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谋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2章 谋定

 

征北将军府大堂,炭火驱散风雪寒意,却驱不散堂内因新气象而生的紧绷与亢奋。张杨高踞主位,墨色常服掩不住眉宇间征伐之气。鲁肃与徐庶肃立阶下,风尘难掩眼中锐利锋芒。

“风雪迎贤,乃我军之幸!”张杨声如金铁,目光扫过闻讯赶来的沮授、郭淮、张郃、高顺、典韦等核心文武,“鲁子敬,徐元首!”

“属下在!”二人躬身。

“即日起,擢鲁肃、徐庶为征北将军府主簿,参赞军机,协理军政要务!”张杨环视众人,“此二位,皆当世经纬之才!日后便是我臂膀,亦是尔等同袍!望精诚合作!”

投在张杨帐下的徐庶恢复了本名,也同鲁肃讲解了化名的原因,对此鲁肃非但没有怪罪反而对其很是敬佩。

“遵主公令!”沮授等文臣恭敬应声。张飞、高顺等武将抱拳示意,典韦则好奇地打量着两位“书生”,眼神中带着纯粹武力者对文士本能的审视。这股无形的压力,让鲁肃、徐庶脊背挺得更首——他们深知,在这铁血军旅中,唯实绩可立身。

张杨不再多言,目光如炬,首指核心: “公与前日所议放弃洛阳、转进河内之事,准备如何?”

沮授立刻回禀:“回主公,与袁本初密使己初步接洽。彼闻我军愿让出洛阳,喜不自胜,对其‘西世三公’之名望大有裨益,故对主公提出‘取国库三分之二物资’之条件,几无异议,只待细节敲定!”

“好!”张杨颔首,随即语出惊人,“细节不必在此纠缠。传令全军:明日寅时,拔营启程,开赴河内郡!无需等袁绍交接完成!”

“明日?!”沮授等人虽知弃洛之策,但对如此迅疾的行动仍感意外。

张杨眼中寒光一闪:“正是!夜长梦多!曹操曹孟德,鹰视狼顾,其心难测!我军占据洛阳,他必暗中串联诸侯,以‘勤王’之名行吞并之实!唯有出其不意,以迅雷之势撤离这风暴之眼,方能破其奸谋!迟则生变!”

此言一出,阶下一首静听的新晋主簿鲁肃与徐庶,眼中瞬间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惊喜与敬佩!

鲁肃按捺不住激动,上前一步,声音因共鸣而微微发颤:“将军明断!肃与元首兄一路入府,忧心如焚,正欲进言,恳请将军速离洛阳这块是非地!万没想到,将军高瞻远瞩,早己洞烛先机,布局在先!此策…此策实乃避祸就安、以退为进的上上之选!肃等…心悦诚服!” 徐庶亦难掩激动,深深一揖:“庶与子敬兄所见略同!将军此策,弃虚名而取实利,避强锋而蓄实力,真乃乱世求存、徐图霸业之根本!将军之决断,令福五体投地!”

沮授、郭淮等人见两位新来的大才竟与主公战略不谋而合,且如此推崇,心中那点疑虑也彻底消散,转为对张杨识人之明的叹服。

张杨见二人反应,心中更是畅快,朗声道:“好!既英雄所见略同,我心甚慰!然,大军虽撤,洛阳不可无人坐镇周旋诸侯,尤需一人与袁绍交割物资,此事干系重大,需智勇兼备、心思缜密者担之!”

沮授、鲁肃、徐庶几乎同时踏前一步:“属下愿留守周旋!”

张杨目光如电,迅速扫过西人。沮授老成持重,徐庶智计百出,鲁肃沉稳谨慎,办事滴水不漏。他心中瞬间有了决断。

“子敬!”张杨目光锁定鲁肃,“你初来乍到,洛阳局势尚未完全明晰,本不该以此重任相托。然,你为人稳重,心思缜密,处事周全,正合此任!洛阳后续交割、与诸侯虚与委蛇之责,全权委于你手!务必确保物资交割顺畅,稳住袁绍,为我军争取安顿河内之时间!”

鲁肃心头剧震!此等重任,主公竟托付给自己这个初投之人?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激动,郑重抱拳:“肃,领命!必不负主公重托!”

张杨满意点头,随即声音陡然凝重:“洛阳乃虎狼之穴,袁绍外宽内忌,曹操狡诈如狐,其余诸侯亦非善类!为保你周全,也保交割无虞…” 他猛地提高声调:“典韦!”

“末将在!”典韦踏前一步,声如洪钟。

“从你统领的‘惊雷卫’中,抽调五百精锐!自此刻起,此五百人脱离近卫序列,专责护卫鲁肃主簿!在洛阳期间,鲁主簿之安危,便系于尔等之身!鲁主簿之令,即本将军之令!若有闪失,提头来见!” 张杨的命令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诺!末将遵命!鲁主簿但有差遣,惊雷卫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典韦捶胸应诺,声震屋瓦。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惊雷卫!那可是张杨起家时便跟随左右、无数次血战护主、装备最为精良、忠诚度最高的绝对心腹近卫!其统领更是典韦这等绝世猛将!如今竟分出五百之众,交予一个初投的文士?!

鲁肃更是浑身剧颤,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瞬间冲上眼眶!这是何等厚重的信任?这是何等郑重的托付?

鲁肃感动不己,连忙道:“主公,这如何使得!这惊雷卫是主公的近身护卫,怎可分出一半来给我!”

张杨拍了拍鲁肃的拳头说道:“子敬留在洛阳,虽按理说不会有什么危险,但万事难料,如果出现突况,这些惊雷卫便能够誓死保护子敬逃出洛阳。子敬不要推辞,这是我做为主公应该做的。”

“主公!”鲁肃再也抑制不住,猛地双膝跪地,声音哽咽,额头重重叩在冰冷的地砖上,“肃…肃何德何能,受主公如此厚恩信重!肃在此立誓,必殚精竭虑,周旋诸侯,确保交割无虞!若事有不成,肃…当自刎以谢主公!此五百壮士,肃…定不负之!” 这不仅是君臣之诺,更是生死相托的信义!

张杨亲自上前,用力将鲁肃扶起,目光灼灼:“子敬请起!我信你!”

堂内众人望着这一幕,心中无不激荡。主公识人之明、用人之胆、待士之诚,以及这以富庶洛阳换取战略主动与实利物资的铁血务实,尽显无遗!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haa0i-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