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阳光暖煦煦地洒在王府的琉璃瓦上,折射出金黄的光晕,好似在为这历经风雨后的安宁喝彩。萧彻站在庭院中,手中着一枚令牌,那是皇帝新赐,赋予他整顿吏治、改革朝政的大权。苏昭从回廊走来,一袭素裙,眉眼间尽是温婉与坚毅。
“殿下,礼部尚书求见,说是商讨新政推行仪式的细节。”苏昭轻声说道,目光落在萧彻手中的令牌上,满是期许。
萧彻将令牌收入袖中,嘴角上扬:“来得正好,新政的推行,关乎大靖未来,绝不能有半点差池。”
两人来到书房,礼部尚书己在等候,手中捧着厚厚的书卷,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仪式流程与官员安排。一番商讨后,苏昭提出在仪式上增设百姓代表观礼环节,让民众见证新政的开端,感受朝廷革新的决心。萧彻与礼部尚书对视一眼,皆点头赞同。
“苏姑娘心思缜密,此举既能彰显朝廷与民同心,又能激励官员奉公守法。”礼部尚书赞叹道。
新政推行仪式那日,京城的朱雀大街人头攒动。百姓们身着新衣,脸上洋溢着期待,目光紧紧盯着高台上的萧彻与一众官员。萧彻身着朝服,身姿挺拔,声音洪亮地宣读新政条款,每一条都关乎民生、吏治、边防,句句掷地有声。
台下掌声雷动,欢呼声此起彼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满含热泪:“盼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朝廷为咱百姓做主了!”
仪式结束后,萧彻与苏昭并未松懈。他们走访京城的大街小巷,听取百姓对新政的看法,收集意见与建议。一日,在一家茶馆中,听到几位书生谈论新政中科举改革的内容,认为选拔人才不应只看文章,更应考量实际才能与品行。苏昭默默记下,准备回去与萧彻商议完善。
然而,新政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朝中部分守旧官员暗中抵制,他们联名上书,指责新政破坏祖制,妄图逼皇帝收回成命。萧彻得知后,与苏昭彻夜长谈,分析局势。
“这些守旧势力根深蒂固,若不妥善应对,新政恐难推行。”萧彻眉头紧皱,忧心忡忡。
苏昭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们不妨逐个击破,找出他们的把柄,让他们不敢再肆意反对。同时,联合朝中支持新政的官员,在朝堂上形成合力。”
萧彻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就这么办。明日早朝,我便与他们正面交锋。”
早朝之上,守旧官员们言辞激烈,萧彻据理力争,双方僵持不下。关键时刻,苏昭带着秦珩等人呈上收集的证据,揭露几位带头官员的贪腐行径。朝堂一片哗然,皇帝龙颜大怒,下令彻查。
经此一役,守旧势力元气大伤,新政得以顺利推进。随着时间推移,大靖各地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农田里庄稼茁壮成长,学堂中书声琅琅,商路上车马络绎不绝。
又一年春至,京城郊外的桃花开得烂漫。萧彻与苏昭漫步其间,桃花映红了他们的脸庞。萧彻停下脚步,转身握住苏昭的手,眼中满是深情。
“苏昭,多亏有你,大靖才有如今的局面。”萧彻柔声道。
苏昭脸颊微红,微笑道:“这是我们共同的努力,未来的路还长,我们继续携手走下去。”
微风拂过,桃花纷纷扬扬飘落,似在为这对爱人与家国的美好未来送上祝福 。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ifhgi-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