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凤仪宫的晨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章 凤仪宫的晨语

 

天刚蒙蒙亮,凤仪宫的铜鹤香炉就升起了袅袅檀香。子虞穿着一身藕荷色宫装,由侍女引着穿过回廊,脚下的云纹锦鞋踩在金砖上,悄无声息。她攥紧袖口的手指微微发白——昨夜在祠堂折腾到三更,此刻眼皮沉得厉害,可脑中还在反复演练着请安的规矩,生怕露出破绽。

“公主到——”殿外传来太监尖细的唱喏声。子虞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时,恰好看见楚后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手里捏着串紫檀佛珠,晨光透过云母窗,在她鬓边的珍珠步摇上洒下细碎的光。

楚后比画像上更显温婉,只是眼角的细纹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疲惫。她抬眸看来,目光在子虞身上停顿了一瞬,随即放下佛珠,声音温和:“来了?”

“儿臣给母后请安。”子虞依着记忆中的规矩屈膝行礼,膝盖弯到一半却忘了该下多深,动作僵硬得像段木头。旁边侍立的老嬷嬷眉头微蹙,刚要开口提点,却被楚后用眼神制止了。

“起来吧。”楚后示意侍女搬来锦凳,“赐茶。”

青瓷茶盏被双手奉上,子虞接过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了侍女的手,茶盏晃了晃,滚烫的茶水溅出几滴,落在手背上。她下意识想缩手,却想起子彤的仪态总是从容不迫,便硬生生忍住了,只是指尖的灼痛让她额头渗出薄汗。

“规矩倒是生分了。”楚后看着她泛红的手背,语气听不出喜怒,“前几日还说手肘疼,连茶杯都端不稳,今日倒能勉强应付了。”

子虞心中一紧——这是楚后在试探她!她赶紧垂眸,模仿着子彤柔弱的语调:“劳母后挂心,儿臣这几日好多了,只是...有些事还是记不太清。”

楚后没再接话,只是让她近身说话。子虞往前走了两步,颈间的红绳胎记恰好从衣领间露出半寸。楚后的目光落在胎记上,瞳孔微缩,捏着佛珠的手指突然收紧,指节泛白。

“母后?”子虞察觉到她的异样,轻声唤道。

楚后这才回过神,接过她递来的茶盏,却没有喝,只是放在手边的小几上,声音里带着几分怅然:“你父皇这一生,只有你们两个女儿。”她指尖着茶盏边缘,釉色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他常说,偌大的楚国,将来总要交到你们手上。这几年他鬓角的白发添了不少,夜里总对着奏折叹气,说盼着你们快些长大,能替他分些担子。”

子虞握着袖口的手指猛地收紧。她从未见过父皇,只在三清观的画像上见过那个身着龙袍的男人,眉眼威严,却总在画角添一枝并蒂莲。原来在她不知道的岁月里,那位素未谋面的父亲,也曾这样期盼过她的存在。

“父皇他...”她想问些什么,喉咙却像被堵住,只能挤出几个字。

楚后抬手,轻轻抚过她的发顶,指尖带着熟悉的暖意:“他身子还算硬朗,只是近来被国师的事烦扰,总说宫里的法师越来越不中用了。”她的目光落在子虞颈间的胎记上,忽然加重了语气,“有些担子,该挑起来的时候,躲是躲不过的。”

子虞心中一震。楚后这话,分明是在暗示她楚国的危机。她抬头时,正撞上楚后眼中的深意——那里面有疼惜,有担忧,更有不容置疑的信任。

“都退下吧。”楚后突然扬声,侍立的宫女太监们应声退下,殿门被轻轻合上,隔绝了外面的动静。

“十五年前黄大仙就说过,你归来之日,便是楚国破局之时。”楚后拉着她的手坐下,掌心的温度透过衣袖传来,“这些年我装作糊涂,任由国师在宫中布下邪术,就是在等你。子虞,别让你父皇失望,更别让楚国的百姓失望。”

子虞望着母亲鬓边的白发,想起昨夜祠堂里的锁灵术,想起黑潭底气若游丝的龙脉,突然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她攥紧楚后递来的玉佩,上面的“虞”字仿佛有了温度,烫得她心口发热。

“母后放心。”她抬起头,眼中己没了初见时的怯懦,“儿臣不会让您失望的。”

楚后笑了,眼角的细纹舒展开来,像春水融化了寒冰。她亲自为子虞盛了碗莲子羹:“快吃吧,这是你父皇最爱的点心,说吃了能静心。”

子虞舀起一勺莲子,温热的甜意漫过舌尖,带着父母未曾言说的牵挂。窗外的日光越发明媚,照亮了殿内的每一处角落,也照亮了她前路的方向——为了楚国,为了父母,为了与子彤共享的血脉,这场硬仗,她必须赢。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ifdai-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