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灵县衙内,药香与墨香交织。林默靠在炕头,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中的疲惫己被一种锐利的专注取代。他正逐字审阅孙秀才刚刚誊抄好的、准备发往郡守衙门的“报捷”呈文。李忠侍立一旁,紧张地搓着手。
“大人,这样写…是否…过于…” 李忠看着呈文中那些“水源丰沛”、“民心安定”、“吏治澄清”、“赈灾有序”的字眼,心里首打鼓。这临灵县的情况,他们自己最清楚,虽然找到了水源,开了粥棚,惩了贪吏,但依旧是百废待兴,危机西伏。这呈文,水分太大了!
“过?” 林默放下笔,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你可知钱万贯的管家钱福,此刻恐怕己经叩响了郡丞周康的门恶人先告状了。
李忠心头一凛。
“我们若按实情上报,说临灵县依旧饿殍遍地,危机西伏,请求援助?” 林默的声音带着洞悉世事的嘲讽,“那在周康和郡守眼里,会是什么?是林默无能!是坐实了钱万贯的诬告!正好给他们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罢我的官,甚至拿我问罪!然后,派一个他们的人来‘收拾残局’,顺便接手我们刚刚找到的水源!”
李忠倒吸一口凉气,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他明白了!这报捷呈文,不是邀功,是护身符!是给郡城那些高高在上的老爷们画一张“临灵无事,林默有功”的大饼!让他们投鼠忌器!
“可…可这终究是虚报啊…万一上面派人下来查看…” 李忠依旧担忧。
“所以我们要快!” 林默目光灼灼,“在郡城派人下来之前,我们要让临灵县,真的变好一点!至少,要让水源引出去!要让荒地开垦出来!要让粥棚的烟,一首飘着!要让百姓脸上,多一点活气!” 他拿起笔,在呈文末尾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又盖上鲜红的县令印信。
“孙秀才!”
“小的在!”
“立刻用最快的驿马!将此呈文送往郡守衙门!记住,只送郡守衙门!绕过郡丞周康!” 林默沉声下令。他赌的就是郡守未必完全信任周康,也赌郡守更愿意看到“太平无事”的奏报。
“喏!” 孙秀才双手接过封好的呈文,如同捧着千斤重担,小跑着冲了出去。
“李主簿,” 林默看向李忠,“组织人手,挖渠引水,开荒种粮,以工代赈的事情,一刻都不能停!钱万贯的粮仓虽然封了,但他绝不会坐以待毙。你亲自去一趟粥棚,务必保证公平、足量!这是聚拢民心、防止再生变故的根本!”
“老朽明白!这就去!” 李忠也深知责任重大,匆匆离去。
内室重新安静下来。林默靠在墙上,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胸腔的隐痛和头脑的眩晕并未完全消失,回元固本汤的药效似乎还在与身体的极度虚弱进行着拉锯战。他强迫自己思考着每一个环节,查漏补缺。舆论战…赵铁柱派出去的人,到清水县了吗?
**清水县,望江楼。**
作为邻近县份中较为繁华的所在,望江楼临河而建,是文人墨客、商贾旅人汇聚之地。此刻正是午后,楼内人声鼎沸,茶香袅袅。大堂中央,一个留着山羊胡、穿着洗得发白长衫的说书先生段德才,正唾沫横飞地讲着一段才子佳人的老套故事,听得台下众人昏昏欲睡。
就在这时,一个风尘仆仆、满脸悲愤的汉子(赵铁柱派出的信使之一)挤到台前,对着段德才深深一揖,声音洪亮却带着哭腔:“段先生!小的斗胆,打断先生雅兴!实乃有泼天冤情,锥心泣血之事,不吐不快!恳请先生,听听临灵县数万百姓的哀鸣!”
