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有钱真好”,博齐打了个饱嗝感叹道。
“我以前过的都是什么苦日子啊!”
“宣哥儿,您吩咐那汤店的掌柜派来的伙计刚熬的汤来啦!”可儿端着还冒着热气的翡翠白菜汤进来了。
忽然,李宣“唰”的一下站了起来:“父亲!”
“你们暂且退下,我和宣儿要单独谈谈。”李长庚对旁边的佣人说道。
“是,老爷。”
“父亲何事?”李宣在下人们退出去后向李长庚问道。
“下午石羊生要来府上,你这个年纪也该找个先生教你读书了,你觉得他如何?”李长庚似问非问的说道。
在李宣原本的记忆中,胡应麟是个不苟言笑的人,做事很认真,也很较真。
常常能因为一点小事纠纷的争执和人吵起来,自然他心里是很不愿意让胡应麟教他读书的。
“父亲,可以在晚些年在找先生吗?我还未到幼学之年。”
“这事可由不得你。”李长庚见我没答应,变得有些严肃。
“那你还问个蛋啊?”博齐心中无语极了,但是表面还得装作顺从的应允,“好不容易小说情节照进现实一次,上天居然让我输的这么彻底,艹....”
“下午先生来了后,你要主动,谦逊一些,胡先生在诗词方面的天赋极高,前两年刚加入了白榆社,不要辜负为父对你的希望。”李长庚略带严厉的语气对李宣说道。
(白榆社是晚明时期声名甚著的一个诗社,由汪道昆主持,万历十一年在徽州成立,前后入社的人物至少有21人,多为当时东南地区的社会名流.白榆社对扩大"后七子"派的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频繁的活动,使徽州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几个诗歌活动中)
“孩子想玩几年就晚几年吧,回头我跟元瑞说”梅国桢边走进来边说道:“让他在多攒几年诗书气,再来教咱的大外孙。”
“岳父!”...“外祖!”
“还有酉卿,你也不要操之过急,读书这事是讲究天赋,不是人人都像你似的天赋异禀。”
原来是激将法,想这样就能让我去读书。
虽然我知道了这是父亲和外祖联合起来表演的激将法,但我不如趁此答应,还能向父亲和外祖展现出我争强好胜、乐于学习的一面。
“不用晚几年在学,我下午会和胡先生说,我一定要比父亲中举的年龄更年轻!”李宣向父亲还有外祖坚决得说道。
此时的李宣,年龄虽小,但是略带幼稚却又严肃的语气颇让人感到可爱。
“你下定决心就好。”
李长庚没想到事情竟然进行的如此顺利,心中不由得暗爽,但是表面还得维持作为一个父亲该有的严肃。
随后,李长庚和梅国桢相视一笑,并肩跨过门槛。
“我就不行,我一个准大学生,会被区区幼儿的启蒙经难倒,大不了就是少玩会儿嘛...”
李宣这样在心中安慰自己,就不知道胡应麟会不会答应收我为徒...
下午——府宴
“元瑞,我有一事相求,就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帮为兄这个忙?”
“梅兄但说无妨,只要在力所能及,我胡元瑞在所不辞”。
“我外孙虽还未到幼学之年,但是现在读书在我们家倒也不算早,现在就缺一个好的先生,不知元瑞可否为敝孙指点一二。”
“兄长如此真是折煞我了,我从前就观贤孙灵气非凡,尚未过半幼学便可开蒙,真乃神童!”
“宣哥儿,快来!给胡先生行师礼!”
“胡先生!”遂行叩首礼。
“好了好了,贤徒快起,不如明天就开始吧。”胡应麟一边把李宣扶起来一边说道。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iba0a-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