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我当书生那些年25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5章 我当书生那些年25

 

“只是侄儿与父亲想求见知府大人,却求见无门,想请唐叔帮着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找人引荐引荐。”

“这是好事呀,实不相瞒,你婶子的娘家妹妹的夫君的弟弟就是府衙的捕快,待今晚我带着你婶子去拜访拜访妹夫,明日这个时候你们再来,如能引荐,这事成了也是一桩美谈。”

西鱼父子女二人拜别唐掌柜,和秀才爹又开始买买买的节奏,明天如能见到知府,自己的土特产礼有点薄。再添点蜜饯,糕点,茶叶,这样的礼虽然在知府眼里不算什么,不过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就是很贵重了。

不知道明天见到知府结果如何,给家带的东西没有买,等尘埃落定再逗留一日二日的。

时间在西鱼和秀才爹的忐忑不安中来到了第二日。

西鱼和秀才爹来到酒楼时,唐掌柜正在门口张望。“可算来了,走,走,走,快随我去知府家,知府今日休沐,让去他府上。”唐掌柜急切的说道。

西鱼和秀才爹把牛车放在酒楼,二人拎着礼品,随着唐掌柜去往知府府上,唐掌柜送到知府角门,那里早有人在等。

唐掌柜送到门口就暂时回去了,唐掌柜觉得方子吗,都是需要保密的,不能被旁人知道。

西鱼和秀才爹随着知府管家进入知府府上,一路垂首紧随管家,来别人府上西处张望不礼貌,西鱼虽然很想看吧。

跟随管家进入书房,秀才爹无需跪拜,西鱼却要跪拜,古代就这点不好:“见过知府大人。”二人齐齐行礼说道。

“无需多礼,曹管家,看茶。”知府温文尔雅的声音传来。

“谢知府大人。”西鱼抬头只见上首主位坐着的知府,身着青色素雅长衫便服,衣料选用棉麻既舒适又不失体面,又能体现其稳重与学识。

他的穿着简约却不失威严,腰间系着一条素色的绦带,给人一种素雅而庄重的感觉。脚下的鞋履是一双软底靴,行动的话应该轻便。

他的胡须修剪得十分整齐,显示出他对自己仪容的注重。这不仅是一种外在的修饰,更体现了他内心的自律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他看上去大约三十几岁,正值壮年,岁月的痕迹在他的脸上留下了些许印记,但这些丝毫没有掩盖住他的英俊。

他的皮肤略微有点黑,这或许是因为他经常在户外活动,但这反而给他增添了一份健康的气息。

他的鼻梁高挺,线条分明,如同一座山峰般耸立在他的面庞中央,为他的容貌增添了几分立体感和刚毅之气。这样的鼻梁使得他的面部轮廓更加深邃,让人不禁为之侧目。

确定了,是美大叔一枚。

西鱼随着父亲落座,父亲向知府说明来意,知府不敢确定,再次询问:“真的能改进吗?”

“对,成本能减少,可以让更多的学习用的起纸。在下己带入府中。”秀才爹语气肯定的道。

“曹管家,把李秀才带来的东西呈上来。”知府急匆匆喊道。

管家在门外应是,喊小厮把西鱼和秀才爹带来的东西全拿了进来,知府看着拿进来这么多东西,还有糕点礼盒,觉得李秀才挺知礼的,就是太破费了。

既是给自己送业绩的,还带着礼品上门,不行,一会得给他们带点什么回去,不能让他们吃亏。知府暗暗想着。

西鱼要是知道知府怎么想的,就会觉得这把稳了。

秀才爹从一堆的东西中寻出纸张,呈给知府:“大人请看,这就是小儿改进的纸张,虽然颜色略暗,却大大的减缩了原料的成本。”

知府拿在手中细细打量,摸着手感略显粗糙,纸张厚度尚可,再拿起笔在上边写到安居乐业,写完后又观察墨的上色,浸透,边看边点头:“好,好,好。”

“李秀才拿出此改造方子,可有什么要求?”知府询问道。

“只求知府大人能推广出去,让更多的寒门学子能买的起纸,在下别无他求。”秀才爹起身行礼回道。

西鱼也赶紧起身跪下叩头,等着知府回答。

“快快请起,李秀才大义,本官这就写奏折启禀圣上。”知府感动的说道。

“在下替寒门学子感谢知府大人。”秀才爹再次行礼。西鱼刚刚起一半,得,接着跪吧。

知府拉起秀才爹和西鱼:“是本官替天下学子感谢李秀才才对,李秀才大义,像这样的方子,哪个世家不是放在自己手中,李秀才却肯拿出给朝廷,李秀才品行实数让人佩服,今夜就留宿本官府上,晚上设宴,咱们小酌几杯。”

秀才爹以为知府是在客套,推辞道:“知府公务繁忙,在下和小儿就不打扰大人了。”

“无妨,李秀才给本官添业绩,本官自然要好好招待。”

秀才爹心里打鼓,是好好招待,还是好好‘招待’。

西鱼没有那么多想法,不管是哪种招待,跑也跑不了,还不如顺从呢。

“令郎可有读书?”知府说完才看西鱼,只见小童身着素色棉麻长衫,衣料虽不华贵,却因浆洗得挺括而显得整洁清爽。

束以木簪,发髻略松,偶有碎发散落,额前几缕碎发随风轻扬,更添文弱之美。

肌肤白皙如新雪,双颊透淡粉,唇若含丹不点而朱。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点漆星辰,顾盼间灵动生辉,既有书卷清气,又带小小少年稚气。

鼻梁高挺如峰,下颌线条柔和,耳垂圆润如珠,指节修长如削葱,指甲修剪圆润,透出勤学之痕,长睫如帘,投下淡淡阴影。

真真应了诗经上的那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小小年纪就卓尔不凡。

再看秀才爹,嗯,确定了,亲生的,虽面貌略有不同,却有六分相似,只是小童更显柔美,李秀才嘛。嗯,细看还是有点粗犷的。

“犬子去岁中了童生。”秀才爹谦虚又自豪的说道。

“哦?不知贤侄名讳。”“犬子李明平。”

西鱼暗暗松口气,还好没说是铁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hdefb-6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