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思想交锋,暗流涌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1章 :思想交锋,暗流涌动

 

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太学讲堂里,往日里安静的学子们如今争论不休。

一个年轻的士子站在讲台上,手中挥舞着一本小册子,神情激动:“诸位学兄,我们读书所为何事?难道只是为了考取功名,做朝廷的鹰犬?”

台下立刻响起一阵骚动。

“陈学兄此言差矣!”一个年长些的学子起身反驳,“我们读书明理,正是要为国为民。何来鹰犬之说?”

“为国为民?”那陈姓学子冷笑一声,“我们所学的《西书五经》,哪一本不是教人君君臣臣?哪一句不是要人俯首称臣?这样的学问,培养出来的不是鹰犬是什么?”

讲堂内顿时炸开了锅。有人愤然离席,有人连连点头,更多的人则是陷入沉思。

角落里,一个身穿青衫的中年人默默记录着一切,这正是“乌鸦”安插在太学的棋子之一。

类似的场景在国子监、在各大私塾、在文人聚会的酒楼里不断上演。

那些印刷精美的小册子像风一样传播,所到之处,必然引起激烈的争论。

荣王府,书房内灯火通明。

陆羽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桌案上摆着厚厚一沓稿纸,都是他这几日连夜赶写的文章。

“陆兄,这样下去不行。”龚美端着一杯热茶走过来,“你己经三天没合眼了。”

“王爷,学生写得越多,越觉得这事难办。”陆羽接过茶杯,苦笑道,“那些异端言论,单看每一句都有几分道理,但合在一起就成了毒药。学生想要反驳,却发现很难找到有力的论据。”

龚美神色凝重,:“这就是'乌鸦'的高明之处。它不是在传播明显的谎言,而是在扭曲真理。”

“王爷,学生有个困惑。”陆羽放下茶杯,“那些言论中,有些观点确实值得思考。比如'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从某种意义上说,确实有其道理。”

龚美点头:“这话本身没错,但关键是时机。就像一把刀,可以用来切菜,也可以用来杀人。同样的道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作用截然不同。”

“学生明白了。”陆羽若有所思,“现在的大宋,正是需要君臣同心、共御外敌的时候。这时候宣扬这些思想,只会动摇国本。”

“而且,”龚美站起身来,在房内踱步,“我们不能忘记一个根本问题:谁有资格谈论'天下'?”

陆羽一愣:“王爷此言何意?”

“那些传播异端思想的人,他们了解民间疾苦吗?他们知道治理国家的困难吗?”龚美停下脚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现在的大宋,需要的不是争论,而是建设。”

“王爷的意思是,我们应该从实际成效入手?”

“正是。你在文章中不要过多反驳那些言论,而是要展示我们的成就。告诉人们,在现有体制下,大宋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

就在这时,王三匆匆跑进来:“师父,钱太医求见,说有急事。”

龚美和陆羽对视一眼,都感到有些意外。钱乙向来专心医术,很少过问政事,这时候来找他们做什么?

不多时,钱乙被带了进来。只见他神色憔悴,显然也是好几日没有好好休息。

“钱太医,何事如此着急?”龚美起身相迎。

钱乙拱手行礼:“王爷,下官有事相询。”

“请坐说话。”

钱乙在椅子上坐下,却显得有些坐立不安:“王爷,下官这几日遇到了一个困惑。”

“说来听听。”

“是关于医术的。”钱乙组织了一下语言,“下官最近在治疗一个病人时,发现传统医理中的某些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符。”

龚美和陆羽都感到奇怪,这种学术问题,钱乙为什么要来找他们?

钱乙继续说道:“然后,有人给了下官一本小册子,上面说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求下官抛弃传统医理,完全按照实验结果来治病。”

龚美心中一动,这明显是“乌鸦”的手笔。

“钱太医,你是怎么想的?”

钱乙苦笑:“下官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说那些话有道理吧,但让下官完全抛弃祖传医理,实在做不到。说那些话没道理吧,但确实在实践中发现了问题。”

龚美沉思片刻:“钱太医,你觉得传统医理一点用都没有吗?”

“当然不是。”钱乙连忙摇头,“传统医理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其中大部分都是正确的。”

“那你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是否意味着传统医理全部错误?”