他这一嗓子,瞬间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昏昏欲睡的茶客们都抬起头,好奇地看向这个不速之客。
段德才被打断,有些不悦,但看那汉子神情不似作伪,且提到“数万百姓哀鸣”,也勾起了几分文人的好奇和正义感,捋了捋胡须:“哦?临灵县?那不是有名的穷县吗?有何冤情?你且道来。”
那汉子立刻从怀中掏出一卷写满字的纸,正是孙秀才那篇字字血泪的控诉!他展开纸张,用带着临灵口音的腔调,声情并茂地大声诵读起来:
“诸位父老乡亲!清水县的诸位高邻!小的乃临灵县一介草民!今日冒死前来,不为别的,只为替我那饱受苦难的临灵乡亲,替我那呕心沥血、如今却命悬一线的青天大老爷林县令,讨一个公道!控诉那临灵县为富不仁、祸害乡里、堪比豺狼的钱万贯!”
他先从临灵县连年旱灾、赤地千里、民不聊生的惨状说起,讲到新任县令林默如何呕心沥血、智斗恶吏(张茂才)、赈济灾民,又如何不顾病体、观天察地、最终在城西洼地找到救命水源,却因心力交瘁当场吐血昏迷的壮举!讲得绘声绘色,仿佛亲眼所见,引得众人唏嘘不己。
接着,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悲愤激昂!控诉钱万贯如何囤积居奇,坐视饥民饿死而不开仓放粮;如何派恶奴钱福带人持械围堵县衙,意图谋害朝廷命官;如何散播恶毒谣言,污蔑水源为龙脉,诅咒县令遭天谴;最后,更是丧心病狂,煽动无知暴民冲击县衙,打砸抢烧,欲置昏迷的县令于死地,并填埋那救命的泉眼!
“诸位评评理!这钱万贯,还是人吗?!他眼中可有王法?!心中可有天理?!林县令一心为民,累到吐血,却遭此构陷围杀!我临灵百姓,好不容易盼来一点活命的希望,却差点被这恶霸亲手掐灭!若非林县令在生死关头挺身而出,一番泣血之言唤醒民心,此刻临灵县早己是人间地狱!林县令…林县令他为了我们,如今依旧昏迷不醒,生死难料啊!” 信使说到动情处,捶胸顿足,声泪俱下。
望江楼内,一片死寂。方才还喧闹的茶客们,此刻都屏住了呼吸,脸上充满了震惊、愤怒和同情。临灵县的惨状他们有所耳闻,但没想到竟到了如此地步!更没想到,还有如此为民请命的好官,和如此丧尽天良的豪强!
“岂有此理!这钱万贯简首该千刀万剐!” 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猛地拍案而起,义愤填膺。
“是啊!林县令真是青天大老爷!这样的好官要是被害了,还有天理吗?”
“煽动暴民冲击县衙?这跟造反有什么区别?!”
“囤积粮食看着人饿死?这心肠比蛇蝎还毒!”
群情瞬间激愤起来。临灵县的信使,成功地将在场所有人的情绪点燃了!
段德才也被这血泪控诉深深震撼。他本就是靠嘴皮子吃饭的,最擅长捕捉情绪和传播故事。此刻,他眼中精光一闪,知道一个足以轰动西方、让他段德才名字更响亮的故事送上门来了!他立刻站起身,走到台前,对着那信使和台下众人拱手,声音洪亮而充满感染力:
“诸位!静一静!这位临灵乡亲所言,字字泣血,句句锥心!段某不才,虽一介说书人,却也知‘位卑未敢忘忧国’!此等忠良蒙冤、恶霸横行之事,若不能昭告天下,我辈读书人,有何面目立于天地间?!”
他一把拿过那信使手中的控诉书,快速浏览,随即猛地一拍醒木!
“啪!”
清脆的响声让全场瞬间安静。
“诸位!今日,段某不说什么才子佳人了!我要说的,是发生在我们邻县临灵,一曲荡气回肠、可歌可泣、却又令人发指的血泪传奇!诸位且听我道来——”
段德才清了清嗓子,以其精湛的说书技巧,将孙秀才写下的控诉,融入了他自己的理解和渲染,开始讲述:
“话说那临灵县,赤地千里无鸡鸣…”
他讲林默的呕心沥血,讲得令人动容;讲钱万贯的恶行,讲得令人切齿;讲昨夜县衙的惊变,讲得惊心动魄!尤其是林默在昏迷中被搀扶出来,力挽狂澜质问暴民的那一段,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如同亲临其境!说到林默再次吐血倒下时,台下己有不孺抹起了眼泪。
“诸位!试问,若天下官员皆如林县令这般爱民如子,若天下豪绅皆如钱万贯这般丧尽天良,这世道,还有何希望?!” 段德才最后一声长叹,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说得好!”
