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仪宫的晨露还凝在窗台上的兰草叶尖时,子彤己提着食盒站在殿外。食盒里是她亲手做的莲子羹,莲子是昨夜从御花园的莲池里新摘的,去了芯,软糯清甜,是楚后素来爱吃的。
推门的刹那,殿内的檀香扑面而来。楚后正坐在梳妆台前,由宫女为她绾发,铜镜里映出的侧脸带着几分倦意,鬓边的银丝比往日更显眼些。听到动静,楚后回头,目光落在子彤身上时,手中的玉梳突然顿了顿。
“来了。”楚后的声音很轻,目光却在她脸上细细逡巡——眼前的女儿眉眼依旧,可眉宇间的柔和里少了几分锐利,步摇上的珍珠晃动时,手腕转动的弧度也比往日更温婉,像极了未经历风雨时的模样。
子彤将莲子羹放在桌上,屈膝行礼:“母后早安。”
楚后挥退宫女,亲自揭开食盒的盖子。莲子羹的甜香漫开来,她却没动勺,只是望着子彤,指尖轻轻着梳齿:“你是子彤,对不对?”
子彤的肩膀微微一颤,抬头时正撞上母亲探究的目光,那双眼睛里没有惊讶,只有了然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她轻轻点头,声音细若蚊蚋:“是。”
楚后拿起银勺,舀了半勺莲子羹,却没送进嘴里,只是看着羹里的倒影:“她走了?”
“嗯。”子彤低下头,指尖绞着衣袖,“她说楚国己经安稳,要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破解了双生子的劫数,就会回来。”
殿内静了下来,只有香炉里的檀香偶尔发出“噼啪”声。楚后望着窗外抽芽的柳树,忽然轻轻叹了口气,那声叹息里有欣慰,有不舍,更有为人母的牵挂:“那孩子,性子太烈,总把什么都扛在自己肩上。”她转头看向子彤,眼底的温柔漫了开来,“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子彤的心猛地一酸。她知道,短短一个月的相处,子虞己经凭着那份果敢和担当,走进了父母心里。从前独属于她的宠爱,如今被分去了一半,甚至更多。可她没有委屈,只有种奇妙的感觉——原来被人一同惦记着,是这样踏实的滋味。
“母后,”她鼓起勇气抬头,“子虞留了颗灵珠,说若遇危险,捏碎它就能...”
“我知道。”楚后打断她,从衣襟里取出颗一模一样的灵珠,两颗珠子在晨光里相照,泛着温润的光,“她呀,总是想的这么周全。”
离开凤仪宫时,廊下的玉兰花正开得热闹。子彤沿着宫道往前走,刚转过拐角,就见齐宇宗迎面走来。他穿着月白常服,手里拿着卷书,显然是刚从书房出来。
“公主。”齐宇宗看到她,眼中瞬间亮起光,脚步都加快了几分,那模样带着少年人藏不住的欢喜,像极了前几日与“子虞”相处时的自在。
可当他走近,看清子彤眼底那抹属于自己的温婉时,脸上的笑容突然僵住,像被风吹熄的烛火。他下意识地收敛了神色,拱手行礼,声音也恢复了往日的温润疏离:“公主殿下。”
那声“殿下”,像道无形的墙,瞬间隔开了两人。
子彤的心莫名一沉。她看得懂他眼底的失落,那失落不是因为她,而是因为她不是子虞。这些日子,齐宇宗与子虞并肩作战,那份默契和欣赏,早己悄悄生了根。
“齐公子。”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目光却忍不住落在他握着书卷的手上——那本书的封皮,是《楚地风物志》,正是当年他送她的那本。
齐宇宗的指尖微微收紧,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目光,有些不自然地将书卷往身后藏了藏:“殿下这是要去哪?”
“随便走走。”子彤垂下眼,看着地上交错的光影,“齐公子若忙,便先去吧。”
齐宇宗看着她略显落寞的侧脸,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最终却只是点了点头:“那在下告退。”
他转身离开时,脚步比来时慢了许多,背影在玉兰花影里显得有些萧索。
子彤望着他的背影,心里突然冒出点酸酸的滋味,像吞了颗没去芯的莲子。她知道这是醋意,有点小家子气,却忍不住——原来被人放在心上的感觉,是这么让人在意。
廊下的风拂过,吹落几片玉兰花瓣,落在子彤的发间。她抬手拂去花瓣,忽然笑了。不管是子虞还是她,属于她们的故事,都才刚刚开始呢。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ifdai-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