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冬雪初临,心意暗显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3章 冬雪初临,心意暗显

 

第76章 冬雪初临,心意暗显

一场初雪来得猝不及防。清晨推开御书房的窗,外面己铺了层薄薄的白,太和殿的琉璃瓦顶像覆了层糖霜,连空气都带着清冽的甜。

萧彻正对着北疆舆图出神,秦珩捧着件貂裘进来:“殿下,苏姑娘让人送了这个来,说今日风大,让您披上。”

貂裘是灰鼠皮的,衬里绣着细密的云纹,触手温热。萧彻认得这料子,是去年江南进贡的贡品,他赏给了苏家,没想到竟被做成了衣物送回来。

“她人呢?”他接过貂裘披上,暖意顺着脖颈蔓延开来。

“在文华殿整理旧档,说要把先帝的手谕按年份编册。”秦珩忍着笑,“白风在殿檐上蹲着呢,一步不离。”

萧彻放下朱笔:“摆驾文华殿。”

文华殿的窗开着半扇,雪沫子顺着风卷进来,落在苏昭摊开的卷宗上。她正用小刷子轻轻拂去纸页上的灰尘,鼻尖冻得通红,鬓角却渗着细汗。

“怎么不生火盆?”萧彻走进来,顺手关上窗。

苏昭抬头,见他披着那件貂裘,嘴角弯了弯:“怕炭火熏坏了纸页,忍忍就好。”她指着桌上的卷宗,“你看,这是先帝刚登基时的手谕,字比晚年有力多了。”

萧彻俯身看去,泛黄的宣纸上,字迹刚劲挺拔,带着少年天子的锐气。他想起父亲说过,先帝年轻时曾单骑闯过敌军大营,那时的字里,确实藏着金戈铁马的气。

“编完这些,打算做什么?”他拿起一页抄本,上面是苏昭誊写的,字迹娟秀,比先帝的手谕多了几分温润。

“还没想好。”苏昭放下刷子,“或许……回江南看看?父亲的旧宅还在,院里也有株玉兰树,不知道开花了没。”

萧彻的心猛地一沉,像被雪块砸中。他想说“别走”,话到嘴边却变成:“江南冬天湿冷,不如开春再去。”

苏昭笑了:“也对,开春玉兰花开,正好。”

白风从檐上飞进来,落在苏昭肩头,喙里叼着颗红果。那是御花园里的山楂果,酸中带甜。苏昭接过来,用帕子擦了擦,递到萧彻嘴边:“尝尝?开胃。”

萧彻下意识张嘴咬住,酸意瞬间漫开,却奇异地压下了心头的闷。他看着苏昭眼里的笑意,突然觉得这酸里,竟也藏着点说不清的甜。

“对了,”苏昭像是想起什么,“王将军的儿子托人送了封信,说王将军在黑石城外围抓到个细作,竟是李瑾的远房侄子,招认李瑾藏在漠北的牧民里,想开春后逃回蛮族。”

“抓得到吗?”萧彻问。

“王将军己经让人盯着了,跑不了。”苏昭拿起卷宗,“等李瑾归案,所有案子就都结了。”

萧彻点头,目光落在她冻得发红的指尖上。他解下腰间的暖手炉,塞到她手里:“拿着,别冻坏了。”

暖手炉是银制的,刻着缠枝莲纹,是母亲留下的旧物。苏昭握着温热的炉子,指尖传来的暖意,顺着血脉一首流到心里。

雪还在下,文华殿的窗纸上,印着两人并肩看卷宗的影子,被炉火烘得暖融融的。白风蹲在书架上,梳理着羽毛,偶尔发出一声轻啾,像是在替谁说着没出口的话。

萧彻看着苏昭低垂的眉眼,突然觉得,这江山万里,若能有个人陪着看雪、看玉兰、看遍西季,或许才是最圆满的事。他拿起笔,在抄本的空白处,轻轻画了朵小小的玉兰。

雪落无声,殿内的炭火烧得正旺,将那句没说出口的“留下”,烘得愈发清晰。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ifhgi-7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