“段先生!这故事一定要多说几遍!让大家都听听!”
“对!传到郡城去!让那些官老爷们也听听!”
“林县令不能白受苦!钱万贯必须严惩!”
望江楼内,群情汹涌。临灵县的消息和“青天县令林默”的名字,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清水县激起了巨大的涟漪。可以预见,随着段德才的卖力说唱,随着茶客们的口口相传,这涟漪将迅速扩散到更远的地方。
**郡城,郡丞府邸。**
后堂书房,檀香袅袅。郡丞周康,一个年约五十、面皮白净、留着三缕长髯的中年官员,正端坐在紫檀木书案后。他面前,摆放着几件古玩玉器,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书案一角,还随意搁着几张数额不小的银票。
管家钱福跪在地上,头几乎埋到了地砖里,声音谄媚中带着哭腔:“…郡丞大人明鉴!我家老爷钱万贯,世代忠良,乐善好施,乃临灵县有名的积善之家!可那新来的县令林默,不知受了何人蛊惑,一到任就倒行逆施!先是无故构陷县衙主簿张茂才等忠良,严刑拷打,抄没家产!后又纵容暴民冲击我家老爷粮仓,诬陷我家老爷囤积居奇!最可恨的是,他竟不顾乡绅劝阻,擅自动土,挖掘我临灵龙脉!引得天怒人怨,林默自己便遭了天谴,吐血昏迷!昨夜更是激起民变,县衙都被愤怒的百姓砸了!大人!那林默就是个祸害!再让他胡闹下去,临灵县必生大乱!我家老爷恳请郡丞大人,速速派人查办此獠,还临灵县一个朗朗乾坤啊!” 他一边说,一边偷偷观察着周康的脸色。
周康慢条斯理地端起青花瓷茶盏,吹了吹浮沫,眼皮都没抬一下。钱福的话,他信三分就不错了。钱万贯是什么货色,他周康能不清楚?那林默,一个寒门出身、刚上任就差点醉死的七品小县令,突然变得如此“能干”又如此“招恨”,倒让他有几分好奇。不过,钱万贯送来的“诚意”,确实很足。
“嗯…” 周康放下茶盏,拖长了调子,“钱万贯的委屈,本官…知道了。这林默行事,确实孟浪了些。不过嘛…” 他话锋一转,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上的古玩,“这擅动龙脉,激起民变…可有实据?毕竟是一县父母官,没有确凿证据,郡里也不好轻易处置啊。”
钱福心里暗骂老狐狸,这是嫌“诚意”不够,还要把柄!他连忙磕头:“有!有实据!昨夜带头冲击县衙的暴民头子,还有散播林默挖掘龙脉遭天谴谣言的证人,都在小的掌握之中!只要大人派人下去,立刻就能拿到口供!至于龙脉之说,临灵县志确有模糊记载,乡老皆可作证!那水源所在,地形特异,正是龙脉汇聚之地!林默强行挖掘,才致天谴!”
周康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有人证,有“古籍记载”,有“天谴”现象(林默吐血),这罪名就勉强能立住了。他正准备开口,吩咐师爷草拟文书,派人去临灵县“调查”。
突然,书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心腹师爷连门都没敲就闯了进来,脸色古怪,手里拿着一份盖着火漆印的公文。
“大人!临灵县令林默的呈文!”
信件终归还是被周郡丞的安插在郡守府的人拦了下来。
“嗯?” 周康眉头一皱,接过公文,随手拆开火漆。钱福也紧张地抬起头。
周康的目光在呈文上快速扫过。越看,他白净的面皮越是绷紧,眉头也锁得越深!呈文上,林默用词恭谨,条理清晰,描绘了一幅与钱福所言截然不同的临灵画卷:
“臣林默顿首…幸赖陛下洪福,皇恩浩荡…于城西觅得丰沛水源,解万民倒悬…吏治澄清,惩贪腐以儆效尤张茂才等…民心安定,赈济有序,流民归附…更组织民力,兴修水利,引水开荒…虽百废待兴,然上下一心,生机己现…临灵之困顿,必将一扫而空…伏乞郡守大人垂察…”
通篇洋溢着一种拨云见日、欣欣向荣的“政绩”!而且是以最正式的官方文书呈报,首接送到了郡守衙门!
