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捐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7章 捐赠

 

陆铮看着霓裳离去的背影,又看向地上零落的纸屑,最后目光落在秦昭平静无波的侧脸上。那平静之下,是一种洞穿世情、不卑不亢的坚韧。

宫宴的喧嚣如同隔着一层水幕,在身后渐渐模糊。马车驶离巍峨的宫门,将那片金碧辉煌的牢笼抛在身后。紧绷的神经骤然松弛,随之而来的是腹中清晰的鸣响。

“饿了?”陆铮的声音在车厢内响起,褪去了宫中的冷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

秦昭揉了揉有些发空的胃,坦然点头:“嗯。”

“想吃什么?”陆铮问。

“路边摊就好。”秦昭不假思索地回答,眼中甚至带上了点轻松的笑意,“陆大人平日里珍馐玉馔惯了,怕是不习惯吧?”

陆铮看着她难得流露的鲜活神色,唇角也几不可查地弯了弯:“哪里。”他没有多说,只吩咐车夫,“寻个干净些的馄饨摊。”

暮色渐沉,华灯初上。马车在一处临街的小摊前停下。几张简陋的木桌条凳,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锅,香气混合着市井烟火气扑面而来。秦昭熟门熟路地挑了个靠里的位置坐下,扬声对摊主道:“老板,两碗鲜肉馄饨!一碗多放芫荽香葱,另一碗……”她顿了下,看向陆铮,“不要香葱,对吗?”

陆铮正要落座的动作微微一顿,抬眼看她,眼底掠过一丝清晰的讶异:“你……如何知晓?”他确实从不碰香葱,连气味都觉不喜,但这等细微习惯,连身边近卫都未必留意。

秦昭拿起竹筒里的筷子,用热水烫着,随口道:“办案之人,察言观色是本能。几次用饭,见陆大人但凡菜肴里有葱末,都小心剔出,或干脆不动那盘。便记下了。”她说得轻描淡写,仿佛理所当然。

陆铮的心口却仿佛被什么温软的东西轻轻撞了一下。那点微不足道的、连他自己都未必在意的习惯,竟被她如此清晰地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股陌生的暖流悄然淌过心间,驱散了宫宴残留的冰冷与压抑。

两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很快端了上来。清亮的汤底,皮薄馅大的馄饨浮沉其间,点缀着碧绿的芫荽或清清爽爽的紫菜虾皮。秦昭拿起调羹,舀起一个,吹了吹气,满足地送入口中。陆铮学着她的样子,也尝了一口。汤鲜味美,馄饨滑嫩,简单的食物,竟比宫中御宴更熨帖肠胃。两人隔着氤氲的热气,默默吃着,气氛是难得的宁静平和。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半旧青布首裰、腋下夹着几卷书的中年男人匆匆跑来,将书本往旁边空桌上一放,急声道:“老板!一碗馄饨!快些!要误了时辰了!”

摊主是个笑眯眯的胖老头,一边麻利地下馄饨,一边熟稔地搭话:“哟,张夫子!今日怎地晚了?往常您可是头一个到的。”

那被称作张夫子的男人擦了把额头的汗,一脸懊恼:“别提了!昨日被东家留了吃酒,多饮了几杯,今早起晚了!真是误事!”他不住地探头看锅里翻滚的馄饨。

“好嘞!还是老规矩,多给您下几个?”摊主笑着问。

“对对对!多下几个!铜钱少不了您的!”张夫子连连点头。

秦昭一边小口喝着汤,一边看似随意地听着邻桌的对话。职业的习惯让她对任何信息都保持着天然的敏感。

很快,一大碗堆得冒尖的馄饨端到了张夫子面前。他也顾不得烫,风卷残云般,三下五除二便吃了个精光,丢下几个铜钱,抓起书本,又一阵风似的跑了。

秦昭放下调羹,状似闲聊地问正在收拾碗筷的摊主:“老板,这位张夫子瞧着斯文,怎地如此行色匆匆?为人师表,不是该更持重些么?”

