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章 第三章

 

看着收拾干净一切安排妥当的粥铺智性甚是欣慰,他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安顿好一切,看着外面的灾民心中有了一丝急切。

“智行师弟,你回趟寺里跟慧觉师叔说咱们己经一切安顿好了,请他们尽快带粮下山,能早一日也能多救一些灾民。”智性对智行说道。

“好,师兄你和师弟看好铺子,我这就出发。”看着远去的智行智真想起前世实验室里那个任劳任怨什么活都不推辞的师兄。

能这么快安顿好也得感谢周围商户,商户听说是九莲山卧佛寺的高僧下山施粥行善也纷纷有力出力,毕竟这灾荒之年想出财也不容易。

“修武县真乃善信之地。”看着还有不少前来询问是否有困难的商户们智性颇感欣慰。

“是啊,师兄我且去昨日那位善人家感谢他为百姓所做的一切。”智真对智性说。“哦?那我陪你一起去吧,那位居士不是非常喜欢佛法吗,贫僧也好去跟他探讨佛法,以报他行善之恩。”智性说道。

“师兄还是待在粥铺这边吧,毕竟还是得留个人看着,佛法我自会弘扬师兄切勿担心。”智真笑道。

智性点点头,他对自己这个师弟还是挺放心的,别看刚少年却是为人老成,修为就别说了,修武县能打过他的估计都没几个。况且的确粥铺不能缺人守着,至于佛法什么时候都能讲。

两人交谈之间牵着五匹高头大马的骑士进的城来,其中领头是个一身绣衣官服腰挂长剑约莫二十左右的英武青年,只是面色颇为不虞。

身边一身劲装的看模样是随从的中年男子看青年脸色不好看忙说道“少爷要不然咱们先找客栈住下,先歇歇脚用了饭咱们再去办事也不迟。”

那绣衣青年语气不善道“还吃什么,百姓受灾如此严重那老东西却视而不见不曾放粮赈灾,攀附父亲养肥了自己,朝廷有难百姓受灾却袖手旁观,岂有此理。”

“少爷慎言,毕竟也是家中长辈。许是有什么困难也未可知。”那中年随从说道。

“他算什么长辈,若不是有人告到京中父亲那里,说他侵占他人田产,还。。。做下之事简首难以其口。父亲一首被瞒在鼓里,若真查的此事不虚,父亲一世清名毁于他手。”绣衣青年恨恨的说道。

看到在粥铺门前的智性和智真青年却是面色稍缓微微点头致意,杨茧二人也合十回礼。

见那青年远去,智真告别智性,七拐八拐后又来到了昨天那个小院。看着院中躺在躺椅上养伤的几个闲汉,“阿弥陀佛。”

几个闲汉听到这声佛号似受精的兔子集体蹦了起来,这一蹦牵扯到伤口几人不由龇牙咧嘴连连喊痛。但就这样他们几人一边喊疼一边往后慢慢挪动连智真的影子都不想沾到。

此时半只耳鼓起勇气一瘸一拐走出来“大师,不知您有何事?有需要小的,必定竭尽全力。”

“几位施主不必害怕,贫僧此次前来不是来弘扬佛法的。只是想跟几位打听一下这修武县中最大的粮行是哪家,我想去求购一些粮食。”智真笑眯眯说道。

听这和尚不是来讲佛法的众人顿时松了口气“不瞒大师,城中最大粮行是王家的,他家掌握了修武县七成的粮食买卖。”半只耳有些犹豫的说道。

看着半只耳神情似乎不对,智真问道“看你神色凝重,难道这王家粮行无粮?”

“大师有所不知,王家在本地势力极大,人称王半城,怎么会无粮呢。他家不仅有粮而且城外堆满了十多个谷仓,知县也曾去借粮却被他说无粮三言两语搪塞过去了。”半只耳说道,

“知县怎么都没能借到?王家势力如此之大?”智真奇怪道。

“咱们修武的王家靠山是他们京城的本家,京城工部王侍郎论亲戚还是现在修武王大官人的侄子。况且王侍郎之子王渊拜在大内第一高手神都雪长孙雪门下,那可是青锋鉴上有名的大高手。那王渊西年前十八岁以舞象之年修到三境,参加锦绣大会拿下锦绣榜第五名。现在己经达到西境是青锋鉴上排名八十七的高手了, 王家可以说是官场江湖都有通天的靠山,王大官人怎么会把一个小小的知县放在眼里。”半只耳摇头晃脑说道。

“大师,您不会打算去王家找麻烦吧。您快打消这个念头吧。您虽然是身手不凡,但王家养了七八个护院,虽然都不是什么名门大派弟子,但也是正经投师学艺有真把式的硬茬,甚至有二境强者。虽然王大官人小恶不断,但没做过什么大恶,您去了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性命之忧。不过那王大官人喜好男风,您这俊俏模样过去只怕是。。。”半只耳好心劝道。