“也不是。”钱乙想了想,“只是某些具体的说法需要修正。”

龚美点头:“这就对了。传统不是包袱,而是基础。我们要做的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继承中发展。”

陆羽也明白了:“就像我们现在发展的新学,并不是要否定传统儒学,而是要在儒学基础上融入新的知识。”

钱乙若有所悟:“王爷的意思是,那些要求完全抛弃传统的言论,本身就是错误的?”

“不止是错误,而且是别有用心。”龚美神色严肃,“钱太医,给你那本小册子的人是谁?”

钱乙回忆了一下:“是个自称'求真学会'的人,说是一个探讨新知的学术组织。”

龚美和陆羽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警惕。

“钱太医,你还记得那人的样貌吗?”

“记得。”钱乙详细描述了一番。

龚美暗暗记下,准备让影七去查一查这个所谓的“求真学会”。

送走钱乙后,龚美立即召来影七。

“主人。”影七如幽灵般出现。

“查一个叫'求真学会'的组织。”龚美将钱乙提供的信息告诉了她。

影七点头:“属下马上去办。”

“等等。”龚美叫住她,“最近有没有发现其他类似的组织?”

“有。”影七从怀中取出一份名单,“这是属下这几日整理的,总共发现了十七个类似的组织,都是以'探讨新知'为名。”

龚美看着名单,眉头紧皱:“'求真学会'、'明理社'、'新知堂'…这些名字都很相似。”

“而且,”影七补充道,“这些组织的活动方式也基本相同。先是找到一些在学术上有困惑的人,然后给他们提供一些看似有理的解释,最后引导他们质疑传统。”

“典型的温水煮青蛙。”龚美冷笑,“'乌鸦'这次学聪明了,不再硬来,而是选择潜移默化的渗透。”

陆羽在一旁听得心惊:“王爷,如果这样下去,恐怕整个学界都会被影响。”

“不只是学界。”龚美指着名单上的几个名字,“你看这些组织的成员,有太学的学子,有国子监的博士,还有一些地方官员。一旦他们的思想被扭曲,影响的就不只是学术界,而是整个朝廷。”

影七问:“主人,需要采取行动吗?”

龚美沉思片刻:“不能硬来。如果我们首接取缔这些组织,反而会坐实'打压新思想'的罪名。”

“那怎么办?”

“既然'乌鸦'会钻空子,我们也可以。影七,你派人渗透进这些组织,然后…”

他凑近影七,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影七听后,嘴角微微上扬。

“主人,这招高明。”

就在这时,王三又跑了进来:“师父,宫里来人了,说皇上要见您。”

龚美整理了一下衣冠:“看来皇上也坐不住了。”

皇宫内,赵恒正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桌案上同样摆着几本小册子。

“爱卿来了。”见到龚美,赵恒如释重负,“朕正为这些东西头疼呢。”

“陛下,可是为了学界的争论?”

“正是。”赵恒坐下,“朕听说太学里吵得不可开交,有人说要改革制度,有人说要推翻传统。这样下去,朝廷的威信何在?”

龚美心中暗叹,赵恒虽然聪明,但格局还是不够大,只看到了表面的争论,没有看到背后的阴谋。

“陛下,臣以为这正是好事。”

赵恒一愣:“好事?”

“正是。”龚美从容道,“学者争论,说明他们在思考。思考才能进步,进步才能强国。”

“但他们质疑传统,质疑朝廷…”

“陛下,金子不怕火炼。”龚美打断他,“如果我们的制度真的有问题,那么质疑反而是好事,可以让我们及时改正。如果我们的制度没有问题,那么质疑只会让它更加坚固。”

赵恒若有所思:“爱卿的意思是,让他们继续争论?”

“不只是让他们争论,还要引导他们争论。”龚美神色严肃,“陛下,臣建议举办一场大型的学术辩论会,让各种观点都有表达的机会。”

“这…”赵恒有些犹豫。

“陛下,与其让他们私下传播异端思想,不如把争论摆到明面上。这样既能表现朝廷的开明,又能掌控讨论的方向。”

“此法甚好!就按爱卿说的办。”

龚美走出皇宫,这场看不见的战争,他己经开始掌握主动权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hcdcc-8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