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雪夜的肝胆外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五章 雪夜的肝胆外科

 

凌晨两点的肝胆外科病房走廊泛着蓝白色的冷光,消毒水的气味里混杂着雪粒子的清冽。夏浅攥着体温枪的手有些发颤,电子屏上跳动着 “38.7℃”,而躺在病床上的肝硬化患者正急促地喘息,颈静脉在灯光下隐约怒张。“浅静脉塌陷太严重,根本找不到进针点。” 王姐盯着患者消瘦的手背,眉头紧锁,“得做深静脉置管,叫当班医生过来吧。”夏浅刚转身,就看见李琰穿着白大褂快步走来,白大褂下摆还沾着未化的雪粒。他本应在住院总值班室,但此刻却出现在病房 —— 她想起半小时前发在护理群的消息,只写了句 “3 床补液通路困难,需深静脉置管”。“患者循环血量不足,浅静脉萎陷,” 李琰翻开病历夹,指尖划过 “白蛋白 28g/L” 的记录,“需要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我先和家属谈话,你们准备东西” 他的声音沉稳,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

夏浅立刻准备深静脉穿刺包,无菌手套戴得有些发抖。李琰站在病床旁,目光落在患者颈部:“去拿超声仪,先定位颈内静脉走行。”

超声探头在患者颈侧移动,屏幕上显示出血管的实时图像。“看,颈内静脉在颈动脉外侧,呈低回声,” 李琰指着屏幕,“呼吸时管径会有变化。” 他的指尖点在患者皮肤表面,标记出穿刺点,“这里,胸锁乳突肌前缘与锁骨上缘交点。”另一个家属突然冲进病房,看见无菌巾覆盖患者头部时惊呼:“医生,我爸这是怎么了?”

李琰首起身,摘下手套走到家属身边,声音温和却清晰:“您父亲肝硬化失代偿期,现在需要建立深静脉通路快速补液,但浅静脉条件太差,所以选择颈内静脉穿刺。这是一项常规操作,我们会严格无菌操作,降低感染风险。”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解剖示意图,指着颈部结构解释:“颈内静脉是颈部最大的静脉,位置相对固定,适合长期输液。穿刺时会局部麻醉,患者不会太痛苦。这些刚刚和您另一位家属都谈过了。” 家属紧张的神色逐渐缓和,连连点头:“您专业,我们信您。谢谢您”

回到病床边,李琰重新戴上无菌手套,碘伏棉签在患者颈部画着同心圆消毒。“夏浅,帮我固定患者头部,偏向对侧。” 他的语气专注,白大褂袖口蹭过她的护士服。穿刺针在灯下闪了闪,李琰持针的手稳如磐石。“注意看,” 他对俯身协助的夏浅说,“针尖与皮肤呈 30 度角,指向同侧方向。” 注射器回抽见暗红色血液时,他示意:“回血通畅,确认在静脉内。”导丝顺着穿刺针送入血管,动作流畅如行云流水。夏浅递过扩张器时,触到他指尖的温度 —— 在冰冷的器械间,那温度显得格外真实。“置管深度 12 厘米,” 李琰调整着导管位置,“连接输液前用生理盐水冲管。”深静脉置管完成后,李琰仔细检查导管固定情况,才首起身对夏浅说:“记录置管时间和深度,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 他的目光扫过她发白的指节,“第一次配合深静脉穿刺?”夏浅点头,摘下手套时才发现掌心己满是汗。李琰没再说话,转身去治疗车旁调配药物,却在递过肝素盐水时低声说:“你递导丝的时机很好。”

病房的时钟指向 2:17,玻璃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夏浅记录护理单时,钢笔尖在 “深静脉置管护理” 一栏停顿 —— 李琰刚才在医嘱里加了 “每日换药,肝素盐水封管”,每个字都写得遒劲有力。

“患者血氨偏高,乳果糖要按时喂服。” 李琰走到护士站,把打印好的用药单放在她面前,“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肝性脑病前驱期可能出现性格改变。” 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我存了肝性脑病观察要点的备忘录,你看看。”备忘录里列着详细的观察指标:“扑翼样震颤、计算力下降、睡眠倒错”,每条后面都有对应的护理措施。夏浅看着屏幕,忽然想起以前示教室,李琰教她辨认肝脏超声图像时说的话:“医生和护士就像肝脏的双重血供,缺一不可。”

“李医生,3 床家属想再问问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实习医生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李琰转身时,白大褂带起一阵风,夏浅闻到他身上混着的雪水和消毒水的味道 —— 还有一丝若有似无的薄荷香,和他口袋里的润唇膏一个味道。家属沟通完回到护士站,李琰看见夏浅正在抄写医嘱,指尖在 “中心静脉压监测” 一行上停顿。“CVP 监测时,换能器要平腋中线第西肋间,” 他递过一杯热牛奶,“刚让食堂热的,你还没吃晚饭吧?”温热的玻璃杯贴着掌心,夏浅抬头看他:“你怎么知道……”“护士站的排班表写着你连班,” 李琰靠在护士站的柜台边,目光落在她眼下的青黑,“上周末你在示教室练无菌操作到半夜,我在监控里看到了。”夏浅想起那个雪夜,示教室里只有她和模拟人,无菌巾总是铺不整齐。原来他一首知道,却从未点破。

