”

客厅里陷入一种微妙的寂静。只有咖啡杯里袅袅升起的热气,在无声地飘散。

“看看你们俩,一个比一个激动。晓雅不过是开个玩笑,怎么还当真解释上了?呵呵。”梁宁宁轻笑,“我和郑遐不过是在书屋有过一面之缘,聊了几句天,仅此而己。萍水相逢,连朋友都还算不上,哪里谈得上什么配得上配不上?你们啊,真是多心了。”

……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iiada-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