摊主见此时客人不多,便也乐得闲聊,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道:“二位有所不知。这张夫子,学问是顶好的!前些日子被‘慈善居’重金聘了去,专给那里收留的孤儿开蒙讲学!那可是积德行善的好去处!听说里面管得严,夫子们点卯误了时辰,怕是要受责罚的。所以他才这般火烧火燎。”

“慈善居?”秦昭眸光一闪,看向陆铮。

陆铮接口道:“是京中一处收容无家可归孤儿的善堂,靠些善心人的捐赠维持。”

“既是善堂,靠捐赠度日,想必清贫。”秦昭若有所思,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可听这意思,竟能重金聘请学问顶好的夫子?这开销……从何而来?”

陆铮执箸的手蓦地停在半空!一丝锐利的光芒瞬间掠过他的眼底!不错!一个靠施舍度日的慈善之所,哪来的底气重金聘名师?这其中的悖逆,如同平静水面下的暗礁!

“走!”陆铮当机立断,放下筷子,丢下几块碎银,“去慈善居!”

慈善居的门面,在一排略显陈旧的民居中毫不起眼,甚至有些破败。斑驳的朱漆大门紧闭,只留一扇小小的角门。当陆铮亮出锦衣卫的腰牌,声称前来“体察民情,略尽绵薄”时,守门的老苍头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和慌乱,却不敢阻拦,只得战战兢兢地将他们引入。

刚一踏入大门,秦昭的心便沉了下去。

门内门外,判若云泥!

绕过影壁,眼前豁然开朗。脚下是打磨得光可鉴人的青石板路,两旁是精心修剪过的奇花异草,假山玲珑剔透,引活水潺潺流过,亭台楼阁虽不宏大,却处处透着江南园林般的精巧雅致。这哪里是收容孤苦的善堂?分明是一处低调奢华的私家别苑!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过于洁净的、混合着昂贵熏香的气息,刻意掩盖着什么,却更显此地无银三百两。静,死一般的寂静。没有孩童的喧闹哭喊,只有远处隐约传来的、整齐划一的诵读声,单调而压抑。

一个穿着体面绸衫、管事模样的中年男人闻讯匆匆迎了出来,脸上堆着过分热情的笑容,眼底却藏着深深的戒备:“哎哟!不知二位大人光临,有失远迎!失敬失敬!鄙人姓王,是这里的管事。不知二位大人是……”

“锦衣卫北镇抚司,陆铮。”陆铮的声音冷硬,目光如鹰隼般扫过西周,“听闻此处收容孤儿,行善积德,特来一观。”

王管事脸上的笑容僵了僵,腰弯得更低:“陆大人大驾,蓬荜生辉!只是……孩子们正在后院学堂用功,恐怕不便打扰……”

“无妨。”秦昭开口,声音清越,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既是善堂,总要让捐赠之人亲眼看看受助孩童,方知善款是否用得其所。远远看一眼,不扰他们用功便是。”

王管事喉头滚动,额角渗出细汗,却不敢再推脱,只得硬着头皮引路:“是是是,秦……秦姑娘说得在理。这边请,这边请。”

穿过几重月亮门,诵书声渐近。众人来到一处宽敞院落外,隔着雕花的月洞窗,里面的景象清晰可见。

数十个约莫五六岁到十来岁的小女孩,穿着统一的、浆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裙,整整齐齐地坐在小杌子上。她们背脊挺得笔首,小脸上毫无表情,眼神空洞而麻木,如同被抽去了灵魂的木偶,机械地跟着前方一个老学究模样的夫子(正是方才馄饨摊遇到的张夫子)念着《三字经》。偌大的院子,只有单调的诵读声在回荡,压抑得令人窒息。

秦昭的目光如同最精准的尺子,飞快地扫过那一张张稚嫩却毫无生气的脸庞。心,却像坠入了冰窟!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hgi0i-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