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京城暗流,旧影重显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4章 京城暗流,旧影重显

 

回京的路比想象中更沉寂。官道两旁的树叶被秋风卷得簌簌作响,萧彻勒住马缰,望着远处连绵的城郭轮廓,眉头始终未展。

“殿下,再过两个时辰就能入永定门了。”秦珩驱马跟上,声音压得很低,“只是……这一路太过平静,反倒让人不安。”

萧彻嗯了一声,指尖无意识着佩剑的吞口。苏昭坐在他身后的马背上,白风落在她肩头梳理羽毛,那双锐利的鹰眼不时扫过西周。“陛下派来的这支军队,番号是羽林卫右营,按理说该是心腹,可方才清点人数时,我发现有十几个面孔生得很。”她轻声道,“白风在半路上曾朝东北方向盘旋过三次,那里像是有伏兵,但没动手。”

话音刚落,前方探路的骑兵突然勒马回头,扬声喊道:“殿下,城门前有动静!”

众人催马赶上前,只见永定门楼下站着一队禁军,为首的却是个穿着紫色蟒袍的中年男人——正是当朝太傅,李嵩。此人是太子少师,向来以中立自居,此刻却亲自守在城门,显然不寻常。

“彻儿,可算回来了。”李嵩脸上堆着笑,眼神却在萧彻身后的军队里转了一圈,“陛下这几日龙体欠安,听说你遇袭,急得几夜没合眼,刚服了药睡下。老臣特来接你,先去东宫暂歇,等陛下醒了再觐见不迟。”

萧彻心中一凛。按规矩,他回京应先入宫叩见,李嵩这话看似体贴,实则是想拦他在宫门外。“太傅费心了,”他翻身下马,语气平淡,“只是皇侄惦念陛下,还是先入宫请安为好。”

李嵩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笑道:“陛下刚睡熟,太医说不能惊扰。再说……”他压低声音,“宁王谋逆的事,京里己经传开,好些大臣都在东宫候着,想听听详情呢。”

苏昭突然轻轻扯了扯萧彻的衣袖。她看到李嵩身后的禁军里,有个侍卫悄悄抬了下手,袖口露出半块玉佩——那玉佩的样式,和当年构陷她父亲的罪证上的纹样一模一样。

“既然太傅如此说,那就先去东宫吧。”萧彻突然改了口,目光扫过李嵩微松的表情,“只是劳烦太傅派人通报一声,说我带了宁王谋逆的证据,半个时辰后在东宫议事。”

李嵩眼底闪过一丝慌乱,忙应道:“应当的,应当的。”

进东宫的路更是诡异。往日里往来不绝的内侍宫女不见踪影,长廊两侧的灯笼只点了一半,风一吹便晃得人影幢幢。刚踏入正殿,殿门“吱呀”一声从外关上,紧接着,屋顶传来瓦片摩擦的轻响。

“看来,有人等不及要收网了。”萧彻转身,背对着空荡荡的宝座,手按在剑柄上,“李太傅,你带的这些‘大臣’,怕是来听我怎么死的吧?”

屏风后突然传来一阵轻笑,一个穿着墨色锦袍的老者缓步走出,鬓角的白发梳得一丝不苟,正是许久未曾露面的前户部尚书,周显。当年他因贪腐案被罢官,据说早己病死在流放途中。

“六殿下记性真好。”周显抚着胡须,眼神阴鸷,“宁王在封地动手,不过是想引你回这条死路罢了。你以为陛下真的派了救兵?那支羽林卫,早在半路就被换成了我们的人。”

萧彻猛地看向身后的军队将领,对方果然脸色一变,拔刀就朝他砍来。秦珩早有防备,挥刀格挡,金铁交鸣声震得窗棂发颤。

混乱中,苏昭吹了声口哨,白风突然振翅而起,首扑周显面门。周显惊叫着后退,撞翻了旁边的香炉,火星溅在帷幔上,瞬间燃起小火苗。

“抓住苏昭!她手里有当年的账册!”李嵩嘶吼着,却被萧彻一剑挑飞了帽冠。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撞门声,伴随着熟悉的声音:“殿下!臣来迟了!”

是禁军统领赵毅!他带着一队黑衣卫撞开殿门,为首的几人手里都举着金牌——那是皇帝亲授的调兵符。

周显见状,突然从怀里掏出个烟火筒,朝屋顶一放。一声锐响后,红色烟幕在半空炸开。“撤!”他喊了一声,竟带着人从殿后密道消失了。

赵毅冲到萧彻身边,脸色凝重:“殿下,陛下被软禁了!李嵩和周显勾结了太子,宁王谋逆根本是他们设的局,目的是引您回京,再扣上‘同谋’的罪名!”

萧彻望着窗外渐浓的暮色,掌心沁出冷汗。他终于明白,宁王府的突围只是开始,真正的风暴,从他踏入京城的那一刻,才刚刚掀起。而那道消失在密道里的背影,让他突然想起多年前母亲去世时,床前那个一闪而过的、同样穿着墨色锦袍的身影。

白风落在他肩头,发出一声尖锐的唳鸣,像是在预警着什么。远处的宫墙隐在夜色里,轮廓模糊如巨兽,正静静等待着猎物自投罗网。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ifhgi-6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