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太和殿上,昭雪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0章 太和殿上,昭雪天下

 

太和殿的铜钟在辰时准时敲响,声震九衢。文武百官身着素服,鱼贯而入,殿内气氛肃穆得近乎凝滞。百官们眼角的红血丝暴露了他们彻夜未眠——谁都知道,今日的朝会,将揭开盘根错节的惊天秘辛。

萧彻身着亲王蟒袍,立于丹陛之下。他昨夜守在养心殿灵前,将账册与先帝遗诏反复核对,首到晨光染亮窗纸。苏昭站在文官列尾,手里捧着那只装着“守心”玉印的锦盒,白风落在她身后的梁柱上,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

“吉时到——”太监总管拉长了声调。

萧彻缓步走上丹陛,将先帝遗诏与账册放在龙椅前的案几上。他没有落座,只是转身面对百官,声音清朗却带着千钧之力:“诸位大人,先帝宾天前,托孤于彻。今日召集诸位,是要公布三件事。”

他拿起第一份账册,高高举起:“这是周显、赵衡等人贪墨军饷、通敌卖国的铁证。从十年前构陷苏承宇大人,到勾结蛮族入侵北疆,桩桩件件,皆有记录。”

话音刚落,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当年参与构陷苏承宇的几个老臣脸色煞白,双腿微微发颤。苏昭的父亲苏承宇虽己冤死,但苏家尚存,此刻苏昭的兄长就站在武将列中,听到这话,猛地抬头看向萧彻,眼中含泪。

萧彻没有停顿,拿起第二份卷宗:“这是先帝手书,记录了周显等人如何胁迫先帝、谋害我母妃的经过。坤宁宫密室中的寒水石药方、李德全的供词,皆可佐证。”

“哗——”百官彻底炸开了锅。谁也没想到,当年备受宠爱的宸妃(萧彻母亲)竟是被谋害的,更没想到先帝竟隐忍至此。

“肃静!”萧彻沉声喝道,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他拿起最后一份文书,那是昨夜拟好的旨意:“先帝遗诏,命彻暂代监国之职,待北疆安定、冤案昭雪后,再议登基之事。即日起,彻查所有涉案人员,苏家冤案即刻平反,追封苏承宇为忠烈公。”

“臣等遵旨!”百官跪地叩首,声音震天。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喧哗,赵毅匆匆跑进来,手里举着一面令牌:“殿下,蛮族残余势力在边境集结,说要为他们的首领报仇!”

萧彻眼神一凛。该来的总会来。

“王将军伤势如何?”他问。

“己无大碍,正请求再战!”

“准。”萧彻的声音斩钉截铁,“命王猛为征北大将军,率五万兵马即刻北上,务必荡平蛮族余孽。粮草由户部即刻调拨,谁敢拖延,以通敌论处!”

户部尚书吓得脸色发白,连忙跪地领命:“臣这就去办!”

散朝时,阳光己洒满太和殿。苏昭走到萧彻身边,递过一方干净的手帕:“擦擦汗吧。”

萧彻接过手帕,才发现手心全是汗。他望着空荡荡的龙椅,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比想象中更沉。

“你说,”他轻声问,“我能做好吗?”

苏昭看着他,眼神明亮:“先帝说‘守住心’,你做到了。至于江山,慢慢来,总会好的。”

白风突然从梁柱上飞下,嘴里叼着一片羽毛,轻轻放在萧彻手中——那是蛮族首领头盔上的羽毛,是胜利的象征。

萧彻握紧羽毛,抬头望向殿外。宫墙下的玉兰花不知何时开了,洁白的花瓣在风中轻轻摇曳。他知道,眼前的平静只是开始,北疆的烽火、朝堂的暗流,都还等着他去平定。但此刻,他心中没有迷茫,只有一片清明。

因为他守住了心,也终将守住这万里河山。而那些沉冤昭雪的魂灵,终将在这片清明的天地间,得到安宁。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ifhgi-7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