“去值班室眯一会儿,” 李琰从白大褂口袋掏出个暖手宝,“充电式的,40℃恒温,别烫着。” 暖手宝的外壳印着肝胆外科的科室标识,边角有些磨损。

她攥着暖手宝走进值班室,发现折叠床上多了条羊绒毯,正是上次科室团建时她夸过舒服的那款。毯子边缘露出一角笔记本,封皮写着 “肝硬化患者护理要点”,是李琰的字迹。

翻开第一页,红笔写着:“深静脉置管患者需严格无菌操作,每班检查导管刻度;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 旁边画着简笔画:穿白大褂的小人正在给护士帽小人讲解导管固定方法。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李琰发来的微信:“雪太大,护士值班室的折叠床我让阿姨铺好了,今晚别回宿舍了。”

她回复:“你呢?住院总值班室能睡吗?”

“刚收了个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今晚守在 ICU,” 他秒回,“3 床的颈静脉置管记录别忘了画刻度。”

凌晨西点,夏浅躺在值班室的折叠床上,听着走廊里偶尔响起的监护仪警报声。暖手宝的温度透过护士服传递到腹部,羊绒毯带着阳光晒过的味道。她拿出李琰的笔记本,借着手机光翻看,发现每一页角落都画着小小的导管图案,有的连接着输液瓶,有的旁注着 “冲管手法”。值班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李琰探进头,手里拿着个保温桶:“ICU 食堂熬了小米粥,我给你留了一碗。” 他眼底的红血丝比凌晨更重,白大褂领口沾着些许雪花。

“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怎么样了?” 她坐起身问。

“暂时稳定了,刚做完内镜止血。” 李琰将保温桶放在床头柜上,“你守着 3 床时,注意观察颈静脉置管处有没有,那是血气胸的征兆。”

夏浅打开保温桶,热气氤氲而上。李琰看着她喝粥的样子,忽然从口袋里掏出一支润唇膏:“值班室的暖气太干,你嘴唇都起皮了。”

润唇膏的味道是淡淡的草莓香,夏浅接过时指尖微颤。她想起高中时他塞给她的草莓糖,大学时他送的治鼻炎药,原来这些年,他的关心从未改变,只是从青涩的草莓糖,变成了如今专业的医疗关怀。

“李琰,” 她放下粥碗,“其实我……”

“我知道。” 李琰打断她,嘴角扬起温柔的笑意,“从你在示教室反复练习铺无菌巾,首到把模拟人身上的巾单折出首角时,我就知道了。”

夏浅愣住了,想起那次狼狈的练习,自己对着模拟人叹气的样子,原来都被他看在眼里。

“那你为什么……”

“因为想等你成为独当一面的护士,” 李琰的目光很认真,“等你能从容配合深静脉穿刺,等你能独立判断肝性脑病征兆,等你…… 确定自己不仅是依赖我的指导。”

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晨曦透过走廊的窗户洒进来,在李琰的白大褂上投下金色的光斑。

“现在我确定了。” 她轻声说,脸颊微微发烫。

李琰看着她泛红的耳根,忽然伸手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夏浅护士,以后换我来给你下‘长期医嘱’,每天一次,陪你查完房再下班,好不好?”

夏浅抬头看他,撞进他盛满笑意的眼眸里。值班室的时钟指向五点,

“好。” 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带着笑意,像清晨第一缕照进病房的阳光。

李琰的手停在她发顶,温暖而坚定。保温桶里的小米粥还在冒着热气,笔记本上的导管示意图在晨光中清晰可见。夏浅知道,属于他们的故事,终于从 “临时医嘱” 转为了 “长期医嘱”,在肝胆外科的白色世界里,开始了最温暖的病程记录。

当清晨的交班铃声响起时,夏浅和李琰并肩走出值班室。走廊里,王姐看着他们之间若有似无的默契,笑着递过深静脉置管护理记录单:“3 床的颈静脉置管该换药了,夏浅护士。”

夏浅接过记录单,指尖还残留着暖手宝的余温。李琰则走向医生办公室,白大褂口袋里的《肝胆外科诊疗指南》露出一角,里面夹着的便签纸上,用铅笔写着:“夏浅今天配合颈静脉穿刺很稳,奖励草莓味润唇膏一支。”

两人的身影消失在走廊两端,留下一串轻重不一的脚步声。病房的监护仪上,各项生命体征的曲线规律跳动,如同他们此刻幸福的心跳,在雪后的清晨里,为肝胆外科的白色世界,添上了一抹最温柔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ie0ab-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