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双线并行,共护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章 双线并行,共护山河

 

苏昭出发前夜,王府的灯亮至深夜。萧彻将一面刻着“大靖太子府”的令牌塞进她手中,令牌边缘己被得光滑:“此令可调动沿途驿站与驻军,若遇危险,不必犹豫。”

苏昭指尖抚过令牌上的纹路,抬头望进他眼底:“殿下放心,我不仅要活着回来,还要带西域商会的降书回来。”

萧彻失笑,伸手替她理了理鬓边碎发:“我信你。只是……”他顿了顿,声音轻下来,“早去早回。”

次日天未亮,苏昭便带着秦珩挑选的十名精锐侍卫,踏上西行之路。马车轱辘碾过青石板路,她掀开窗帘回望,王府檐角的铜铃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一句无声的叮咛。

而此时的京城,萧彻正面临一场新的博弈。地方豪绅煽动百姓在衙门前聚集,高喊“废除新政”的口号,甚至有激进者砸毁了税吏的办公点。户部尚书急得满头大汗:“太子殿下,再这么闹下去,各地赋税征收都要停滞了!”

萧彻站在城楼上,望着下方涌动的人群,眼神沉静:“传我令,开放粮仓,先给闹事百姓分发三日口粮。”

“殿下?”户部尚书不解,“他们分明是故意作乱,怎能纵容?”

“百姓若能饱腹,谁愿冒着风险闹事?”萧彻淡淡道,“让秦珩带一队人,混进人群中,查清是谁在背后挑唆。”

三日后,粮仓前领粮的百姓渐渐散去。秦珩带回了消息:豪绅们暗中许诺,只要闹到新政废除,便分予土地与银两。

“这些人,竟拿百姓当棋子。”萧彻将密报拍在案上,“备车,我要去见几位‘德高望重’的乡绅。”

他没有带侍卫,只乘一辆普通马车,先后拜访了三位牵头闹事的豪绅。面对对方或明或暗的威胁,萧彻始终神色从容,临走前留下一句话:“新政若废,边境军费无着,北狄与西域联手来犯,届时你们的土地银两,还保得住吗?”

这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豪绅们的气焰。他们虽贪利,却也惜命,深知边境失守意味着什么。

五日后,地方豪绅联名上书,称“百姓己明新政益处,愿全力配合推行”,一场风波竟消弭于无形。户部尚书叹服:“殿下不费一兵一卒便解了困局,属下佩服。”

萧彻却望着西方天际,心中牵挂着另一处战场。

此时的西域商会总坛,苏昭正与商会首领对峙。她将截获的密信摊在桌上,声音清亮:“首领可知,你信任的境外势力,早己与大靖暗通款曲?他们许诺助你推翻新政,不过是想趁机吞并你的商路。”

首领脸色变幻,拿起密信反复查看,指尖微微颤抖。苏昭趁热打铁:“大靖新政从未禁止正当贸易,只要你解散联盟,退回边境,太子殿下愿奏请陛下,开放三处互市口岸,让商会利润翻倍。”

首领沉默良久,终于拍案:“好!我信苏姑娘一次。若大靖食言……”

“我苏昭以性命担保。”她首视对方双眼,毫不退缩。

七日后,西域商会突然撤军,并公开宣布与境外势力决裂。消息传回京城,萧彻站在城楼上,望着西方驶来的那辆熟悉马车,嘴角终于扬起笑意。

马车停稳,苏昭跳下马车,发丝被风吹得微乱,眼中却亮得惊人:“殿下,我回来了。”

萧彻快步迎上去,在她身前站定,晨光洒在两人身上,将影子拉得很长。他想说的话有很多,最终却只化作一句:“欢迎回家。”

远处,御书房的皇帝望着这一幕,对身边太监笑道:“这两个孩子,倒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春风再次吹过京城,带着西域的风沙气息,也带着江南的暖意。新政的推行仍在继续,边境的炊烟重新升起,而这对携手走过风雨的人,终于在阳光下并肩站定,望向属于他们的、更辽阔的山河。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ifhgi-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