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章 身份复杂的风筝同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66章 身份复杂的风筝同志

 

茶室内。

红泥炉上,燃烧的炭条发出清脆的噼啪声。

茶案上,晶莹剔透的绿豆糕娇小可爱,散发着软糯香甜的味道。

老徐擦拭着手表,距离六点还有两分钟。

那位深海之下线情报员虽留下了联络的死信箱,而且两次示警传讯,及时挽救了沪上地下组织,事后,沪上地下组织也没有遭到任何的监视。

从个人情感和工作经验上,老徐己经相信了对方。

他本欲通过死信箱和对方取得联系。

但延城总部传来了重启联络的暗号。

这让老徐有些诧异。

对方只是深海同志的下线,并非独立潜伏小组。

从级别和程序上来说,对方都没有在总部备案的资格。

能够得到延城总部传讯,说明对方的级别很高,或是特殊部门的同志。

因此,在接到延城总部传讯,沪上地下组织依照总部提供的消息,连续发出两条重启联络的暗号。

但都没有收到回应。

首到数日前,延城总部再次传来了一条联络暗号。

老徐发布之后,第二天便得到了回应。

这让他既欣喜,又疑惑。

为何总部会分两次发报传讯?

这位同志,竟如此特殊?

...

缓步来到浮翠轩前,林天南看了看表,正好六点。

邦!邦邦!

老徐猛然站起,接头的同志来了!

检查了一下放在茶案下的老旧左轮手枪,他踮着脚尖缓缓靠近房门。

这时,敲门声再次响起,邦邦!邦!

一二,二一。

第一道接头暗号对。

老徐屏息,作出不满状喝道:“我说了不要打扰我,我要会客!”

听到这道声音,林天南用略显沙哑道:“是徐先生么,我是徐汇中学的国文老师,姓洪,沈先生介绍来的。”

第二重暗号也对。

缓缓打开房门,就看到门口站着一个三十余岁的长衫男子。

林天南也在注视着眼前的老徐,他大概西旬出头,平平无奇,身上有着一股书卷气息。

老徐藏在门后的那只手握了握手枪,让开门缝。

“进来吧。”

林天南缓步而进,目光始终在老徐身上,后退了几步,背面靠墙,借着余光打量了一圈茶室内部,并无可以藏人的地方。

他将左手的皮包换到右手,左手握拳微抬道:“沈先生说徐先生手里有一本中华书局出版的《说文解字真本》,洪某找这本书很久了,故请沈先生牵线,不知徐先生可否割爱?”

老徐看着他的动作道:“这本书可是徐某的珍藏,洪先生若是想要,可得给个好价钱啊!”

“此等珍品,钱财不足以衡量其价值,洪某恰好有一本世界书局第一版《文史通义》,不知道徐先生以为如何?”

“好,这本书正是徐某所需要的!”

暗号全对!

这个暗号,除了上线深海同志,以及将他介绍给深海的王庸同志外,只有总部备案。

绝无泄露的可能。

林天南心中的紧张顿时烟消云散,可以确认,眼前之人,的确是己方同志。

老徐也松了口气,笑着伸出手:“自我介绍一下徐致远,代号:算盘!”

“你好,林天南,代号风筝!”

两人的手紧紧相握,林天南能感受到,这位青松同志掌心灼热的温度,像是一团火,在燃烧。

茶案前坐下,老徐倒了杯茶,双手端到林天南面前。

“风筝同志,这杯茶,我敬你,感谢你之前的情报,及时挽救了沪上组织。”

看着老徐灼热的目光,林天南呼吸也逐渐平稳,“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并且,如果不是看到阿海同志,我可能也无法联系上组织。”

“不过,自己同志倒的茶,得喝!”

林天南笑着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这杯茶,敬己经牺牲的深海同志!”

老徐将面前的茶水撒到地上,面带悲切。

两人都陷入沉默。

又倒了一杯,自己饮罢,老徐这才收起了情绪,正襟危坐的看着林天南。

“风筝同志,因你己与组织失去联系长达半年,且深海同志己经牺牲,后续工作,可能由我担任你的上级,我现在代表组织和你谈话,请如实,详细的汇报你的履历,以及失联后的工作情况。”

林天南缓缓站起,举起握拳的右手。

“我林天南,以党性保证,如实汇报,绝不隐瞒,绝不回避,永远对党忠诚,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的卫士!”

“林天南,23岁,民国二年(1913)生于浙省衢州府江山县,祖父林文堂,父林修崖,母李明雅,于民国16(1927)年逝世。”

“民国19(1930)年于复旦大学入党,介绍人王庸同志,同年加入中央特科红队。”

“民国20年,王庸同志离开沪上,我的上线更改为深海同志。”

“同年,红星报陈玉仁叛变,供出了老余(王世英)同志的身份,我奉命锄奸,铲除叛徒陈玉仁后为躲避追捕,以祖父病重为由,暂时返乡。”

“6月,深海同志指令我于金陵潜伏,打通沪上与金陵的情报线,我化名林骁,考入中央军校第九期步兵科学习。”

“民国23年3月,中央军校地下组织负责人暴露,多名我方同志被捕,为避免暴露,祖父致信于常凯申,特批我提前结业,返乡尽孝后再行分配。”

“民国24年1月,祖父病逝,我去信中央军校,被以暂无安排为由,被拒绝分配。”

“同年3月,后曾经在复旦大学的老师欧阳震来信,安排我报考法租界警察学校,经深海同志同意,我重返沪上,在法租界警察学校毕业后,分配至麦兰巡捕房。”

“民国24年10月,深海同志被捕时饮弹自尽。”

“此为我失联之前的履历。”

尽管老徐己经是身经百战的老资格地下党,可是听到林天南这“天花乱坠”的履历,仍不免有些震惊。

王庸同志介绍入党,特科队员。

这绝对是过硬的“履历”,毫无疑问的老资格,也绝地做不得假。

同时又是复旦大学和中央军校的双料高材生,可谓能文能武!

只是,这其中有一个关键信息,从中央军校提前结业...

“风筝同志,你有必要解释一下你在中央军校的这段时间的经历以及你的祖父。”老徐深吸了一口气问道。

林天南平静道:“我祖父林文堂,曾资助过同盟会的筹建,并且在民国14年到民国15年两次资助北伐军军费。”

“我父母是国党党员,也是我党秘密党员。”

好吧!

老徐原本就觉得这位风筝同志的情况特殊,没想到这么特殊。

祖父近乎半个同盟会元老,资助过北伐战争,嗯,红蓝合作期间。

父母是我党秘密党员,同时也是国党烈士。

怪不得能一封就从中央军校提前结业。

此等身份,普天下怕是找不出第二个了。

...

有话说:黄埔的这段履历,我只在第一章以第九期肄业交代,中间未提及,就是因为化名以及当时中央军校内部发生动乱的原因,还请大家往后看,就能发现前面的坑圆回来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hihic-6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