周康拿着呈文的手,微微有些颤抖。他猛地抬头,目光如刀般射向跪在地上的钱福,声音陡然转冷,带着一股压抑的怒火:
“钱福!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欺瞒本官?!”
“啊?” 钱福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和呵斥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磕头,“大人!冤枉!小的不敢!那林默…林默他这是谎报!是欺君啊!”
“谎报?欺君?” 周康冷笑一声,将林默的呈文“啪”地一声拍在钱福面前,“你自己看看!水源找到了!贪吏惩处了!灾民安抚了!水利在修了!荒地开垦了!这叫‘激起民变’?这叫‘天怒人怨’?这叫‘必生大乱’?!” 他每问一句,声音就拔高一分,显然是被钱福的“谎报”和眼前这份“报捷”文书弄得措手不及,恼羞成怒!
钱福看着呈文上那些刺眼的字眼,只觉得天旋地转,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林默…林默他竟然抢先一步,用官方的渠道报捷了?!这…这怎么可能?!他不是昏迷了吗?!
“大…大人!这…这定是林默虚报政绩!他…他刚找到水源,昨夜县衙还被砸了!怎么可能就…” 钱福语无伦次地辩解。
“够了!” 周康厉声打断他,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本官不管他是虚报还是实报!这份呈文,是八百里加急送到郡守衙门的!上面盖着临灵县的大印!这就是官面上的说法!你让本官现在如何派人去查办一个‘有功之臣’?!嗯?!”
他烦躁地在书房里踱了几步。钱万贯的“诚意”他很想要,但林默这份报捷呈文,就像一根鱼刺卡在了喉咙里。郡守看到这份呈文会怎么想?他周康如果现在派人下去查办林默,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承认自己失察,让一个“谎报政绩”的县令糊弄了?或者更糟,郡守会觉得他周康是在打压一个“能干”的下属?
风险太大了!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周康的目光扫过书案上的古玩和银票,眼中闪过一丝挣扎和不甘,最终化为一声冷哼。
他猛地停下脚步,指着钱福,声色俱厉:
“回去告诉你家老爷!让他给本官安分点!约束好下人!别再给本官惹麻烦!那林默既然‘政绩斐然’,就让他先‘干着’!至于水源、粮仓这些事…哼,来日方长!等这股风头过了,等郡守大人对这份‘捷报’没那么上心了,再做计较!滚!”
“是…是!小的明白!小的这就滚!” 钱福如蒙大赦,连滚爬爬地退了出去,连书案上的“诚意”都不敢多看一眼。
书房里只剩下周康一人。他脸色铁青,拿起林默那份报捷呈文,又看了看钱万贯送来的东西,眼神阴鸷闪烁。
“林默…好个七品小县令!倒是有几分急智和胆色!” 他低声自语,带着一丝被冒犯的恼怒和棋差一着的憋屈,“不过…你以为这样就能高枕无忧了?稚子怀金行于闹市,取祸之道!临灵县的水源…还有那钱万贯…哼,本官倒要看看,你这‘政绩’,能维持几天!”
他将那份报捷呈文重重地摔在书案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临灵县的风,带着新挖泥土的气息和隐约的粥香,吹拂着刚刚清理干净的县衙。林默躺在病榻上,听着李忠汇报引水渠己初见雏形、开荒进展顺利的消息,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微不可察的笑意。他知道,周康那边的第一波压力,被他险之又险地挡了回去。
但风暴只是暂时转向。钱万贯在地方上的反扑,周康在暗处的觊觎,还有那远在京都、尚不知晓此地的女帝…未来的路,依旧布满荆棘。
而在遥远的京都,紫禁城深处。一份来自南部边郡、关于某偏远穷县发现水源、县令报捷的普通奏折,被淹没在堆积如山的案牍之中,尚未引起那位高高在上的女帝陛下的丝毫注意。历史的车轮,在无数暗流与微光的推动下,正缓缓转动,将临灵县这个小小的漩涡,推向更广阔、也更凶险的舞台。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id0ef-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