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鱼回到家后,活字印刷也准备好了,西鱼的话本子也写了几套了,己经开始了西鱼的话本子大业。
秀才爹还抽空考了个举人,哥哥们也考上了童生,大哥哥要议亲被奶奶拦了,让再等等。
西鱼家因为战船图,因为纸张改进,得了朝廷的赏赐,纹银五千两,秀才爹开春要去参加春闱,西鱼准备随行,看看都城附近的县镇有没有合适居住的地方。
再看看都城有没有合适的铺子,要把话本子大业发扬光大嘛,还是要去人口多的地方。
曹知府也回升迁了,己经回了都城,曹铭泽在都城,西鱼是想去都城的。
哥哥们以后考上,也是要做官的,不如提前准备着。
要说西鱼开始想要当官,现在不想了,西鱼想当官二代,想让秀才爹当官,自己只当书生就好啦。
不过还是要抽时间考个秀才,只有秀才才能不跪来跪去的。
姐姐们都是照着闺秀养的,想让姐姐们有个好归宿,也是要拼爹的,所以还是得鞭策秀才爹。
时间一晃而过,到了随秀才爹上都城的日子,路途遥远,西鱼家还是买了马车。娘,西鱼,还有姐姐们,外加一个小厮,一个丫鬟。
西鱼家的车是定制的,只有一匹马,另买了两匹骡子,马匹有限制,骡子没限制,不买骡子不行呀,车太沉,拉不动。
西鱼做的小铁皮炉子,炭,棉被,这些都是必须带的,剩下的是给胡爷爷还有曹铭泽带的香皂,玫瑰的、茉莉的、桂花的、牛奶的。
肥皂都是托镖局押运的,香皂这个是新品种,正好自己去了当登门礼。
再有就是路上吃的喝的,带了两口锅,,一大,可以搭灶做饭,一小,能在铁皮炉子上煮个粥啥的,当然还得带着烧烤架子。
路上打个兔子呀鸡呀啥的,烤个串串吃,西鱼现在的箭术基本是百发百中了,力气也不可同日而语,身体好后,药也不用吃了,力气一日比一日大。
在知府府上的时候和曹铭泽的武师父学的剑术,其实西鱼更喜欢枪或者棍,感觉上会更顺手,只是曹铭泽的武师父是有名的剑术大师,西鱼也就勉强跟着学了。
学的也还不错吧,西鱼现在说是书生吧,武艺也不错,说是武夫吧,长相气质,说出来也没人相信。
她们出发早几日,是秀才爹想带着娘游览下大好河山,慢慢走,慢慢游玩,只是刚出来一天,秀才爹就后悔了。
哪有什么大好河山,都是光秃秃的树,光秃秃的土地。太冷了,文弱书生伤不起。
娘和姐姐们的兴致却很好,没出过远门嘛,可以理解。还好慢慢走,有个两三日镖局赶上来再抓紧时间赶路。
一天了,西鱼也没机会展示自己的箭术,兔子毛都没看见,赶路到宏城,安排好住宿,娘就带着姐姐们去逛街了,对,没带西鱼,谁让他是男孩子呢。
秀才爹也跟着去了,美其名曰的保护他媳妇,丫鬟也去了,要拿东西,只剩了西鱼和小厮二人,大眼瞪小眼。
“要不你回去睡会?”西鱼对小厮说道
“奴才陪着少爷,少爷一个人太可怜了。”
“滚滚滚,赶紧睡觉去,你家少爷才不可怜呢,明天自己赶车,少爷不帮你了,哼!”西鱼笑骂道。
小厮笑着跑回房间,西鱼去客栈大堂找小二定明天的干粮,给小二银子,让小二帮着买点马和骡子的饲料,西鱼看小二办事麻利,给了二钱银子让小二晚上帮着喂喂马儿。
等到一家人大包小包的回来,看西鱼都安排妥当,老父亲的心甚是欣慰,老母亲也是又是铁蛋啊,蛋啊的,肉啊,宝的,甜腻的西鱼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大姐捂嘴偷笑,二姐说娘真肉麻。
虽然山水没啥好看的,一家人也是开心的,等到镖局赶上来再往前走路也不好走了,官道上山匪还是没有不长眼的,算是人多势众吧。
有时候赶不上进城,需要露宿的时候,西鱼就跟着镖局的镖师去打打猎,西鱼的剑术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历经二十多天才赶到都城,都城的城门远远的就能看到排着长长的队伍。快到城门的时候,西鱼看到了许久不见的曹铭泽。
曹铭泽比西鱼高了一头的样子,小小少年己长成女娘喜欢的样子,西鱼暗气,自己怎么没长个呢。
其实也长了,就是没长过人家。一定要好好锻炼,争取比曹铭泽高。
曹铭泽的祖父是曹国公,曹知府是国公府的嫡三子,怪不得奏折能首接递上去呢,还能为普通的百姓请功。
秀才爹还没科考,在朝廷也算是挂上名了。
西鱼家的银子没买县里的方子,首接花了一千两买了个二进的小院子,在官员和百姓之间的围着。
这里房子的价钱比朝圣街便宜,比蓝卉坊的贵,占个中等,又花了两千两在武前街买了个铺子,还是继续开个书肆。
曹铭泽让西鱼跟他去国公府住,西鱼拒绝了,虽然甚是想念,只是国公府不止曹铭泽一家。
西鱼家安顿好,西鱼随着秀才爹去拜访了胡爷爷,胡爷爷的儿子是部尚书,也算是高官了。
秀才爹好好温书,西鱼准备书肆开业事宜,娘和姐姐们打理后宅。人手不够,又添了几个仆从,一切慢慢步入正轨。
秀才爹高中,不是状元,是探花,只因秀才爹长的好,圣上钦点探花郎,虽然是老探花郎吧,谁让人家长的好呢。
按圣上意思是让秀才爹去翰林院镀金的,秀才爹拒绝了,秀才爹要求进工部。因为他家铁蛋要改进农具。
还有弓弩的改进,信号弹的改进,等等,都需要工部的能工巧匠。
圣上准了,给秀才爹安排了个工部侍郎,又赐了三进院子的府邸,可谓一时风光无限。
爷奶也接来了都城,只是爷奶住不惯,在城外买了庄子,时不时的去庄子种种菜。
哥哥姐姐都己经定亲,大伯二伯家也都搬到了庄子上,家里的书肆低价卖给了于夫子。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hdefb-6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