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无声的牵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5章 无声的牵挂

 

孩子的心思终究是简单的。温暖的阳光,熟悉的药香,娘亲温柔的话语,还有手心里粗糙却新奇的小木马,渐渐驱散了那份失落。念安点点头,学着林晚的样子,伸出小手,笨拙地去翻动那些翠绿的叶片。

日子,如同檐下融化的雪水,滴滴答答,重新流淌起来。念安堂的“义医”金匾依旧熠熠生辉,求诊的街坊络绎不绝。林晚诊脉、开方、炮制药膳,忙碌而有序。她开始着手炮制那副计划己久的西君安中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为主,辅以少量陈皮、砂仁),这温补脾胃、固本培元的膏方,最适合冬春之交调理体虚气弱之人。

只是,偶尔在配药或熬膏的间隙,当她抬头望向院中那株老槐树,或是看到念安拿着小木马在角落里自言自语时,一丝极淡的怅惘会悄然掠过心头,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几圈涟漪,又很快归于平静。

陈先生和秦十三也默契地不再提起那个名字。秦十三的腿伤日渐好转,己能丢开拐杖,在院中缓慢练习行走和基础的拳脚功夫。他眼神中的阴霾散去了许多,多了几分属于年轻人的朝气和对未来的希冀。

靖北王府旧址。

昔日的断壁残垣己被清理干净,巨大的地基轮廓显露出来。大批工匠在工部官员的指挥下忙碌着,伐木凿石,夯土砌墙,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空气中弥漫着新木的清香和尘土的气息。

萧珩一身玄色锦袍,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俯瞰着这片正在浴火重生的土地。他面容沉静,眼神锐利如鹰,扫过工地的每一个角落。赵铁鹰和几名核心幕僚肃立在他身后,低声汇报着各项事宜:木材石料的采买、匠作班子的调度、王府规制细节的确认…

“世子爷,宗正寺派人来问,王府正殿的梁木,是按旧制用金丝楠,还是…”一名幕僚躬身请示。

“用金丝楠。”萧珩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规制不可僭越,但靖北王府的门楣,当得起这份厚重。” 他顿了顿,补充道,“库房和药房的地基,预留大些。通风、防潮、防火,都要考虑周全。”

“是!”幕僚立刻记下。他们注意到,世子爷对府库、尤其是药房的规划,似乎格外上心,要求也异常细致。

萧珩的目光掠过繁忙的工地,投向远方念安堂的方向。那里只有寻常的屋宇轮廓,什么也看不见。但他仿佛能嗅到那熟悉的当归黄芪混合着桑叶的气息,能听到炉火噼啪的轻响,能看到那个小小的身影蹲在地上摆弄药材…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意,悄然驱散了工地的喧嚣和心头的沉重。

“世子爷,”赵铁鹰上前一步,低声道,“城西营房的兄弟们,都盼着能早日为重建王府出力。还有…念安堂那边,一切安好。林娘子新制的‘西君安中膏’,据说效果颇佳,求者甚众。” 他敏锐地捕捉到,在提及“念安堂”和“林娘子”时,世子爷那冰封般的眉宇间,会掠过一丝几不可查的柔和。

萧珩微微颔首,没有言语。他收回目光,重新投向脚下的工地,那深邃的眼眸中,除了重建王府的蓝图,似乎还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无声的牵挂。

几日后,念安堂。

午后的阳光慵懒地洒进小院。林晚刚送走一位抱着孩子来复诊的妇人,正坐在院中的石桌旁,整理着新收上来的金银花。念安趴在她腿边的小凳上,拿着小木马在石板上轻轻划着,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在给它“喂草”。

院门被轻轻叩响。陈先生开门,门外站着的竟是赵铁鹰。他身后跟着两名靖北王府的仆役,抬着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看起来颇为沉重的大件物品。

“赵大人?”林晚有些意外地起身。

“林娘子,”赵铁鹰抱拳,脸上带着一丝笑意,“世子爷命我送些东西过来。” 他示意仆役将东西小心抬进院子。

油布揭开,里面竟是一套崭新的、用上好樟木打造的药柜!柜体打磨得光滑温润,散发着樟木特有的防虫清香。柜门雕着简洁雅致的卷草纹,分隔合理,大小抽屉一应俱全,比林晚原来那个老旧斑驳的药柜不知好上多少倍!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hcfhi-15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