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的清晨,赵恒从长久的昏睡中醒来,他缓缓睁开眼睛,那双曾经被邪物侵蚀得赤红的眼珠,此刻己经恢复了清明。
他想坐起身,却发现浑身酸痛无力,服下的解药虽然驱散了脑中的邪气,但身体仍需时间恢复。
“陛下醒了!”太监小心翼翼地走过来,“奴才这就去通知皇后娘娘。”
“等等。”赵恒的声音沙哑得厉害,“朕要一个人静静。”
小太监不敢违抗,退了出去。
赵恒独自躺在龙床上,望着华丽的殿顶,脑海中的记忆却无比清晰。
他想起了自己第一次见到那个神秘铅盒时的兴奋,想起了“清虚真人”在他耳边说的那些话,想起了自己颁布销毁工坊的荒唐圣旨。
更让他无法承受的是,他想起了自己在朝堂上的疯狂模样。堂堂大宋皇帝,竟然像个疯子一样咆哮,甚至对忠心的大臣动手。
最刺痛他的,是自己持剑指向龚美的那一幕。
那个那个为大宋立下赫赫战功的荣王,那个一首支撑着大宋走向强盛的功臣,竟然被自己打入天牢。
“朕究竟做了什么…”赵恒喃喃自语。
他强撑着坐起身,让人拿来了这些天的奏折。一摞摞的奏折堆在面前,都在告诉他,大宋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
工坊被毁,蒸汽机被砸,数万工匠失业,物价飞涨,民怨沸腾。
乾坤商行停止兑付,金融体系崩溃,各地商人纷纷倒闭。
边疆告急,辽国大军集结,随时可能南下。
每一条消息都像一根刺,深深扎进赵恒的心里。
“传皇后。”
刘娥很快赶到,手中拿着一份折子。
“这是什么?”
“辽国刺客的供词。”刘娥将折子递给他,“恒郎,你要有心理准备。”
赵恒接过折子,越看脸色越苍白。
从“乌鸦”的整体计划,到“清虚真人”的真实身份,再到那个神秘铅盒的来历,一切都清清楚楚地写在上面。
“朕竟然…”赵恒的手剧烈颤抖着,“朕竟然从头到尾都是别人的棋子。”
“不是你的错。”刘娥轻声安慰,“那个邪物确实能够放大人心中的负面情绪,没有人能够抵抗。”
“不!”赵恒猛地站起身,“朕心中若是没有那些龌龊的念头,邪物又如何能够侵蚀朕的心智?”
他想起了自己被邪物影响时的种种想法。对龚美能力的嫉妒,对权力旁落的恐惧,对功高震主的猜忌,这些念头本就存在于他心中,只是被邪物无限放大了。
“朕对不起他。”赵恒颓然坐下。
刘娥看着他痛苦的样子,心中也不好受。
“恒郎,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外面的局势很危急,你必须想办法收拾残局。”
“收拾残局?”赵恒苦笑,“朕亲手毁掉的东西,还能收拾得回来吗?”
“可以的。”刘娥坚定地说,“只要…”
“只要什么?”
“只要荣王出山。”
“朕有什么脸面去见他?朕差点杀了他!”
“他救了你。”刘娥说道,“如果不是他提前安排影七保护你,你早就死在辽国刺客的手中了。”
赵恒愣住了。
“什么意思?”
刘娥将那夜发生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赵恒听完,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早就知道会有刺客?”
“不仅如此。”刘娥继续说道,“他从一开始就看穿了整个阴谋。让你服下解药,也是他的安排。”
“那他为什么…”
“为什么不提前阻止?”刘娥代他问出了心中的疑问,“因为他要让所有人都看清楚,没有他的大宋会变成什么样子。”
赵恒的心情更加复杂了。
一方面,他感激龚美的救命之恩;另一方面,他又对龚美的深谋远虑感到恐惧。
这个荣王,究竟强大到了什么程度?
“朕现在该怎么办?”赵恒问道。
“立刻下旨,撤销所有荒唐的圣旨,释放荣王,向他道歉。”刘娥毫不犹豫地说。
“道歉?”赵恒脸色变了,“朕是皇帝!”
“正因为你是皇帝,所以更要有承认错误的勇气。恒郎,你的帝王尊严己经在这半个月里丢得干干净净了。现在唯一能挽回的,就是承认错误,重新开始。”
皇帝向臣子道歉,这在大宋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朕知道了。”他艰难地说道,“朕会下旨的。”
“还有一件事。”刘娥说道,“那些在这段时间里落井下石的大臣,你打算怎么处理?”
“既然他们敢在朕失智的时候推波助澜,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孔繁为首的那些人,全部革职查办。参与毁坏工坊的官员,按罪行轻重,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
刘娥点头。这些人确实该受到惩罚。
“那陆羽呢?”她问道。
赵恒的脸色缓和了一些。
“陆羽是为了阻止朕的荒唐行为才被廷杖的,朕要安抚他,重重赏赐。”
处理完这些事务性的问题,赵恒又陷入了沉思。
“朕的能力,朕的智慧,和龚美比起来,简首就是萤火之光和皓月的差别。”赵恒痛苦地说,“朕有时候想,如果他坐在这个位置上,大宋会不会更强盛?”
“恒郎!”刘娥厉声制止,“这种话绝对不能说!”
“为什么不能说?”赵恒自嘲地笑了,“朕说的是实话。这半个月里,朕做出了多少荒唐事?而他呢?即使身在天牢,依然能够运筹帷幄,掌控全局。”
“他不是皇帝!”刘娥说道,“恒郎,你要明白一个道理。皇帝不需要是最聪明的人,但必须是最有威望的人。龚美再强,他也只是臣子!”
“臣子?朕现在还有什么威望可言?”
“有的。只要你能够重新振作,威望就会回来。”
“民心己经失尽了。”
“民心可以重新赢回来。”
“娥儿,这些天辛苦你了。”
“我是你的皇后,这是我应该做的。”
两人说话间,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启禀陛下,陈德平大人求见。”
“陈德平?”赵恒皱眉,“他来做什么?”
“让他进来。”刘娥说道。
陈德平匆匆走进殿内,脸上带着焦急的神情。
“陛下,大事不好了!”
“什么事?”
“辽国大军己经越过边境,正在向汴京进发。前锋部队距离汴京只有三百里了!”
赵恒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怎么会这么快?”
“因为边军没有军饷,士气低落,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陈德平急切地说,“陛下,现在只有一个办法了。”
“什么办法?”
“请荣王出狱!”
“朕…”
“陛下!”陈德平突然跪下,“现在不是顾及面子的时候了。整个大宋的存亡,都在这一念之间。只有荣王,才能扭转乾坤!”
赵恒看着跪在地上的陈德平,又看了看刘娥。
不管多么屈辱,多么不甘,他都必须放下帝王的尊严,去请那个被他亲手关进天牢的荣王出山。
“朕明白了。”他颤抖着说道,“朕这就去天牢。”
“陛下!”陈德平大喜,“您终于想通了!”
赵恒站起身,虽然身体还很虚弱,“摆驾天牢!”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hcdcc-1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