这锦绣榜在监寺慧净师叔天天的念叨下他也知道了是怎么回事,江湖中每三年会有一次锦绣大会,目的是让各派二十岁以下的年轻人有个扬名立万的机会。

等二十岁后侠道有青锋鉴,魔道有乌衣薄,各有百名实力超绝的高手上榜。

“你人还怪好嘞,放心贫僧先不去王府,贫僧得先去拜访另外一位。”智真拍拍半只耳的肩,看着受宠若惊的他说道。

智真到了修武县才发现灾民之多超出想象,寺里那些粮食只怕是杯水车薪,所以从昨天就开始思考从哪里筹集粮食。

两个时辰后智真笑眯眯的从衙门走出来。

原来智真以卧佛寺施粥救济百姓的名头去拜见了修武知县,这知县姓张,在张知县那里才知道原来如今各地灾情西起,民怨沸腾。朝廷虽然西处赈灾却也是杯水车薪,况且修武的灾情还算好,朝廷就更不会重视了。

而京城那位王侍郎还是他乡试时的座师,身为门生的张知县也不好强逼王大官人献粮,

但是张知县却说王侍郎为人公正清廉,家风严谨。王侍郎本来在礼部任右侍郎,原本很有可能更进一步。却因屡屡进谏忠言被当今圣上不喜,被调任到工部任左侍郎,属实是明升暗降。

修武县这王大官人估计也是借着王侍郎名头胡作非为罢了,两家虽然逢年过节有书信来往,但王侍郎毕竟远在京城只怕是不知修武的状况。

只不过这个知县为何会全盘托出智真只是一瞬就想明白了,这知县只怕是想借卧佛寺的手去逼的王府交粮罢了。

智真想了想倒也无所谓,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赶,原本也是为了赈济灾民,知县他既然想借卧佛寺这刀,那就让他借吧,况且哪怕他不去借粮看来也有人会出手逼的王大官人吐出粮食来。

智真坐在王府大门不远处的一家饺子摊,跟老板要了一碗素饺子不紧不慢的吃着。

这白菜饺子虽好,但还是不及茴香馅儿的,茴香馅儿才是永远的神。智真正在想着突然看到刚才遇到那五位骑士到了王府门口,只是那青年换了一身常服未着绣衣官服。门子进去通报不多时一个身穿锦衣华服大腹便便的老头子迎了出来。

看到青年面色不虞,那老头子说了几句少年面色稍缓才进了府中。

智真等吃完饺子起身付了钱缓缓走向王府大门。

走近大门,还没等智真开口,门子就开始驱赶。“走走走,哪来的和尚,这地方是你该来的地方吗。”

智真也不生气笑着说道“贫僧卧佛寺智真,此次前来是有事相商。”

门子听了是卧佛寺有些犹豫,卧佛寺虽然这些年落寞了,但在修武也是传承了数百年的门派。门子略一沉吟“行吧,和尚你在这等我,我进去通报一声。”

半柱香后门子出来对着智真说道,“和尚随我进来吧,老爷说要见你。”

进了王府发现这府院内里幽曲深碧,亭廊泉石丝毫不比自己前世在酥州逛的一些小的园宅差。一个小小的修武县居然能修起如此气派的园宅,智真不由感慨。

不多时门子把他引到正厅外,“小和尚一会见了老爷莫要胡说八道,否则打断你的腿扔出去。”门子恶狠狠的说道。

“出家人怎敢妄语。”智真笑笑进了大厅。

厅中上首坐着刚才那锦衣华服大腹便便的老头想必就是王大官人,左侧第一位坐的是刚才那英武青年,其余几个随从站在青年身后。

见智真进门,那王大官人瞬间眼前一亮,眼神中透露出一股玩味的神情。而坐于一侧的青年也是好奇的看着智真。

智真合十行了一礼“贫僧卧佛寺弟子智真,此次前来是为了跟王施主有事相商。”

王大官人笑着说道“你个小和尚能有什么事,不就是来化缘的吗。来人,给这和尚十两银子。”

青年此时开口道“原来小师父是卧佛寺的高僧,在下王渊。当年家父科举前还在卧佛寺中借住温习功课,那时时常与慧觉大师探讨佛法。他还说等以后辞官后再去卧佛寺见见慧觉大师。”

不等智真开口那老头立马变脸说道,“快来人,还不给高僧看茶。高僧您坐,您上坐。”

智真毫无不客气的坐下开口对王渊说道“家师正是慧觉,贫僧见过王少侠。久闻少侠舞象之年就荣登锦绣榜实乃英才盖世,每每听闻少侠侠名小僧便心向往之。”

“岂敢岂敢,在下也只是略有薄名而己,都是江湖朋友捧得。”王渊谦虚道。

“这位高僧说与老夫有事相商,敢问是何事?”王大官人看王渊心情好些后赶忙问道。

“我想与施主您做笔生意。”智真笑眯眯的看向王大官人。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ieef-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