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翌日)1956年9月6日,宋卡府北部山区。
颂堪中将的望远镜里,一幕诡异的场景正在上演:数百名身着白袍的身影从晨雾中浮现,他们手挽着手,高诵着经文,踏过布满战友尸体的山坡,向暹罗军队的阵地走来。子弹扫过前排,血花绽放,倒下的人立刻被后面的人跨过,队伍丝毫不乱。
“停止射击!"颂堪突然下令。
枪声戛然而止。阵地上,士兵们面面相觑,汗水和泥土混合的脸庞上写满恐惧。有人开始低声诵念佛经,手指颤抖地拨动念珠。
"他们在消耗我们的弹药。"颂堪对身旁的查隆少校说,声音压得很低,"通知炮兵,改用烟雾弹。第一营、第二营交替掩护撤退。"
“撤退?"查隆瞪大眼睛,"中将,我们刚刚失去宋卡半府,如果再退..."
“这不是撤退,是战术重组。"颂堪的指节敲在军事地图上,落点是一个名为"鹦鹉嘴"的山谷,"在这里设伏。他们想要殉道?我们就给他们一个盛大的葬礼。"
当白色洪流冲破空无一人的前沿阵地时,埋伏在山脊两侧的暹罗炮兵同时开火。这次不是普通的榴弹炮,而是特制的白磷燃烧弹。山谷瞬间变成炼狱,刺眼的火光中,那些白袍身影如蜡烛般燃烧,凄厉的惨叫声在山间回荡。
颂堪站在指挥位置,面无表情地观察战果。他的参谋官递来伤亡统计:敌军至少5000人阵亡,暹罗军仅损失52人。数字上这是一次完美的伏击,但当他看到一名浑身着火的白袍少年仍跌跌撞撞向前冲了三十多米才倒下时,他的胃部突然痉挛。
"中将,曼谷来电。"通讯兵跑来,"首相要求解释宋卡失守的原因。"
颂堪摘下军帽,灰白的鬓角己被汗水浸透:"告诉首相府,我们面对的不是常规军队,而是一群渴望死亡的疯子。请求批准使用橙色剂清除边境丛林。"
在返回指挥部的吉普车上,颂堪发现自己的右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他握紧拳头,想起桑赫斯特军校教官的话:"真正的军人不为杀戮而战,而为结束战争而战。"但现在,他面对的是一场无法用常规军事思维理解的战争。恍忽间,虽然佩他们的勇气,但是这是战争,想要佛一色必须扫清所有绿光。片刻,目光一片坚定。
北大年府地下指挥部,同一时间。
"真主保佑!我们又夺回了宋卡北部!"年轻的穆罕默德冲进会议室,脸上洋溢着狂喜,"那些佛教徒看到圣战者的勇气就吓得屁滚尿流!"
哈吉·奥斯曼从地图上抬起头,深陷的眼窝里闪过一丝忧虑。他刚刚收到报告:今天派出的12000名战士只有不到50人回来。
“伊玛目阿里在哪?"奥斯曼问道。
“在清真寺主持烈士葬礼。"穆罕默德的笑容褪去,"我们...损失了很多兄弟。"
“奥斯曼缓缓起身,骨骼发出脆响。六十三岁的身体正在被战争和焦虑蚕食。他走向角落里的财务官优素福:"我们的补给还能支撑多久?"
优素福推了推破碎的眼镜:"食物最多两周,弹药...如果保持这种强度的战斗,不超过五天。"他犹豫片刻,"哈吉,今天的伤亡太惨重了。也许我们应该考虑谈判..."
“谈判?"穆罕默德一把揪住优素福的衣领,"你听到那些烈士临终前喊的是什么吗?'真主至大'!他们用鲜血为我们赢得胜利,而你却想向异教徒屈膝?"
奥斯曼抬手制止:"放开他,穆罕默德。"转向优素福,"你知道为什么我们不能谈判吗?因为曼谷要的不是投降,而是消灭我们。看看沙敦的清真寺,全被改成了佛寺!我们的妇女被迫摘下面纱,孩子们被禁止学习古兰经,男人全部被枪毙,无论老幼,这是灭族行为,对方不会谈的!”
优素福低下头,不再说话。但他的眼前不断浮现妹妹一家葬身轰炸的画面——他们只是去市场买面粉。
夜幕降临后,奥斯曼独自跪在临时祈祷室。手中的念珠己经磨损严重,就像他的信念。门外传来脚步声,是伊玛目阿里。
“今天的烈士己经升入天堂。"阿里说,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又有1300名志愿者从马来亚赶来,其中包括200名'天堂新娘'。"
奥斯曼猛地抬头:"你让女人也参战?"
“不是参战,是激励。"阿里的眼睛在油灯下闪闪发光,"她们自愿嫁给明天的烈士,让战士们知道天堂里等待他们的是什么。"他压低声音,"哈吉,民众的士气需要维持。今天我在街上看到有人偷偷收听曼谷的广播..."
