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校园被落日染得金黄,高三高考,言哥高考落榜,李一飞飞行员复检不通过。
言哥到市一中复读,在他复读的这一年里,每周都会按时给蓝樱打一通电话,他们成了传达室的常客;李一飞去北京当兵,每个月给蓝樱写一封信,但蓝樱从没写过回信。
高三这年,晚自习前一小时,蓝樱、基哥、霞倩构成铁三角,经常在操场前排家属楼前散步、闲聊。 这里是他们聚集的老地方,一方石桌,三个圆石凳,周围种上了稀稀落落的杉树、栀子花、三角梅,围墙周围有一小块、一小块的菜地,十分僻静。
蓝樱高三这年改善生活的吃食,基本由基哥友情提供,比如干桂圆,野兔肉,咸鸭蛋,这些都是基哥妈妈每周送来的补给。
那时各自的家里对考大学没有硬性要求,所以整个高三有点松散。
临近高三上学期放假的一个中午,天热得发了狂,地上像下了火,蓝母头顶透光的雨伞己经撑得圆顶周边泛白。
在学校围墙外,蓝母将女儿拉到伞下小声耳语:“你父亲回来了,在地下洲堂叔那。”
蓝樱眼角泛起的微光,眉头短暂轻蹙,瞳孔微微扩大,映出跳跃的光彩,像是忽然想起己经三年半没有父亲的任何消息。
蓝父租下地下洲镇医院的废弃食堂,半废弃的住院楼第二层,与堂弟老根合伙开起了酿酒加工作坊。
爷爷、奶奶住在食堂里屋的一个小饭堂,蓝父蓝母住最外头一间原本蒸馒头的屋子,蓝樱则住住院楼二楼的一间病房,二楼能住人的病房有西个,其余三个房间,堂叔一家子住着。
南方的团年饭没有三个火锅是不成席的,哪怕生活环境艰难。
蓝母和祖母围着灶台从头天晚上开始忙活,她们在铁锅上烙烫猪手,之后用小刀刮去表面的焦糊层,再用干净的清洁球擦干净,然后剁成一坨坨的,摆放到高压锅里备用。
接着,将老母鸡放入沸水中烫一分钟,捞出后将毛拔净,砍成两半,一半炖蘑菇,一半做干?。
大年三十,天色微亮,灶台己经烟火缭绕。
祖父在灶下捡出木炭,分别放在三个小铁炉下生火煨着火锅。
祖母猫腰蹲在灶下烧火,蓝母有着使不完的劲,一道又一道菜从她手上送出。
蓝父搭着长梯,用浆糊将自己手写的红对联仔仔细细地贴在大门口,随后拿起鞭炮摊在大门前一长条,并将酒洒在己故的太爷遗像前。
蓝樱欣喜雀跃地把一道又一道美味的菜肴端上桌。
爆竹声响起,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围住坐在一起。
祖父母慈爱满足地露出欣慰的笑容。
蓝母不停搓着抓成一团的围裙,由于伤心哭泣过多的眼角皱纹,记录了她多年来的辛劳和付出,每一道皱纹都承载着她的爱和付出。
蓝父嗓音有着些许沧桑,他端起酒杯,仰起脖子一饮而尽,喉结蠕动,哽咽着微笑扫视家人。
蓝樱脸上挂着腼腆又幸福的笑容,起身给长辈们倒上茶水,一家人沉浸在这欢乐团圆的气氛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久违的团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idcg-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