奥斯曼的指节发白。他知道阿里指的是暹罗军队的心理战——全天候广播宣称马来亚不会正式出兵,呼吁绿教民众不要为"外国极端分子"卖命。
“明天的目标是什么?"奥斯曼转移话题。
"全面收复宋卡府!"阿里展开地图,"我们将兵分三路,主攻这里、这里和这里。每支队伍配备50名'天堂使者'——他们身上绑着足以炸毁坦克的炸药。"
奥斯曼凝视地图,突然感到一阵眩晕。恍惚间,地图上的箭头变成了鲜血的溪流,汇成一片红色的海洋。他想起西十年前父亲的话:"真正的信仰不需要用鲜血证明。"但那时没有飞机坦克,没有燃烧弹...
"按你的计划执行。"奥斯曼最终说道,声音苍老而疲惫,"但记住,我们的目标是保卫信仰,不是无谓牺牲。"
同一时刻,暹罗野战医院。
护士玛妮·汶雅用镊子小心地从一名士兵大腿取出弹片。帐篷里充斥着呻吟声和消毒水的气味,一百多名伤员挤在简陋的病床上。最严重的几个己经注射了吗啡,眼神空洞地望着帐篷顶部。
"护士...我会残疾吗?"年轻的士兵问道,脸上还带着稚气。
玛妮强迫自己微笑:"不会的,松汶。弹片没有伤到骨头,你会好起来的。"她撒了个善意的谎言——实际上,这条腿能保住己是奇迹。
处理完最后一个伤员,玛妮走出帐篷透气。夜空繁星点点,与远处地平线上的炮火形成诡异对比。二十五岁的她是曼谷大学医学院高材生,自愿报名前线医疗队时,她想象的是救死扶伤的崇高,而不是日复一日地处理残缺不全的肢体和感染溃烂的伤口。
"玛妮护士!"一名勤务兵跑来,"首升机刚送来一批俘虏,指挥官命令你去看护。"
所谓的"俘虏"实际上是两个绿教少女,看上去不超过十六岁。她们被关在铁丝网围成的临时牢房里,白色长袍沾满血迹和泥土。其中一个伤势较重,腹部简单包扎的绷带己被鲜血浸透。
"把门打开。"玛妮命令警卫。
“这不合规定,她们可能是自杀袭击者..."
"看看她们的样子!"玛妮厉声道,"如果我想自杀,绝不会选两个连站都站不稳的孩子!"
牢门打开后,玛妮跪在重伤少女身边检查伤势。子弹贯穿了小肠,必须立即手术。当她用酒精清洁伤口时,少女突然抓住她的手腕。
“为什么...救敌人?"少女用生硬的暹罗语问,棕色的眼睛里充满困惑。
玛妮愣住了。她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在医学院,老师教导他们生命无分贵贱;但在战场上,这个少女的同族可能正谋划着杀死她的同胞。
“因为我是护士。"玛妮最终回答,继续清理伤口,"你叫什么名字?"
“莱拉..."少女虚弱地回答,然后昏了过去。
当玛妮推着莱拉前往手术室时,她看到颂堪中将站在指挥部外,正在观察星空。这位以铁血著称的将军此刻的背影竟显得异常孤独。
三天后,颂堪的新战术开始见效。"围三阙一"——他故意在宋卡东部留出缺口,让狂热的绿教武装分散突围,同时用高音喇叭播放经过剪辑的《古兰经》经文,宣称投降者将得到善待。虽然大部分信徒不为所动,但侦察兵报告,开始有小股平民趁夜逃离战区。
"心理战见效了。"查隆少校兴奋地报告,"今天有三十七名平民投降,其中包括两名低级指挥官。"
颂堪点点头,目光却落在另一份报告上:暹罗空军误炸了一个边境村庄,造成两百多名平民死亡。照片中,烧焦的儿童尸体蜷缩在母亲怀里,像一串黑色的问号。
"准备新闻发布会。"颂堪突然说,"我要亲自向国际媒体说明,暹罗军队只针对武装分子,不针对平民。"
查隆惊讶地看着上司:"但军方规定所有对外发言必须经过曼谷批准..."
“那就先斩后奏。"颂堪合上文件夹,"这场战争不仅是子弹和炸弹的较量,更是人心的争夺。如果我们失去道德高地,就算赢得每一场战斗,最终也会输掉战争。"
当天傍晚,颂堪的记者会刚刚结束,前线传来紧急消息:绿教武装集中全部兵力,向沙敦府发动突袭。这次他们改变了战术——不再大规模冲锋,而是化整为零,利用地道和丛林渗透防线。
"他们学聪明了。"颂堪盯着地图喃喃自语。参谋部建议立即调回驻守宋卡的两个营,但他摇摇头:"不,这是声东击西。通知特种部队,准备夜袭北大年指挥部。"
当夜幕完全降临,两支精锐的特种小队悄然出发。他们的目标是绿教领导层,包括哈吉·奥斯曼和伊玛目阿里。颂堪站在指挥部门口,目送黑影融入夜色。佛教讲究不杀生,但作为军人,他知道有时候斩首行动可以避免更多死亡。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几乎在同一时刻,优素福正偷偷溜出北大年指挥部,怀中揣着一封写给暹罗军队的密信。这个曾经的强硬派,在目睹太多死亡后,开始寻求和平的可能。
而在野战医院,玛妮护士守在被俘少女莱拉的病床前,两人的对话断断续续地持续到深夜。她们发现彼此都喜欢甜芒果糯米饭,都害怕蟑螂,都有一个在战争中失去的兄弟...
炮火映红的夜空下,人性的微光如风中残烛,忽明忽暗。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ibeb-4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